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杜甫大事年谱.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64453229
  • 上传时间:2024-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9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杜甫大事年谱李白大事年谱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 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 才,复励之以学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 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 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 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 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途经陈州 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 婚,逐家于安陆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 浩然相会于斯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 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 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 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 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 县)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 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 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 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 活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

      秋,滞留 太原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 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 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 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 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滴岭南(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 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741 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 明、陶河等隐于祖徕山(在今山东省州市北部),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又 以学道为事,意欲出游越地742 年(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夏,与子女一道至南陵 (今安省南陵县),欲游越中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 遇,贺以“谪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743 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 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

      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 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 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 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744 年(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 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请 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1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属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 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 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还归任城745 年(天宝四年)李白四十五岁春在任城杜甫来东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 一带夏,与高适、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与杜甫复会于郡(今山东 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鲁郡别杜甫,游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单 父(今山东省单县)746 年(天宝五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 游于鲁郡是年自春以来屡有南游之念,终于秋末启程至宋城,又游梁园(汉梁 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园),旋到扬州。

      747 年(天宝六年)李白四十七岁春在扬州旋至金陵,遇崔成甫南下途中 经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秋到越中,往会稽吊贺知章 登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台州天台县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748 年(天宝七年)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 安县南),冬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751 年(天宝十年)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滞留在高凤(后汉的隐士)石门 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 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752 年(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 途留连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 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753 年(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自范阳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县 东),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县),继续沿汾水南下,入潼关(关所在今陕西省,为 洛阳与长安之问的要地),登西岳华山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长江 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755 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五十五岁。

      夏游当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 冬返宣城旋至金陵,获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今山东省)接其子女南下 分别后,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756 年(肃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 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 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 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 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757 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 王东巡 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搏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 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 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 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 夜郎758 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 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 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760 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

      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 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 南昌市)761 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娠济为生,闻史 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 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762 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 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 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 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据邵康节《紫微斗数》的记载 李白生于丙辰年十一月初 十日午时 不是辛丑年杜甫大事年谱玄宗时期,公元 712——公元755 年,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元 712年)杜甫生于徐毅正玄宗开元五年,丁巳(公元 717年),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 「浑脱」2开元六年,戊午(公元 718年),七岁始作诗文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公元 720年),杜甫九岁始习大字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 725年),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 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

      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 726年),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 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开元十八年,庚午(公元 730年),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 韦之晋)寇锡游开元十九,辛未(公元 731年),二十岁开元二十年,壬申(公元 732年),二十一岁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 733年),二十二岁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 734年),二十三岁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 735年),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 第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公元 736年),二十五岁交苏源明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 737年),二十六岁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 738年),二十七岁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 739年),二十八岁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公元 740年),二十九岁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 741年),三十岁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 远祖当阳君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 742年),三十一岁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 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天宝二年,癸未(公元 743年),三十二岁天宝三年,甲申(公元 744年),三十三岁五月,祖母范阳太君卒于 陈留之私第。

      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 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天宝四年,乙酉(公元 745年),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 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 (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 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天宝五年,丙戌(公元 746年),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 郑潜耀游天宝六年,丁亥(公元 747年),三十六岁天宝七年,戊子(公元 748年),三十七岁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 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天宝八年,己丑(公元 749年),三十八岁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 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天宝九年,庚寅(公元 750年),三十九岁初遇郑虔天宝十年,辛卯(公元 751年),四十岁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 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