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11页《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指引】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第二篇课文,记述了售货员张秉贵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不平凡的事迹,他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几代顾客的心课文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线索,从一件件小事,真实的刻画了张秉贵“以热对冷,变冷为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研读这篇课文时,我们要了解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并从所记录的事件当中概括出中心人物的核心品质,关照文本对当下的现实意义同时,要着重把握文章对人物的细节刻画,以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素养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张秉贵的形象特点 2.初步了解并掌握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学习文章细节描写的手法 3.感悟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的精神,并思考学习其精神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林为民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我国台湾,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
林为民自18岁起先后就职于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直至退休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 2.走近中心人物--张秉贵 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3.了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张秉贵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4.了解人物通讯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一般来说,人物通讯是指反映新闻人物为对象的通讯,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这里的新闻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类人。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主体,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5.解题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一标题意蕴丰富,含意深刻表层意思是说张秉贵业务熟练,服务热情似火,市民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的行为所感动;内在含意是歌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先锋人物们火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的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和付出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嗬()嘱咐()亲昵()凌辱()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 不约而同: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心神不定: 坐卧不安: 翻来覆去: 全力以赴: 座无虚席: (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思考2】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
三、文本研究 【思考1】本文主要抓住张秉贵的那几个方面来写?为什么选取这几个方面来写? 【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 ①如何理解张秉贵说的话:一个人哪能事事如意?不过,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像解放军的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 ②文章的第15段和16段,记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几段经历,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 ③他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一下“一团火”的含义? ④时代在不断进步,商品和服务方式也在更新,“一团火”式的服务态度是不是不需要了? 【思考3】试概括张秉贵的性格品质,并做简要分析 【思考4】鉴赏下面语句,把握正侧面描写的手法 ①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②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
③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 ④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 ⑤文章的最后两段 【思考5】张秉贵工作态度能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 【思考6】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四、技巧点拨—通讯语言的通俗美 【任务引导】本篇通讯的语言通俗易懂,而朴实的语言才有美感,也就是通俗美通俗并不等于肤浅,是因为它把高深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能够打动读者,增强亲和力那么,怎样使通讯写作语言达到“通俗美”呢? 【技巧点拨】 ①运用惯用语 适当运用惯用语能够增强通讯的可读性像把工作互相推诿说成是“踢皮球”“扯皮”,把迎奉上司说成是“拍马屁”,把工作辞退说成是“炒鱿鱼”,把官升的快说成是“坐直升飞机”,把内部不团结说成是“窝里斗”等这样的惯用语,都能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主题。
②引用俗语和谚语 俗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大多反映了人民的心愿,记录了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言简意赅,道理深刻如果在通讯写作中恰当引用,就会使通讯产生美感 ③穿插歇后语 文章中穿插使用几条歇后语,其“通俗美”更是活灵活现因为它包含了群众的智慧当然,歇后语在通讯中穿插运用,也要讲究场合,不同的场合适应不同的歇后语,才能使通讯生辉 【对点练习】请运用上面所学的一种方式构思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给张秉贵留了一条缝 张秉贵,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却是一个不凡的劳动英雄张秉贵一九八七年因病去世,为纪念他,全国总工会、商业部和北京市委,在王府井大街北京市百货大楼门前广场,为他造起一尊塑像,他在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店”的大商场,服务了三十二年 在寸土寸金、各色店铺鳞次栉比的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正门广场,称得上宽阔敞亮张秉贵塑像位置,因距楼体较近,其前方开阔地面,不但可供人来人往,还能方便人们在各个角度瞻仰塑像我心里,那广场几乎可称一块“圣地”。
塑像虽为半身,却给人十分伟岸的感觉它再现了张秉贵的风采,尤其把张秉贵那张憨实的笑脸,凸显得分外灿烂塑像基座陈云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更衬托出张秉贵其人的深远影响 王府井为步行街,整日人流如织凡出入北京市百货大楼的顾客,或打楼前路过的游人,无不驻足、回首,为这尊栩栩如生的塑像所吸引,并对张秉贵肃然起敬 张秉贵塑像,因其意义的特殊,因其与高大楼宇、宽阔广场和慕名而来的游人的和谐关系,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是的,平凡的商业零售单调操作,被张秉贵升华为一门艺术他的创造性劳作态度和宝贵的服务精神,将通过这尊塑像,经由这个“景点”,更加发扬光大 然而前幾天我去王府井办事,路过这家百货大楼,所见却令我十分不快 我自然不免要瞻仰张秉贵塑像而广场却不知被哪个商家用板子圈了起来板上所写所画,我无心细看,也许不外展示、推介商品之类 当然商人们还算没有全然不顾地“圈地”,他们给张秉贵塑像留了一条细缝,路人可从缝间窥到缩于其中的塑像 但在如此狭窄的一条缝隙里看那尊庄严的塑像,却怎么看怎么别扭!我心头立时渗出一个念头,“张秉贵被挤压了”。
整个广场,被切割而显得零乱琐碎,“画面”甚为吊诡 是的,王府井大街,地盘金贵,商业时代的举世繁华地,其地盘,是“金贵”的二次方 我确实看到,本是“步行街”的这条街道,人头攒动自不必说,连大街两旁,也挤满了人而就在大街两侧、商店门前的路面,每隔一段,便有卖冷饮或其他商品的临时货摊冒出,热闹非凡摩肩接踵的行人,不得不挨着一个个商棚,磨磨蹭蹭,艰难前行濡湿天,惯于赤膊逛街的“北京爷”,难免相互揩汗 百货大楼门前广场,或许也耐不住寂寞了,它就那样,把张秉贵似隔非隔了当然,它给张秉贵留了一条间隙,这是我要感谢它的,否则,好不容易去一趟王府井,连我仰慕的张秉贵也见不上一面,看不到他那感染了无数顾客的招牌式笑容,顺便重温他的“一抓准”“一口清”事迹,给自己浑浑噩噩的日子添一点生力,岂不是更遗憾! 据说,北京市百货大楼把张秉贵的画像弄成了前卫的“波普”风格,在商店广为张贴,令前来购物的时代青年连呼“萌翻”它还拟在大楼一层建一个“张秉贵纪念馆”但在那方广场的用度处置上,它为什么那么短视,那么不顾“面儿”呢?摩登也许胜于写实,但在“大面儿”上,金钱真的重于精神吗?有张秉贵立在那里,那可是百货大楼的“名片”! 补记:老店北京市百货大楼,曾被北京市民称为“老百姓自己的购物天堂”。
吾友瓜田兄,是日与我参加同一活动,欲在此买一衬衫,问价,一千三百元,吓得瓜兄忙说:“太便宜了!咱要一万元的,有吗?”我于是想到,当年卖几毛钱一斤糖果的张秉贵,他如在世,会不会改卖天价衬衫 正是:塑像须“解放”,生意为百姓,秉贵精神传,时时勿忘本 ?br> 七、素材积累 1.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2.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 3.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4.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5.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八、作业 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观的理解,不少于500字 答案 二、(一)1. 嗬(hē)嘱咐(zhǔ)亲昵(nì)凌辱(líng) 2.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