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茶叶传说.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75697727
  • 上传时间:2024-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茶叶传说 【西湖龙井】 虎跑梦泉 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传说传说唐代高僧性空曾住在虎跑泉所在的大慈山谷,见此处风景优美,欲在此建寺,却苦于无水一天,他梦见二虎刨地,清泉涌出次晨醒来后,果然出现甘泉,此泉即被称为虎跑泉今天的虎跑寺仍设有大型雕塑《梦虎》,使得虎跑这座名寺有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透而来,水色晶莹,清凉醇厚,味道甘冽虎刨泉与龙井茶自古被称为“杭州双绝”,用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别有一番真味游人来到这里,品一杯虎跑泉冲泡的龙井茶,凭几临栏,小风徐徐,眼中不尽美景,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乾隆皇帝也来到此地,亲封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民间传说 18棵御茶树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正在赏玩之际,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皇帝速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手里的茶叶放入口袋,火速赶回京城 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亲自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乾隆见太后病好,也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享用这就是18棵御茶树的传说 龙井虾仁的传说 据传,龙井虾仁这道名菜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有一次,乾隆便衣遨游西湖时,下起了小雨,乾隆只得就近到一茶农家中避雨龙井茶农热情好客,主人为他奉上香醇味鲜的龙井茶,乾隆品尝到如此好茶,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带一些回宫里就好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茶农要于是,趁主人不注意时,抓了一把茶叶,藏在便服内的龙袍口袋里 雨过天晴,乾隆辞别了茶农,继续游览西湖。

      雨后的西湖分外美丽,乾隆流连于美景,直到黄昏时分才来到一家小酒馆用膳点了几个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口渴,想起口袋里的龙井茶,便撩起便服取茶给店小二店小二看到龙袍一角,吓了一跳,拿了茶叶奔进厨房,正在炒虾仁的厨师听说皇帝到了,惊慌之中把小二拿的茶叶当做葱花撒进虾仁里,店小二又在慌乱之中将\"茶叶炒虾仁\"端给乾隆饥肠辘辘的乾隆看到此菜虾仁洁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胃口大开,一尝之下,更是清香可口,连连称道:“好菜!好菜!” 从此以后,这道慌乱之中炒出来的龙井虾仁,就成为杭州名菜 【碧螺春】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 2 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

      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黄山毛峰】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

      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3 铁观音传说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人,乡人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在品茗红芽,不久又来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魏荫爱茶,所做之茶都争相品茗,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大红袍】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1998年8月18日第五次岩茶节,20克母树大红袍首次举行拍卖并以15.68万人民币一鸣惊人自大红袍首次举行拍卖以后,大红袍时有拍卖 2023年11月25日, 广州茶博会上,20g大红袍以18万人民币的价格一度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2023年4月17日举行的“太平洋花园杯”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开幕式上,20g母树大红袍茶叶以20.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被人拍走,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成交价也打破了4月13日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20克大红袍19.8万元人民币的最高拍卖纪录,创下了历史新高 茶叶传说 传说典故:阿诗玛的传说 茶叶战争——茶叶与的兴衰 酒神传说 清明传说 巢湖传说 月亮传说 北极传说 春节传说 淄博传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