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框架理论剖析.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0153635
  • 上传时间:2024-08-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0.51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v既往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都表明,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 v新闻框架理论和框架效果,这两者所考察的问题有如下:v媒介是怎么通过新闻报道“建构”现实的?v这种“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v这种“建构”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目录一、一、一、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框架与媒介框架、框架与媒介框架、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新闻框架新闻框架新闻框架二、二、二、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关于新闻框架的关于新闻框架的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三三三三、、、、框架效果与框架效果与框架效果与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受众框架受众框架受众框架 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 框架的定义:框架的定义: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 框架的释义框架的释义: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v 在G.贝特森的《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框架指的是就如何理解彼此符号,传授双方相互约定的诠释规则例如,点头代表“同意”,摇头代表“反对”,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这两个动作符号的诠释 v 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对情景的定义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v 在戈夫曼《框架分析》中,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诠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禅师都是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在这个定义中,框架有双重含义: 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 我们根据框架来构建对新事物的认识 框架的基本定义可以浓缩为人们或(包括新闻媒体)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一般来说,框架有以下功能:协助读者按照既有且熟悉的基模,组织社会真是,启动思考基模,以及过滤阅读资料。

      简而言之,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新闻时,会使用自己的框架解读文章内容,以便完成归因过程和了解事件的责任归属框架的功能框架的功能 v个人框架:我们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表现时所用的准则v组织框架: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根据这种认知结构或这些准则对信息处理的结果,则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及其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 框架的分类框架的分类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 v媒介框架媒介框架: :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v新闻框架新闻框架: :即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 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 框架框架 媒介框架的两个性质媒介框架的两个性质v 一为特定议题(issue-specific)框架,指针对一个别新闻议题所辨识出的框架,分类一般较细致;v 另一为一般性(generic)框架,指可应用于不同议题甚至社会文化情境的框架(de Vreese et al., 2001)。

      v 前者如Huang(1996)分析1991年美国大法官提名争议报导时,所发现的各类媒介框架,包括可信度、政治角力、表演性、性骚扰及公正性等,而这些框架在事件发展各时期的比重不尽相同后者如强调个别案例境况之片段式(episodic)框架与提供议题社会情境的主题式(thematic)框架(Iyengar, 1991) 媒介框架的作用媒介框架的作用v 使记者在错综复杂,常常矛盾的大量信息进行迅速而理性的加工与打包成为大众媒介文本进行编码和受众解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媒介框架作用可视为构念的应用性作用(applicability effect),发生于讯息处理初期,又可称外界刺激的主要或第一阶段作用 v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v对于新闻框架的几点理解:对于新闻框架的几点理解:1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 2 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符号体系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符号体系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 3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 4 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和反馈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和反馈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框架效果框架效果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v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的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这些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并且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时间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 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特殊符号体系(定性的关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构建 例如,围绕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争的报道中,如果一家媒体在例如,围绕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争的报道中,如果一家媒体在报道中较多使用报道中较多使用““反恐反恐”“”“反独裁反独裁”“”“解放伊拉克人民解放伊拉克人民””等词语,等词语,而另一家媒体则更多地使用而另一家媒体则更多地使用““资源争夺资源争夺”“”“入侵入侵”“”“霸权主义霸权主义””等等词语,那么很容易看出,前者用词语,那么很容易看出,前者用““正义正义””的框架来定义这场战争的的框架来定义这场战争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意义,而后者则是用““非正义非正义””的框架来解读这场战争。

      的框架来解读这场战争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v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来说,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具体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体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新闻应简明扼要地向受众提示新闻事件的性质和意义v 在这个意义上,J.M.坦卡德把新闻框架的构建定义为“采取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活动 新闻框架新闻框架v 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吗,这种影响也称为框架效果受众阅读也是一个基于个人框架对新闻文本解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批判力因此,对于受众个人经验较为间接或较复杂的新闻事件,特别是在缺少对照性信源的情况下,媒体的主导性框架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v由新闻组织的自主性,或受政府控制的程度所影响v社会事件信息的提供者 v新闻组织的流程或常规v新闻工作者的意思形态v社会事件受到原始组织的影响程度 v第一个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事件发生在19831983年年9 9月月1 1日韩国航空(日韩国航空(KALKAL))007007号号客机进入苏联领空,遭苏联空军拦截并被击落于库页岛客机进入苏联领空,遭苏联空军拦截并被击落于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死难西南方的公海,死难269269人:人:v第二个事件发生在第二个事件发生在19881988年年7 7月月3 3日(两伊战争结束前),日(两伊战争结束前),伊朗航空往返于阿巴斯港和迪拜的伊朗航空往返于阿巴斯港和迪拜的655655号客机被美国海号客机被美国海军导弹巡洋舰军导弹巡洋舰““文森斯文森斯““号击落,号击落,290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罹难。

