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doc
9页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1)熟悉计算机系统以及各主要设备的性能,并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以及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3)理解数据库基本原理,熟悉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4)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熟悉相关设备的安装、配置与维护;(5)熟悉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6)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过程与方法;(7)掌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知识、工具与方法;(8)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9)正确阅读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日常应用、相关资源、运营成本、安全等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并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能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对系统提出改进建议;能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并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能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代表用户和系统管理者对系统的分析设计提出评价意见,对运行测试和新旧系统的转换进行规划和实施;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安全、高效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考试日期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技术),考试日期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计算机科学基础1.1 数制及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 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补码、发码,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方法,精度与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的机内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机内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编码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二进制的运算方法· 逻辑代数基本运算1.4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概念2.计算机系统知识2.1 计算机硬件知识2.1.1 计算机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常用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CSI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基础概念2.1.2 存储· 高速缓存、主存类型·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存储介质特性及容量计算2.2 计算机软件知识2.2.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中断控制、进程、线程的基本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分时、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 汉字处理,人机界面· 操作系统的配置2.2.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基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调用的实现机制·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2.3 系统配置和方法2.3.1 系统配置技术· C/S系统、B/S系统、多层系统、分布式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和群集)·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处理和Web计算)· 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独占控制、故障恢复、回滚、前滚)2.3.2 系统性能· 性能指标和性能设计,性能计算、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估2.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指标与设计,可靠性计算与评估2.4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远程通信服务等基础知识· 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3.计算机网络知识3.1 协议和传输·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和通信协议)· ICP/IP协议基础·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3.2 局域网和广域网· 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 互联网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性能分析(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和性能评估· 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点· 网络安全(加密解密、授权、防火墙、安全协议)· 远程传输服务3.3 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3.4 网络管理与网络软件基础知识· 网络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 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驱动程序。
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工具)4.数据库基础知识4.1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4.2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4.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的功能与特点· 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 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 安全控制和授权· 应用程序中的API、嵌入SQL4.4 数据库的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并发控制5.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知识5.1 信息化、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发基本知识· 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概念· 信息系统结构与中间件数据· 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发方法概念·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本知识5.2 系统分析设计基础知识·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和工具· 系统规格说明书·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说明书·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统一建模语言(UML)5.3 系统实施基础知识·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设计风格· 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测试设计和管理· 系统转换知识5.4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各类人员的职责· 系统的成本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 系统运行操作(系统控制操作、数据I/O管理、操作手册)· 资源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相关设备和设施管理、文档管理)· 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步骤、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 发布式系统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 系统运行管理的标准化5.5 系统维护知识· 系统维护的内容(软件维护、硬件维护、数据维护)· 系统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系统维护方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预防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 按合同维护· 系统维护工具的特点·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系统维护的组织管理5.6 系统评价基础知识· 系统的技术评价(目标评价、功能评价、性能评价、运行方式评价)· 系统成本的构成· 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性能效益、节省成本效益)及其评价方式6.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犯罪的防范,网络入侵手段及其防范· 容灾· 加密与解密机制,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安全管理措施· 私有信息保护· 可用性保障(备份与恢复、改用空间的线路和通信控制设备)7.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基础知识8.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技术)1.系统管理计划1.1 确定系统管理要求· 管级的系统管理要求(长期信息化战略、系统管理所要求的重要事项、用于管理的重要计算机资源)· 用户作业级的系统管理要求(管理范围、管理策略、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计划、管理预算)1.2 明确向用户提供的系统与服务、服务等级与责任范围1.3 明确成本计算与服务计量办法1.4 制订系统运行规章制度1.5 制订长期与短期的系统管理计划· 面向用户的系统管理计划(服务时间、可用性、提供的信息量、响应速度、培训、服务台、分布式现场支持)· 建立系统管理组织与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面向运行的系统管理计划(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2.系统管理2.1 系统运行· 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 运行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运行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消耗品管理、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存档与交付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报告2.2 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管理及其管理方法· 用户管理报告2.3 操作管理· 系统操作指南(系统运行体制、操作员工作范围、操作规章制度、系统运行操作手册)·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管理、作业处理情况检查、作业处理结果检查)· 作业运行的分析改进· 操作员组的管理(划分工作职责、作业交付规则、提高操作质量)2.4 计费管理· 计费系统(成本核算与事后支付系统,应付费资源,计费系统的选择)· 计费数据的收集、收集计费数据的工具· 计费单位与计算方法· 事后付费与事前付费的差别以及各种措施2.5 成本管理· 系统运行成本(初始成本项与运行成本项)· 系统运行费预算和决算· 系统运行成本的管理(预算与决算差别分析,降低成本的方法)· 用户方成本2.6 人员管理· 职责系统· 职工教育与培训· 外包管理2.7 分布式站点的管理· 分布式系统常见的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运行管理2.8 采用运行管理系统· 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运行支持系统、远程运行系统、自动运行系统、无人系统操作· 分布式系统中运行管理系统的使用2.9 系统管理标准· 划分系统管理标准的范围,确定系统运行标准项目· 运行操作过程标准、工作负载标准· 对监视运行状态的管理· 系统更新管理2.9.2 分布式系统操作过程的标准化2.9.3 标准的修订3. 资源管理3.1 硬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硬件· 硬件资源管理、硬件配置管理、硬件资源维护3.2 软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程序与文档· 软件开发阶段的管理、软件运行阶段的管理、软件更新· 程序库管理、软件包发行管理、文档管理· 软件资源的合法使用与保护3.3 数据管理· 数据生命周期和数据资源管理·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员、数据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企业级数据管理(数据标准化、数据字典、数据目录、信息系统目录)· 数据库审计支持3.4 网络资源管理· 待管理项目的识别(通信线路、通信服务、网络设备、网络软件)· 网络资源管理(登记管理的准备、资产管理、命名规则和标准)· 配置管理(网络设备配置图与连接图、地址管理、更新管理)· 网络资源维护· 网络管理(网络运行监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审计支持3.5 相关设施和设备的管理· 电源设备管理、空调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