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平衡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77116291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节 化学平衡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对于达到平衡的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对改变条件后引起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减小SO3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变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加快的程度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减小容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D.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 C解析 减小SO3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随后减小,A项错误;由题给条件可知,该反应正向放热,升温平衡向左移动,说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B项错误;加压平衡向右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C项正确;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2.对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来说,若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A.一定不变B.可能减小C.可能增大D.不变、减小、增大皆有可能答案 C解析 对于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若改变压强或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3.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B解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A错误;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正确;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4.对于反应COCl2(g) CO(g)+Cl2(g) ΔH>0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C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是(  )A.恒容时通入HeB.恒容时增大COCl2的浓度C.升高温度D.加入催化剂答案 C解析 恒容下通入He,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和CO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不变,A错误;恒容下增大COCl2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但CO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B错误;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C正确;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错误。

      5. 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A(g)+2B(g) 2C(g)+3D(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关系图,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的变化情况相符的是(  )A.t1时,减小了A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B.t2时,升高了温度C.t2时,增大了压强D.t1时,加入了催化剂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t1时平衡右移,t2时平衡右移减小A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平衡左移,A项不相符;正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右移,速率增大,B项相符;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C项不相符;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平衡不移动,D项不相符6.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g)+N(g) R(g)+2L(?),R的体积百分含量φ(R)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是气体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是气体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答案 C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相同时,温度为T2时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T2大于T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相同时,压强为p2时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p2大于p1,增大压强φ(R)降低,因此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所以L一定是气体,C项正确。

      平衡移动及相关图像问题1.生成物的浓度—时间图像以aA(g)+bB(g) cC(g)中生成物C的浓度c(C)为例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①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则图甲中T2>T1②若为是否使用催化剂引起,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则图乙中a使用了催化剂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①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c(C)降低,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若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图甲中表示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恒温线(恒压线)图像以反应aA(g)+bB(g) c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从两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气态反应物与气态产物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如图甲中任取一条温度曲线研究,压强增大,αA增大,平衡右移,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图乙中任取横坐标一点作横轴的垂线,也能得出此结论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

      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图甲中作横轴垂线或在图乙中任取一曲线进行分析,即能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结论3.速率—温度(压强)图像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的速率—温度(压强)图像如下:曲线表示的是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后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增大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7.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有pC=pD>pB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v逆,B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B和D点的温度均为T2,则有pD=pB;C点温度高于D点,则有pC>pD,综上可得压强:pC>pD=pB,C错误;该反应的Δ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由于T1K2,D错误。

      8.向两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 mol的A2和2 mol的B2,发生反应A2(g)+2B2(g) 2AB2(g) ΔH维持两个容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B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①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②点Ⅱ时容器的体积为0.1 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像可知,p1>p2,ΔH>0B.点Ⅰ时A2的平衡转化率为40%C.点Ⅲ所对应的反应平衡常数K=0.2D.将点Ⅱ所对应的容器冷却到600 K,可变成点Ⅰ答案 C解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B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p1时AB2的体积分数大于p2时AB2的体积分数,则有压强p1>p2;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AB2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则有ΔH<0,A错误点Ⅰ时AB2的体积分数为40%,设反应中消耗A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有     A2(g)+2B2(g) 2AB2(g)起始量/mol 1 2 0转化量/mol x 2x 2x平衡量/mol 1-x 2-2x 2x则有×100%=40%,解得x=0.5,故A2的转化率为×100%=50%,B错误。

      点Ⅱ和Ⅲ均在800 K条件下,二者平衡常数相同,点Ⅰ和Ⅱ平衡时AB2的体积分数为40%,点Ⅱ时容器的体积为0.1 L,达到平衡时,A2(g)、B2(g)和AB2(g)的浓度(mol·L-1)分别为5、10和10,则平衡常数K===0.2,C正确将点Ⅱ所对应的容器冷却到600 K,平衡正向移动,AB2的体积分数增大,故不可能变成点Ⅰ,D错误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a 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 mol·L-1的是(  )A.4 mol A+2 mol BB.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C.3 mol C+1 mol D+1 mol BD.3 mol C+1 mol D答案 D解析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的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假设2 mol A和1 mol B能够完全反应,则应生成3 mol C+1 mol D,所以如果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3 mol C和1 mol D,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则C的浓度仍为a mol·L-1。

      正确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10.在100 ℃时,将0.100 mol N2O4(g)充入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后对该容器内物质的浓度进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s020406080c(N2O4)/(mol·L-1)0.100c10.050c3c4c(NO2)/(mol·L-1)0.0000.060c20.1200.120(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c1________(填“>”“<”或“=”,下同)c2,c3________c42)在图中画出并标明此反应中N2O4和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3)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时,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s-14)达到化学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NO2浓度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增大容器的容积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D.充入一定量的He(5)若起始时充入NO2为0.080 mol,则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答案 (1)K= < =(2)(3)0.001 (4)B (5)25%解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表中数据可求得c1=0.070,c2=0.100,则c1

      3)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 mol·L-1·s-1,则v(。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