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docx
3页浅谈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 【摘要】经济迅猛开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马路上多了许多新生力量,知识经济膨胀的年代,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教育出精英的法宝值得每个教育者去追寻,回想学车的经历,偶然发现它和我的职业有同道异构之处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但是单纯的说教远不如体验更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换位;悟性;诲人不倦;课程改革 今年暑假为了摆脱21世纪新文盲的嫌疑,我开始了学车之旅,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个名词:体验式教学什么叫体验式教学呢?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到达自我体验的一种学习体验,它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即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 下面笔者结合学车的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育的比拟谈谈对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理解: 一、换位看总分值100分—教育评价不扯皮 从幼儿园开始,我国的大多数父母便有了总分值情节,100分成了许多孩子前进和追求的标杆 新的驾考与旧规相比,难了许多,电子杆考核更让许多新学员望而生畏。
记得我在驾驶理论科目一考试的时候,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分析,急中生智做题,直到最后一题紧张的神经才得以放松当交卷后确认自己得了总分值100分非常开心,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考场,直奔送考教练那儿去哪知接下来的一盆冷水彻底灭了刚刚的好心情教练说“100分有什么用,他和及格的概念等同,又不是路考,到后面还不知考啥样呢〞 这样的评价,让我想起了校园里的孩子们情节是雷同的,每次考试前老师想方设法给孩子们鼓劲,但考试刚结束,老师便忘记了许多的赞美词,他们往往会说又不是中考,考好了不算什么,就这样无视了那些对自己带着感动的总分值学生的精神家园 课改的成功有许多因素,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课改首先改的是人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观念,评价学生的时候学会换位,做到教育评价不扯皮,用自己的体验作出答案吧,让真诚的赞美流注学生心田 二、悟性有上下,教育无门槛 到驾校第一天学的是倒库,教练讲完需要看好的入库地点后,我们便忙了起来,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教练不满意,他用专家的语气对我们几位老师说:“一般人学倒库要5天,教师要10天〞“啊?〞我们愤愤不平。
可是驾校里却有那么一句暗语:你还能比老师难教啊?虽然我们用事实证明老师并不笨,可是心灵的创伤久久未平 这些不禁让我想起了教育中的经验主义,乱贴标签子曰:“有教无类〞就是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热爱学生,就要做到“理智公正〞 、“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心罚学生〞 、“严爱结合〞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 教育者们都清楚:悟性与智力的上下,成功之间存在着联系但不是必然的联系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喜欢聪明的悟性高的孩子也许这是一种天性但作为成熟的教育者来说应该躲避这种人性局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复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在政治课上构建活动课,那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彰显个性,提升德育实效 三、诲人不倦,感恩中国教育精神 炎炎夏日,接近40度的高温不怕苦不怕累的中国精神呈现在驾校的每个角落。
我们被晒得很黑,黑的自己不敢照镜子了,可是学校里最黑的不是我们,是教练看着烤焦了似的水煮人我很庆幸此刻是学生,休息时间王教练拿出他三年前驾照上照片给我们学员看,大家不敢相信眼前的和照片上是同一个人他的学生比我们换的频率更高,应该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吧 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升温,孔子学院也取得了飞速开展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我们学习西方教育,外国教育学习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独有的艰苦奋斗,勤劳智慧给世界文化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四、体验式教育终身难忘 学车考驾照对于不少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平时练得挺好的,正式考试一开始,头脑里一片空白教练说“其实考驾照最重要的就是胆大心细,再加上一些心得,相信你一定能顺利通过〞学车的体验终身难忘,学有所思在感谢教练之余,我对新课改有了新认识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我的理解是要让课堂动起来,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师生在互动中提高智慧以思想品德课为例课堂即社会,社会即生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些观点、理论较为抽象,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感到高不可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选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变抽象思维为感性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课堂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思想品德课有众多的学习素材,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都是出于对学生实际生活和开展的需要产生的,涉及实际生活的道德要求的 例如建立真正的友谊,让好朋友们自由组合坐到一起,致使学生热情高涨,激情高昂,情绪饱满,认真诚恳,因为是学生的自己的素材,同学们愿说,肯说甚至抢着说,而且内容真切感人,有位同学说到自己生病,好朋友冒着大风大雨、长途跋涉去看她,竟然哭了,特别是好朋友是借读生,一年后就要别离,更是珍惜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同学们也就轻而易举的体会到了“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及“友谊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机遇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对自我价值肯定的需求。
对学生而言都有成功的渴望、证明自己、实现自我的需要新课改下的教育应该像星光大道一样要充分满足学生肯定自我的心理,把课堂上打造为他们创设展示与创新的舞台,让学生感知自我,肯定自我、品尝成功的快乐,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教学做合一?1919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