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地下害虫.ppt
50页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位或近地面根茎部位的一类害虫,也称土壤害虫地下害虫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害虫,其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危害重主要种类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蟋蟀等第一节第一节 蝼蛄类蝼蛄类蝼蛄俗称拉拉蛄、地拉蛄等我国记载的有6种主要有: 华北蝼蛄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东方蝼蛄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东方蝼蛄东方蝼蛄分布遍及全国,以南方各省危害较重;华北蝼蛄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32°以北的地区是蔬菜、果树、花卉和草坪等植物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蝼蛄食性杂,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多种植物种子、幼根、幼苗、茎、块根、块茎,被害处呈乱麻状此外,蝼蛄在表土层活动时,造成纵横隧道,拱倒幼苗,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萎,造成缺苗断垄图图12-1-112-1-1东方蝼蛄图东方蝼蛄图 12-1-212-1-2华北蝼蛄图华北蝼蛄图1. 成虫 2. 卵 3. 若虫(二)发生规律(二)发生规律东方蝼蛄东方蝼蛄在华北以南地区1年发生1代,在东北则需2年完成1代。
在北京地区,以成虫及有翅芽若虫越冬越冬成虫、若虫于来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份是危害盛期5月中、下旬在土中产卵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若虫孵化期,6月中旬孵化最盛孵化3天后若虫能跳动,并逐渐分散为害昼伏夜出,以21-23时为取食高峰秋季天气变冷后即以成虫以成虫及老龄若虫潜至及老龄若虫潜至40-60cm40-60cm土壤深处越冬土壤深处越冬若虫共6龄华北蝼蛄华北蝼蛄约3 3年发生年发生1 1代以成虫和代以成虫和8 8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土中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土中60-120cm60-120cm越冬,有时深达越冬,有时深达150cm150cm来年3-4间,开始上升危害越冬成虫于6-7月间交配卵期20-25天初孵若虫最初较集中,以后分散活动,至秋季达8-9龄时即入土越冬,第二年春季,越冬若虫上升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时,又入土越冬,第三年春再上升危害,到8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入秋即以成虫越冬• 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但华北蝼蛄形体大,飞翔力差,因此在灯下的诱杀率不如东方蝼蛄高;嗜食有香、甜味的腐烂有机质,喜马粪及湿润土壤,故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土壤质地与虫口密度也有一定关系在盐碱地虫口密度大,壤土次之,粘土最少。
(三)防治方法(三)防治方法1.蝼蛄的趋光性较强,羽化期间,可用灯光诱杀晴朗无风闷热的天气诱集量尤多2.红脚隼、戴胜、喜鹊、黑枕黄鹂和红尾伯劳等食虫鸟类是蝼蛄的天敌可在苗圃周围栽植杨、刺槐等防风林,招引益鸟栖息繁殖,以利消灭害虫3.作床(垅)时使用毒土进行预防用40%乐果乳油或90%敌百虫原药用热水稀释,0.5kg加水5kg,拌饵料50kg 毒饵配制使用时要注意下列问题:所用饵料(麦麸、谷糠、稗子等)要煮至半熟或炒香,以增强引诱力;傍晚时将毒饵均匀撒在苗床上注意防治家畜、家禽误食中毒4.用马粪或鲜草诱杀也有较好的效果 在苗圃步道间,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规格30-40cm×20cm×6cm),然后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诱集,加上毒饵更好,次日清晨可到坑内集中捕杀第二节 地老虎类第二节 地老虎类• 地老虎又名切根虫、夜盗虫、黑土蚕,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叶蛾亚科,已知种类在国内约有170余种. 主要有下列几种: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 Schiffermuller); 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 其中以前两种为害较重。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属于广布性种类,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各省发生最多 食性很杂,危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百合科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100多种园艺植物小地老虎小地老虎以幼虫咬食未出土幼苗或从地面截断植株,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毁种重播 地老虎危害状地老虎危害状图图12-2-1 12-2-1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 (仿西北农大图)1.成虫 2.成虫休止状 3.产于叶片上的卵 4.卵 5-7 幼虫及其第4腹节背面、臀板 8. 土茧 9. 蛹 10 幼虫为害状发生规律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一般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从地理区域来看,长城以北,一般1年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1年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1年4代;长江以南1年4-5代;南亚热带地区,1年6-7代无论1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 • 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南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都能正常活动•成虫羽化后经3-5天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上,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而异,这主要是由于温度高低不同所致。
