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欣***
  • 文档编号:198201427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古时候的学习基本都从论语开始我们初中也有学习过论语十则的内容,但是你知道怎么样教学这篇课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 愠、罔、殆、矣、诲、弘、凋、恕 等字词 2.积累、理解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德育目标 1.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 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 讲义 1课时 [教学要点]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二) 提及 朝圣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 朝圣 ,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 圣人 先师 )(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同学们请看: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 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 长人 而异之 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 半部《论语》冶天下 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 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读课文 阅读提示 ,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 (1)正音 ①论语(l n) ②说(yu ):通 悦 ,意思是愉快 诲女知之乎:同 汝 ,人称代词 你 是知也:通 智 ,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 通假 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③愠(y n):生气,发怒 ④三省(_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 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 i):有害 ⑦弘(h ng)毅:强毅 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 温故 章用陈述语气读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1) 学而 章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 ,副词,相当于 以时 ,可以解作 按一定的时间 或 及时 习 的本义是 鸟数飞 ,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 ,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 同学 同班 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 朋 指志同道合的人 (2) 吾日 章 吾日三省吾身 日 ,每天 三 九 诸字在文言中皆有 多 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真诚,诚实 (3) 温故 章 温故而知新 故 ,旧的,从前的 (4) 士不 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 ,在《论语》中,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 ,胸怀宽广 毅 ,意志坚强 (5) 知之 章 是知也 是 ,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 这 ,可译作 这(就是) (6) 其恕 章 其恕乎 其 ,大概,也许 恕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2)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4)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5)那大概是 恕 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6.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四、析读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 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 句式说话如 学而时习之 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 人不知而不愠 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问题研讨 (1) 学而 章 此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

      三个 不亦 乎 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 君子 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明确: 君子 ,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 不愠 ,这种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2) 温故 章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 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 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 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 可以为师 (3) 诲女 章 《论语》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 和 恕 正是孔子 仁 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 恕 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5) 岁寒 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 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论语》全书今本485章左右,课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每篇从第一句话中抽2至3个字作篇名,题注里提到的《学而》《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 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 阿弥陀佛 ? 和尚说: 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 子曰 吧? 毕沅也答不出因为 子曰 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

      过去有句俗话 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这七个字都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学习中要加以比较、品味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比较下列各句 而 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思而不学则殆(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3.在括号中解释加粗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文句 (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解读培训PPT.ppt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