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小学语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117160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小学语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摘 要: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是学 生成才的基本,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耍的一环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上升了一个台 阶如何与时俱进,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塑造学 生健康可发展的人文素质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质小学语文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 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剥削更 为重要俄国教育学家曾讲过,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根据小学生思维活跃,不局限于常规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种特性,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完成后,能拥有健康的审美、崇高的 理想、高尚的道德、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 底蕴一、小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思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索质,首先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 学,先教再育人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使得学生的 注意力无法集中于课堂内容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填鸭式”的归属教学 模式并没有完全被淘汰。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 仅仅是教育了学生空洞的知识,对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个人品行起不到 多大的作用教师应创造新的教学模式,需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创 新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灵活利用教材,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合理利 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 阅读《庐山的雨雾》或《海底世界》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庐山 和海底的美景,做一些引人入胜的小介绍,学牛自然而然就有了阅读的兴 趣二、小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1 •读书是必不可少的每天的晨读不可忽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入于眼,出于口,闻于 声,记于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数瑰宝,尤其是古诗 文,不仅朗读优美,而一且内涵深刻,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來沉淀的精华对 小学语文教育,可以适当让学生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通俗 朗朗上口的古文入手,再读唐诗等读起來押韵、好理解的诗文,增强学生 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朗读、书写比赛,调动学生主动 学习的积极性诗文等内容会产牛•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使 得学生讲话和书写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2.在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中,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 像张爱玲、三毛的文章,比课本上《长江三峡》《猎虎》等更能引起 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那些作者的文章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可以仔 细揣摩教学方法,引入情景教学,例如,《小音乐家杨科》这篇文章,在 熟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堂小法庭,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并且会主动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 这样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人人参与课堂,竞争合作,学生作为 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更能感染文章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人文索养就得到了提升3•教师耍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多元解读文章,提倡学生个性阅读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对学生一些标新立异的想法,只要学生把握好 课文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都应该给予鼓励赞扬,即使出现了错误,也 应该温和地引导学生,而不是粗暴地纠正错误,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对 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潜在的学习创造性得到了提高真正优秀的语文 教师在教学示并不是靠单调的做题引导学生,而是通过言传身教,带领学 生体验语文的方方面面,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深处,使学生在 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实现最后创造美4•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深思,带领学生进入课外 大世界,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营造课堂人文气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祖国未来 的希望的孩子们,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也是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不可忽 视的一环。

      个人人文索质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关系到人类社会 的进步,丰富的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都有 着深远的影响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丿应坚持人文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 我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 义参考文献:[1]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吴忠豪,张民选,惠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0.编辑谢尾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