• 幼虫共6龄,个别7-8龄,2龄前昼夜均可危害,群集在幼苗茎叶间取食幼苗嫩叶,3龄以后分散活动;4龄时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危害,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中,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也能危害生长点,也有在白天迁移危害的幼虫老熟后多潜伏于5cm左右深土中筑土室化蛹,蛹期约9d-19d 黄地老虎黄地老虎发生规律发生规律我国一年四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越冬少数以3-4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由于龄期较大,食欲旺盛,因而是全年为害的最盛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幼虫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2.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食虫益鸟,步行虫,蟾蜍,小茧蜂,姬蜂,菌类等3.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杂草是成虫产卵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食料,所以加强田间中耕除草,可大量降低虫口密度;种植诱集植物带,引诱成虫产卵,在卵孵化初期铲除并集中消毁4.药剂防治 在幼虫幼虫3 3龄前龄前施药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1)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拌湿润细土30kg,做成毒土,傍晚顺垄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
2)喷雾 每hm2用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ml,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300-400ml,加水1000-1500kg,在幼虫低龄阶段向嫩叶、生长点喷雾第三节第三节 蛴螬类 蛴螬类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个类群在我国约有100余种,遍布全国各地,但由于各地环境条件的不同,各地蛴螬种类组成也不尽相同,其中为害较重的种类主要有: l东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H. diomphalia Batesl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l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l暗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图图12-3-112-3-1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1.成虫 2.卵 3.幼虫 4.幼虫头部正面 5.幼虫肛腹片 6. 蛹 7. 被害状图图12-3-2 12-3-2 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 (仿西北农大图)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幼虫肛腹片6. 被害状(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 分布广泛,国内除西藏,新疆外,均有发生。
食性杂,寄主多,主要为害杨、柳、榆、核桃、柏、苹果、葡萄、梨、桃、杏、樱桃等多种林木,果树及贝母、当归等药用植物,成虫咬食叶片,造成不规则成虫咬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严重时,食尽叶片,仅剩叶柄幼虫咬食植物缺刻,严重时,食尽叶片,仅剩叶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根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甚至枯萎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二)发生规律(二)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以3 3龄幼虫或少数龄幼虫或少数2 2龄幼虫在土中越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份开始化蛹,成虫的出现南方略早于北方,一般在6月上旬,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高峰期,到8月下旬终止,9月上旬绝迹成虫高峰期开始见卵,幼虫于8月出现,11月进入越冬期成虫有假死性和强烈的趋光性,对黑光灯尤其敏感产卵多选择果树下5-6cm深土壤中或附近农作物根系附近土中,卵散产,卵期10天1、2龄幼虫多出现在7、8月份,食量小,9月份后大部分变为3龄,食量猛增,越冬后又继续为害至5月 幼虫一般清晨和黄昏在土中由深层爬到表层,咬食苗木近地面的茎部、主根和侧根被害严重时,根茎弯曲、枯死,叶子枯黄老熟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蛹期,化蛹前先作1个土室。
预蛹期13天,蛹期9天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秋末深翻土地,可将成虫、幼虫翻到地表,使其冻死、风干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等,消灭部分越冬的幼虫和成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害虫2.人工捕杀 在施肥前筛捡有机肥中的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杀3.