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六年级下行路难李白诗三首.ppt
25页行 路 难 李 白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诗的鉴赏,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二、教学要求v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v2.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v3.背诵本诗三、李白生平及创作 1.李白的生平 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25(25岁以前岁以前岁以前) ) );;; 远游求仕时期(远游求仕时期(远游求仕时期(262626至至至424242岁);岁);岁); 长安时期长安时期长安时期(42(42(42至至至454545岁岁岁) ) );;; 再度漫游时期再度漫游时期再度漫游时期(45(45(45至至至555555岁岁岁) ) );;; 安史之乱时期(安史之乱时期(4444至至6262岁) 2.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3.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vv⑴⑴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vv⑵⑵关怀现实的政治、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vv((3 3)热情讴歌大自)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然,寄托自己的情怀 :《蜀道难》:《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 vv(4)(4)歌唱爱情和友谊歌唱爱情和友谊 vv⑸⑸对女性的同情与赞对女性的同情与赞美美 :《长干行》:《长干行》………… vv⑹⑹为帝王撰写的游乐为帝王撰写的游乐诗诗 。
vv⑺⑺边塞诗边塞诗 4.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vv1.1.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vv2.2.奔放豪迈的感情;奔放豪迈的感情; vv3.3.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采、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瑰丽动人的意境;vv4.4.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四、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五、配乐诗朗诵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题解 “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七、讲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鲍照 《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八、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v1.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放爽直的性格魅力 山中与幽人对酌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明朝有意抱琴来 v2.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现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v3.感伤激愤李白饮酒诗体现了诗人失意时的愤激心理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v4.执著乐观李白饮酒诗表明了诗人积极用事的人生态度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