      员罹难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 v 两个故事性质非常接近,在恩曼特的分析中,对前者,两个故事性质非常接近,在恩曼特的分析中,对前者,美国媒体将其定性为美国媒体将其定性为““道义暴行道义暴行”“”“邪恶邪恶””和和““犯罪犯罪””;而;而后者,则归类于后者,则归类于““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和和““事故事故””的范畴的范畴 v RMRM恩特曼在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韩国航空和伊朗航恩特曼在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韩国航空和伊朗航空事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框架的比较分析后得出了:新闻框空事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框架的比较分析后得出了:新闻框架表面上都很自然,容易淹没在无差别的文本之中,只有系架表面上都很自然,容易淹没在无差别的文本之中,只有系统比较其叙事方式,才能完整可靠地揭示出这些框架统比较其叙事方式,才能完整可靠地揭示出这些框架 v第一种机制:报道规模控制——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者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 v第二种机制:具体信息的呈现 恩特曼认为,在这两次空难事件报道中,至少有以下四种显著因素帮助美国主流媒体建构了不同的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 v在韩国航空事件和伊朗航空事件,这两个与美国利益关联完在韩国航空事件和伊朗航空事件,这两个与美国利益关联完全不同的事件中,美国主流媒体对前者的报道要远远多于对全不同的事件中,美国主流媒体对前者的报道要远远多于对后者的报道(见图表)后者的报道(见图表) 美国主流媒体对韩国航空事件和伊朗航空事件的报道量比较美国主流媒体对韩国航空事件和伊朗航空事件的报道量比较(事件发生两周内)(事件发生两周内)韩国航空事件 伊朗航空事件《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51(页)20(页)《CBS晚间新闻》303(分钟)204(分钟)《纽约时报》286(篇)102(篇)《华盛顿邮报》169(篇)82(篇)第一种机制:报道规模控制第一种机制:报道规模控制 v1、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v2、身份认定——对空难守护者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v3、规类打包——将新闻事件归类于不同性质的范畴,贴附标签的过程v4、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第二种机制:具体信息的呈现第二种机制:具体信息的呈现 l第一层是第一层是““框限框限”” ,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l第二层是第二层是““内在结构内在结构”” ,这里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这里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

      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 新闻框架的新闻框架的“建构建构”包含了两层含义包含了两层含义 :: 举例举例“政治名人与媒体:马英九报道的新政治名人与媒体:马英九报道的新闻框架初探闻框架初探”v 马英九从担任台北市长起至卸任国民党主席为止约十年马英九从担任台北市长起至卸任国民党主席为止约十年来的新闻报道,从来的新闻报道,从《《自由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联合报》》及及《《中国时报中国时报》》三家报纸以等距抽样法抽取三家报纸以等距抽样法抽取864864则新闻进行分析则新闻进行分析v结果显示,三家报纸在结果显示,三家报纸在““政治名人政治名人””的新闻框架上,三报政的新闻框架上,三报政治立场虽然被认为有差异,但是在马英九从政的三阶段中,治立场虽然被认为有差异,但是在马英九从政的三阶段中,无论就个人特质、政治风格、背景故事和拟社会互动等四种无论就个人特质、政治风格、背景故事和拟社会互动等四种新闻框架的分布并无显着差异整体而言,报纸最重视的是新闻框架的分布并无显着差异整体而言,报纸最重视的是““政治风格政治风格””和和““拟社会互动拟社会互动””框架;框架;v其次,三家报纸除了持续报道政治人物在公共场域的新闻外,其次,三家报纸除了持续报道政治人物在公共场域的新闻外,也出现更多以流行文化场域和私领域的新闻报道。

      三家报纸也出现更多以流行文化场域和私领域的新闻报道三家报纸在马英九从政三阶段中,使用在马英九从政三阶段中,使用““名人名人””报导的新闻框架日渐报导的新闻框架日渐增加,也越来越重视增加,也越来越重视““政治风格政治风格””、、““个人特质个人特质””等两项和等两项和私领域及抽象印象有关的政治名人公众形象之新闻框架私领域及抽象印象有关的政治名人公众形象之新闻框架 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v 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记过,对事物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记过,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和行为反应这种影响就是框架效果的价值判断态度和行为反应这种影响就是框架效果 框架效应框架效应v 卡曼尼和特维尔斯关于不同文本的表述框架对人们决策卡曼尼和特维尔斯关于不同文本的表述框架对人们决策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决策方案的表述框架是正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决策方案的表述框架是正面的,人们倾向于肯定的方案;如果是负面的,人们倾向于面的,人们倾向于肯定的方案;如果是负面的,人们倾向于冒险的抉择。