药剂防治 (1)毒土 用90%晶体敌百虫每hm2100-150g,或用50%辛硫磷乳油倍100g,对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15-20kg,在播种或定植时施用,均匀撒施在播种沟或定植穴内,上覆土后播种或定植,每hm2施毒土15-20kg(2)灌根 在幼虫发生严重,为害重的地块每h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晶体敌百虫,或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200-1500ml灌根,每株灌药液150-200g,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3)喷雾 在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作物或树上,每hm2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ml,加水1200-2000kg喷雾,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500ml,加水1200-1500kg喷雾第四节第四节 叩头甲类 叩头甲类叩头甲科的幼虫金针虫多是危害园林植物及其他作物地下部分的重要害虫类群,在我国常发生的种类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细胸金针虫Agriotes subvittatus Motschulsky、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宽背金针虫 Selaosomus latus Fabricius等。
其中以前两种分布最广、为害最重 图图12-5-1 12-5-1 沟金针虫沟金针虫 图图12-5-2 12-5-2 细胸金针虫细胸金针虫 1.1.雄成虫雄成虫 2.2.雌成虫雌成虫 3.3.蛹蛹 4.4.幼虫幼虫 1.1.成虫成虫 2.2.幼虫幼虫 3.3.幼虫臀区幼虫臀区沟金针虫沟金针虫(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 沟金针虫为亚洲大陆的特有种类,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主要危害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的种子和幼芽,也能咬食幼茎,受害部分不完全被咬断,切口不整齐幼苗长大后,便蛀入根茎内取食,也能蛀入大粒种子及薯块内危害,被害严重时,植物逐渐枯黄而死(二)发生规律(二)发生规律 完成1个世代需2-3年,以成虫或幼虫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2月下旬开始出蛰,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陆续死亡卵散产,卵期平均为42天,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6月以后全部孵化完毕初孵幼虫体长约2mm,幼虫期为1150d左右至第3年8月下旬,老熟幼虫多于16-18cm的深层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平均为16d。
9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羽化的成虫不出土即于原蛹室内越冬成虫多于夜间活动,雌虫无飞翔能力,雄虫则善飞,且具有趋光性、假死性成虫寿命约为220d,雄虫交尾后3d-5d即死亡,雌虫产卵后不久即死亡• 存在遗传上的世代多态现象,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层土内,卵期8d-12d,幼虫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当10cm范围内的土温为7℃-13℃时,发生危害严重7月上、中旬土温升达17℃开始停止活动取食与为害细胸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三)防治方法(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在播种前深耕多耙;产卵及化蛹期中耕锄草,将卵翻至土表晒死或机械杀死蛹,将直根系植物与须根系植物轮作,亦可减轻危害2.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 用50%二嗪农乳油,50%1605乳油,50%甲胺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0.4%用药;或用甲基硫环磷肍油按种子量的0.8%-1%用药,拌均后闷数小时,晾干播种(2)毒土 每hm2用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拌细土25-30kg,顺垄条施或穴施,防治效果好3)药液灌根 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150ml,加水100-200kg,向寄主作物根部浇灌。
地蛆又名根蛆,是对为害园艺植物地下部分蝇类幼虫的统称国内分布广泛第五节第五节 地蛆地蛆为害严重的有: 种蝇 Hylemyia platura Meigen 韭蛆Bradysia odoriphaga Fang et zhang等种蝇种蝇属双翅目,花蝇科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白菜、甘蓝、萝卜、瓜类、豆类、葱蒜类、月季、蔷薇、玫瑰、杜鹃、仙客来、马蹄莲等多种园艺植物以幼虫在土中取食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部,轻者缺苗断垄,重者毁种重播韭蛆韭蛆属双翅目、蕈蚊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韭菜、葱、蒜等百合科蔬菜;也可危害青菜、芹菜、花卉和中草药材等以韭菜受害最重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危害初孵幼虫先危害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幼茎,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使整个鳞茎腐烂严重时会使大片韭菜枯死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种种蝇蝇韭韭蛆蛆(1)种蝇种蝇 1年发生2~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有趋粪肥习性卵多产在土壤中初孵幼虫危害种子或幼根、嫩茎,以4~5月危害最严重,老熟后在土壤中化蛹 (2)韭蛆韭蛆 1年发生3~6代。
以老熟幼虫或蛹在韭菜鳞茎内以老熟幼虫或蛹在韭菜鳞茎内及根际表土中越冬及根际表土中越冬成虫善爬行,对葱蒜类及腐败物质有明显趋性卵多堆产于韭菜根际土壤中幼虫孵化后即分散,先危害韭菜地下叶鞘、嫩茎及芽,再蛀入茎内及鳞茎下部危害幼虫老熟后大多在表土中化蛹 (二)发生规律(二)发生规律(1)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冬灌或春灌可消灭部分幼虫,减轻危害3)成虫发生期,用糖醋毒液诱杀4)及时清除受害植株,集中处理5)成虫羽化盛期,用10%菊马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成虫;在幼虫危害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灌根三)防治方法(三)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