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野外地质实习报告.docx
15页杭州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杭州西湖区地理位置 2第二节杭州西湖区交通状况 2第三节实习任务 3第四节目的要求 3第五节实习时间 3第二章地层 4第三章岩浆岩 5第四章构造 6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8第六章资源环境地质 10溶洞的形成 10西湖的成因 11第七章结论 11路线一玉皇山 11路线二南高峰 11路线三宝石山 1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杭州西湖区地理位置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 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30度16分、东经120度12分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 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C,夏季平均气温28.6°C,冬季平均气温3.8°C无霜期 230 — 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 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 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深处有5 米多,最浅处不到1米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 到了 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 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 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 厘米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 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 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 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 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 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 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 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 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 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 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 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 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 迷蒙中的楼台 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第二节 杭州西湖区交通状况杭州西湖区交通状况良好,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著名的国家级旅游景点, 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拥挤现象这些源于杭州的网络式密集的公交网,覆盖率广, 大大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方便了市民和游人的出行并且在杭州,提倡“车让 人,人守规”的理念宣传,更好地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出行安全在西湖区,可以 乘坐观光路线,游览路线的公交在西湖游玩在此实践中,我们将乘坐观光8, 游5, ,504路,189路到达实习区域Mi湎江大学S玉泉曜豚以北高区血就丈湖查龙门山各七人峰关马山叠棋盅iIj奥A堇槌园畛 杭期曲园兹疆畏隐吉衬住月桂蛭查玉京山肯届涌匿政府 *宝F点.-抱就螳料 .甘忽aM^B* -- w—- t常・k湖岛洞n中山村同芸f K'T厉四 .•曲西湄螳碗憧a并;■上医院B杭岬寅:¥1辑础旎西湖美地河西湖登吉庆山座款妹£1中国热叶奥恸佶勘西湖咿顶满桥A W;琶观地血宙迪森湘住国gllltt捧太孑指会同龙井老荒井甑某园辑堇关竺山'A峭山,将叩疔号-Bata@ M明In” &CenKavifi道道通千即* in湖浪5辎1晡店新「■ 出学十归园.辱 B ¥捧门园t\料万松干崖兀睡山A滴陇桂雨券向必抖而仃同血中国辟御聘物建r/M矗由>卢’图一第三节实习任务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地质学知识感性认识水平,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杭州野外地质实习需要理解、掌握下列地质现象及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法:1、 掌握罗盘的使用(校正,定点,产状测量)。
2、 掌握观看地形地质图的判读3、 掌握野外记录格式,素描图的绘制,重要地质现象的描述等的基本技能4、 观察不同时期岩石特征5、 基本构造的判别如断层,背斜、向斜等6、 溶洞的成因7、 常见矿物,岩石,化石的认识及肉眼鉴定8、 定位方法的学习9、 西湖成因的解读第四节 目的要求杭州野外地质实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野外对地质现象的实地考察,巩 固提高课堂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知识,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培养地质工作习惯和地质工作精神,增强对地学知识的求知、探索兴趣第五节实习时间时间:2013年6月29——2眼以月3日匚第二章地层实习区及其附近出露的地层名称、代号及接触关系见表1表1界系统地层名称、代号、接触名称厚度(米)古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150生石炭系上统船山组C3C141界中统黄龙组C2h128下统叶家塘组C1y911、 石炭系(C)区内石炭系分布广泛,常组成向斜核部下石炭统以砂泥质沉积岩为主, 中一上石炭统均为灰岩,由于其抗风化能力较强,常构成向斜山下统叶家塘组(C】y):区内分布较广,厚91米,与下伏珠藏坞组为假整合接触 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岩性为灰一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含砾中粗粒石英 砂岩、石英砂砾岩,夹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砂质砂岩及黑色炭质页岩薄层,局部有 构造加厚。