      冒险的抉择————框架效应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框架效应 我们来看个事例:在加油站我们来看个事例:在加油站A A,每升汽油卖,每升汽油卖5.6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0.6元的折扣;在加油站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 B,每升汽油卖,每升汽油卖5.005.00元,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0.60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 A要比加油要比加油站站B B更吸引人因为,与从加油站更吸引人因为,与从加油站A A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与从加油站与从加油站B B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为,加油站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为,加油站A A是与某种是与某种““收益收益””(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加油站(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B 则是与某种则是与某种““损失损失””(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发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因此,企业在进行价格定价或促销时,应该将之与“收益”而不是“损失”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v心理学家心理学家D.D.卡尼曼和卡尼曼和A.A.特维尔斯在特维尔斯在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年代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假定发生了一场致命的传染病,有他们假定发生了一场致命的传染病,有600600人可能被感染并导致死亡,并人可能被感染并导致死亡,并设计了两组救助方案提供实验对象进行决策选择设计了两组救助方案提供实验对象进行决策选择v在第一组决策中,方案在第一组决策中,方案A A是是““200200人可以获得救治人可以获得救治””,方案,方案B B是是““1/31/3的人的人被救治而被救治而2/32/3的人会死亡的人会死亡””实验结果是,在接受这组调查的人中,有实验结果是,在接受这组调查的人中,有72%72%的人选择方案的人选择方案A A,几乎占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三几乎占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三v在第二组决策中,方案在第二组决策中,方案C C是是““将会导致将会导致400400人死亡人死亡””,方案,方案D D是是““无人死亡无人死亡概率为概率为1/31/3且且600600人全部死亡概率为人全部死亡概率为2/32/3。

      在接受这组调查的人中,有在接受这组调查的人中,有78%78%的人选择方案的人选择方案D Dv其实,两个方案的预期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述的框架不同,这导致其实,两个方案的预期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述的框架不同,这导致了人们的不同决策选择(见表了人们的不同决策选择(见表12-412-4)v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决策行为受到方案文本的表述框架性质的影响:如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决策行为受到方案文本的表述框架性质的影响:如果决策方案的表述框架是正面的(即果决策方案的表述框架是正面的(即““获得获得””)人们倾心于肯定的方案;)人们倾心于肯定的方案;如果表述框架是负面的(即如果表述框架是负面的(即““失去失去””),人们更倾心于冒险的抉择人们更倾心于冒险的抉择 不同的表述框架对决策选择的影响不同的表述框架对决策选择的影响决策(一)决策(一)方案表述内容方案表述内容选择率选择率方案方案A A200200人可以获得救治人可以获得救治 72%72%方案方案B B1/31/3的人被救治而的人被救治而2/32/3的的人会死亡人会死亡 28%28%决策(二)决策(二)方案表述内容方案表述内容选择率选择率方案方案C C将会导致将会导致400400人死亡人死亡 22%22%方案方案D D无人死亡概率为无人死亡概率为1/31/3且且600600人全部死亡概率为人全部死亡概率为2/32/3。

      78%78% v 鲍瑞里等在题为鲍瑞里等在题为《《伊战争前后主要阶段框架效果对伊战争前后主要阶段框架效果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公众舆论的影响》》论文中通过综合民意测验的数据,揭示了论文中通过综合民意测验的数据,揭示了舆论调查的措辞与公众战争支持率变化的关系揭示着不同舆论调查的措辞与公众战争支持率变化的关系揭示着不同的框架对公众态度的影响的框架对公众态度的影响 v框架效果不是绝对的框架效果不是绝对的恩特曼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新闻框架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对立的和挑战性的信息,尽管它能通过信息呈现的形式来摧毁这些信息的有效性降低其显着性 v恩德曼认为新闻框架具有以下四种功能:恩德曼认为新闻框架具有以下四种功能:提供问题定义提供问题定义阐释事件原因阐释事件原因提供道德评价提供道德评价示意解决方案示意解决方案 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v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v受众框架也具有多样性,应用不同的框架来解读的结果,便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妥协式解读”等各种情况。

