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初探.docx
3页初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初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摘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由地理学科的固有特征决定的,是时代的需要本文从环保意识教育、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教育;途径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如今,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敲响了警钟目前,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由地理学科的固有特征决定的,是时代的需要 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渗透环境教育呢? 1 以环保意识教育为重心,渗透环境教育 人的行动是由意识来支配的,只有持续的意识才有持续的行动所以,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环保意识教育放在首位,以环保意识教育为重心,渗透环境教育 对学生进行的环保意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认知教育。
环境认知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主要向学生讲解各类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现状和危害性,使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的环境问题例如,在讲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时,应向学生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现状及治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环境认知教育,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1.2 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环境道德标准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开展初中地理人教版的四本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渗透着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的内容,我们地理老师要注意挖掘、利用例如,在讲授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时,我向学生讲解了巴西热带雨林在开发的过程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外乡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势必会受到环境的惩罚,所以,人类要与环境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这样,本节课就到达了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 1.3 环境行为习惯教育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行为习惯教育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行动中,自觉去保护环境比方会自觉讲究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一草一木等。
总之,地理教师不要只做“教师匠〞,而要成为育人的“工程师〞,时刻抓好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 2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初中地理教材的各章各节均突出了人地关系,比方七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有:空气质量、气候变暖、聚落与环境、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等八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有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绿洲的保护、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均涉及相关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把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我们地理教师就应充分把握住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渗透环境教育 比方,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气候?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我引入了?经济参考报?2021年12月30日的新闻?全国今年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 创25年来之最?报道中这样提到:“2021年,雾霾发生频率之高、涉及面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前所未有,PM2.5指数爆表,白天能见度缺乏几十米,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公交线路暂停营运……〞“12月25日,有网友调侃说,和朋友度过了一个只闻其声、不闻其人的难忘的雾霾圣诞节〞。
读完这篇报道后,学生由惊叹转入了沉默这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吗?学生在分小组讨论后,归纳出答案:过度的开发、超标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的出现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这节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环境保护这样,环保教育的教学目的也就到达了 3 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渗透环境教育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形象、更直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应适当地播放一些图片、录像,使教学效果会更为显著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渗透环境教育 例如,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首先,播放了泥石流、滑坡等录像,录像中山体坠落,泥沙、石头忽从天降,阻塞了交通,淹没了农田,摧毁了房屋……看完这一幕,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滑坡的威力,也认识到了人类不保护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接着,再播放洪灾、台风、地震等其它自然灾害的录像,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多媒体教学,比我们老师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到达教学目标学生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在生活中会更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不随意破坏环境。
4 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渗透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开展,让教育的内容大大拓宽了,教育空间也相应宽广了,教育渠道也变多样了总之,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教材内,而是应以课外活动为补充,突出环保教育的开放性 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主要有: 4.1 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地理资料,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地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国环境报?、?环境科学?、?森林法?等有关环境方面的报刊、书籍、法律,让学生多方面了解环境知识 4.2 环保专题讲座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环保局的有关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把一些环保的新概念、新理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 4.3 环保竞赛活动我们可以结合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开展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如环保作文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竞赛等例如,在上学期的地理课外活动中,我们学校初中部进行了一次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品,再进行评比学生在竞赛活动中稳固了环境知识 4.4 环保调查实践活动环境教育还可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并检验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水资源?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污染问题,我让学生调查流经我们学校旁边的南桥河的水资源情况,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问题:南桥河的源头在哪里?源头的卫生状况如何?南桥河的周围有哪些企业?这些企业有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周围的居民有没有将生活污水排进河里?南桥河上的赤坎水库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南桥河的水质是否受到污染?请你对南桥河的水质做出评价,并提出整改的措施通过这次的环保调查活动,学生认识到了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让课本的理论落到实处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角色扮演、黑板报宣传、主题班会、演讲、辩论赛等 总之,地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利用多媒体,在课堂、课外活动中,多渠道、多形式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 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1. 【3】 郭红萍.进行环境保护的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