粉砂质岩石中可见水平纹层、微型舟状层理、交错层理等产线纹长 身贝、舌形贝和瓣鳃类化石中统黄龙组(C2h):分布于万松岭、四眼井、水乐洞、龙井等地厚128米,与 下伏叶家塘组为整合接触区内黄龙组岩性稳定,以灰白色厚层一块状层结晶灰 岩为主,底部为白云岩或砂质白云岩,下部含白色燧石条带及团块;中上部具缝 合线构造化石丰富,有纺锤蜓、小纺锤蜓、假史塔夫蜓、犬齿珊瑚等上统船山组(C3c):分布于玉皇山、翁家山、飞来峰等地,厚度142米,与下伏 黄龙组为整合接触为灰、灰黑色中一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及含燧石灰 岩下部具缝合线构造,中部含“船山球",上部含燧石条带,燧石小而圆下 部产麦粒蜓,中上部产假希瓦格蜓等2、 二叠系(P) 本区二叠系仅见下统,与石炭系整合接触下统栖霞组(P]q):分布于将台山、三台山、南高峰、玉泉等地,厚度150米左 右,与下伏船山组为整合接触主要为灰黑色中一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灰岩,燧石局部富集成层,本组含丰富的蜓类及珊瑚、苔薛虫、 瓣鳃类化石如米斯蜓、多壁珊瑚、米契林珊瑚、新轮皱贝、拟纺锤蜓、南京蜓本组底部发育一层约数米厚的灰色、灰黑色(风化后为褐黄色)泥质粉砂岩,通常称其为梁山段或梁山层。
第三章岩浆岩1、 实习区岩浆岩类型:岩浆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由 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的不断变化,以及最后冷凝成岩石的过程称 为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火成岩)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 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相应地,所形成的岩石分别称 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或火山岩)实习区岩浆岩主要是酸性(SiO2>65%)喷出岩, 侵入岩不发育,地表均以脉岩产出2、 实习区岩浆岩成分:酸性熔浆富含SiO2和挥发组分,温度低,冷却快,粘 性大,流动慢冷却后形成颜色较浅的岩石,称流纹岩酸性熔浆表面迅速冷凝 成薄壳并由于强烈收缩而破裂,下面熔浆继续流动,使表层薄壳再次破碎并翻滚、 粘结,形成块状熔岩在宝石山紫云洞处,可以发现流纹岩在蛤蟆峰沿途中可 以观察到块状熔岩3、 实习区岩浆岩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和矿物之间相 互关系等特征Q显晶质结构一岩石中矿物颗粒比较粗大,肉眼可辨别(侵入岩)颗粒大小 5 2 0.2mm粗粒 中 细隐晶质结构一矿物颗粒肉眼和放大镜都看不见,但显微镜下可识别玻璃质结构一矿物没有结晶,岩石断面光滑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成。
喷出岩特有的结构Q等粒结构一矿物全部结晶,各晶体大小相等①斑状结构一岩石中比较粗大的矿物晶体散布在较细小的物质之中的结构大的 晶体称为斑晶,细小的物质称为基质文象结构一具有某种特殊外形的细小石英嵌晶包于钾长石中形如古代的象形 文字4、 岩浆岩构造:岩石各组成部分在岩石中的排列方式或充填方式Q流纹构造一岩石中不同颜色或不同粒度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条状矿物 沿一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外貌喷出地表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迅速冷却而保留下来 的代表矿物:流纹岩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一岩石中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园形或椭园状空洞,称气孔状 构造迅速冷却,气体空间保留下来若气孔被硅质、钙质等充填,形成杏仁状 构造代表矿物:玄武岩块状构造一矿物排列比较均匀代表矿物:闪长岩、花岗岩5、 实习区常见矿物Q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 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 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灰岩: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 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在与砂岩过渡的灰岩中可含较多陆源碎屑,白云石化也可使白云石含量增加。
1、 实习区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Q风化作用(weathering):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 松散的碎屑或土壤剥蚀作用(denudation):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被 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山顶被剥蚀而变矮搬运作用(transportation):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搬运方式有多 种1)机械搬运一流水、冰川、风搬运泥、砂、砾等;(2)化学搬运一真溶液或 胶体溶液,以离子形式或胶体质点被水搬运;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以Ca2+, HCO3-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 搬运3)生物搬运一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营养自己,死亡 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Q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 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而堆积①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1)机 械沉积(mechanical sedimentation) 一指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因为介质物理条 件的改变而发生堆积的过程这种介质物理条件的改变,如流速、风速的降低等。
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重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 远而后沉积2)化学沉积(chemical sedimentation)—是指水介质中以胶体溶 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