      v传播效果表明受众对于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反应,其反应受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 选择性接触等因素影响制约,这些因素也是受众框架的组成部分v作为不定量多数的个人集合体,受众框架也是多样的,应用不同的框架解读的结果可能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 对抗式解读 妥协式解读等各种情况围绕新闻事件的受众个人反应或作为集合反应的舆论态度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三鹿奶粉为例: v三鹿奶粉事件最早在经过兰州晨报、东方早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三鹿奶粉事件最早在经过兰州晨报、东方早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惊恐注和惊恐v随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随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持续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持续将近近2 2个月才渐近尾声个月才渐近尾声v综观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综观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v在体裁上,以消息为主兼有新闻特写、答记者问、新闻评论等;在信息在体裁上,以消息为主兼有新闻特写、答记者问、新闻评论等;在信息来源上,主要来自官方如政府新闻发布会、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来源上,主要来自官方如政府新闻发布会、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v在报道稿件来源上,以新华社通稿为主,各媒体自选动作较少,以中国在报道稿件来源上,以新华社通稿为主,各媒体自选动作较少,以中国青年报当年青年报当年9 9月月1212日至日至1010月月1717日期间的报道为例,一共刊登新闻报道稿件日期间的报道为例,一共刊登新闻报道稿件6262篇,新华社稿件达到篇,新华社稿件达到3838篇,超过篇,超过6060%,而在事件发展的前期比例要远%,而在事件发展的前期比例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远高于这一数字;v从主要报道对象的比重来看,依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三鹿公司、从主要报道对象的比重来看,依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三鹿公司、““结结石宝宝石宝宝””、涉嫌犯罪人员。

      涉嫌犯罪人员 v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通过数量巨大、篇幅繁多、持续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通过数量巨大、篇幅繁多、持续不断地报道政府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行动、举措,使相关信息公开透明、不断地报道政府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行动、举措,使相关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地到达受众,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赢得了民心及时准确地到达受众,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赢得了民心v如主流媒体持续地报道政府启动如主流媒体持续地报道政府启动I I级(特别重大)安全管理系统,调查事级(特别重大)安全管理系统,调查事件真相,颁布治疗结石婴儿的方案、全力救治患病幼儿,不间断发布奶件真相,颁布治疗结石婴儿的方案、全力救治患病幼儿,不间断发布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抽查结果,从企业到政府、从地方到中央相关责任人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抽查结果,从企业到政府、从地方到中央相关责任人被依法追究被依法追究…………这些报道展示了中国政府严肃处理、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这些报道展示了中国政府严肃处理、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v主流媒体公开及时的报道有力地扼制了谣言的滋生,并且比较有效地控主流媒体公开及时的报道有力地扼制了谣言的滋生,并且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通常情况下,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的注意力会制了危机的蔓延通常情况下,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的注意力会突然聚拢,形成群体关注效应突然聚拢,形成群体关注效应v与此同时,由于正常的社会秩序被突然中断,公众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会与此同时,由于正常的社会秩序被突然中断,公众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信息的渴求会高度膨胀,如果此时不能从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信息的渴求会高度膨胀,如果此时不能从权威部门、正当渠道获取及时信息的话,就会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最权威部门、正当渠道获取及时信息的话,就会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最后不但不能有效扼制危机,反而会使危机蔓延开来后不但不能有效扼制危机,反而会使危机蔓延开来v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后,相关责任企业和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公开发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后,相关责任企业和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公开发表声明、新闻发布等方式,较为迅速地对社会公布真实信息,使社会公表声明、新闻发布等方式,较为迅速地对社会公布真实信息,使社会公众能获得及时、权威的信息,避免了小道消息滋生同时媒体连续报道众能获得及时、权威的信息,避免了小道消息滋生同时媒体连续报道政府的监测、整顿等行为,对问题奶粉生产企业的报道主要控制在三鹿政府的监测、整顿等行为,对问题奶粉生产企业的报道主要控制在三鹿公司内,尽量避免不利消息波及其它奶制品企业,这些报道措施和策略公司内,尽量避免不利消息波及其它奶制品企业,这些报道措施和策略应该说对于稳定民心、控制危机蔓延发挥了巨大作用。

      应该说对于稳定民心、控制危机蔓延发挥了巨大作用 v 20世纪80年代迄今,框架研究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的框架理论,把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看做是一种建构现实及其意义的活动,认为媒介通过建构不同的新闻框架向我们呈现现实,定义现实媒介呈现和定义现实的活动具有特定的倾向性,这些倾向性来自于媒介的新闻立场、利益关系以及新闻产生的特殊规律的制约主流媒体的主导性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现实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框架效果又不是绝对的,它只能经过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观点,无疑为我们理解大众传播活动的本质提供了心的视角 v当然,迄今为止的框架理论尤其是新闻框架理论,主要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作为考察对象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资源的丰富化,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参与到新闻及其他信息生产的过程中来这种变化,对今后的现实建构和意义生产的结构与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也是框架理论面临的新课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