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房与水泵安装课件.ppt
50页8、泵房与水池设备安装 6学时•水箱(罐)安装和布置•⑴进水管:水箱进水管一般从侧壁接入,也可从底部或顶部接入•当水箱利用管网压力进水时,进水管水流出口应尽量装液压水位控制阀或者浮球阀,控制阀由顶部接入水箱,当管径≥50mm时,其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每个控制阀前应装有检修阀门当水箱利用加压泵压力进水并利用水位升降自动控制加泵运行时,不应装水位控阀•⑵出水管:水箱出水管可从侧壁或底部接出出水管内底(侧壁接出)或管口顶面(底部接出)应高出水箱内底不少于50mm出水管上应设置内螺纹(小口径)或法兰(大口径)闸阀,不允许安装阻力较大的截止阀当需要加装止回阀时,应采用阻力较小的旋启式代替升降式,止回阀标高应低于水箱最低水位lm以上•生活与消合并用一个水箱时,消防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应低于生活出水虹吸管顶(低于此管顶时,生活虹吸管真空破坏,只保证消防出水管有水流出)2m以上,使其具有一定的压力推动止回阀,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贮备水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3)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水箱,除了确保消防贮备水量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之外,还应尽量避免产生死水区,如生活出水管采用虹吸管顶钻眼(孔径为管径的0.1倍)等措施,如图10-18所示。
•(4)溢水管:水箱溢水管可从侧壁或底部接出其管径宜比进水管大1~2号,但在水箱底lm以下管段可用大小头缩成等于进水管管径溢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⑸通气管:供生活饮用水的水箱应设有密封箱盖,箱盖上应设有检修人孔和通气管通气管可伸至室内或室外,泵类安装•带底座水泵和不带底座水泵带底座水泵是指水泵与电动机一起固定于一个底座上,又称整体式水泵,泵与电动机多通过联轴器(靠背轮)传动,传动效率较高;不带底座水泵是指水泵与电动机分别设基础,传动靠皮带间接传动,传动效率低,又称分体式水泵水泵安装程序分为基础的放线定位、基础施工、水泵安装、配管安附件、试运转及故障排除•图10-20 IS型水泵(不减振)安装•1-水泵;2-吐出锥骨门;3-短管;4-可曲挠接头;5—表弯管;6-表旋塞;•7-压力表;8-混凝土基础;9-地脚螺栓;10-底座;11-电动机;12-接线盒•一、水泵基础的施工与验收•(一)基础的放线定位• 基础的放线定位就是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和支基础混凝土模板同时进行的设备的安装位置是由设计确定的,放线时,就以设备平面布置图上拟定的尺寸为准,然后在设备间内找到平面图上所给定的尺寸基准,一般多选择纵、横两方向的墙面作为基准面,用皮尺或钢卷尺定出设备的中心线位置,即混凝土基础的中心线,再以中心线为准,按设备基础的外形轮廓尺寸支好模板。
• 对有部分基础埋于地下的,应先进行挖土方,达到基础深度后,对于土质软弱的场合,还应对地基进行夯实,再按基础外形尺寸支好模板支好模板后,还应认真进行尺寸的校核对于多台设备的安装,应一次将基础模板支好•水泵基础要求顶面应高于地面100~150mm,基础平面尺寸比设备底座长度和宽度各大100、150mm(二)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基础的施工采用浇灌法,就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砂浆浇灌于支好的模板内并捣实浇注混凝土时,对需预埋地脚螺栓和预埋铁件的,应按地脚螺栓和铁件的位置及标高将其摆放好,需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按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深度,摆好100mm×100mm的方木,预留地脚螺栓孔,并注意在混凝土硬化时拔出•预留地脚螺栓孔的基础浇灌后,上表面不用抹平,即将混凝土的粗糙表面原样保留,待设备就位,经二次灌浆后再用细石混凝土连同基础一道抹平压光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浇灌后,常温下养护48小时即可拆模, 继续养护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上 时,方可进行设备安装(三)基础的验收•水泵安装时主要检查基础的坐标、高度、平面尺寸和预留地脚螺栓孔位置、大小、深度,同时应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在检查的同时,应按已到货水泵底座尺寸、螺栓孔中心距等尺寸来核对混凝土基础• 基础的验收主要是为了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校核基础的外形尺寸、中心线偏差以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深度等基础验收的同时还要进行划线,经过划线证明基础的施工能满足安装要求时,才能验收二、水泵安装•水泵安装前应对水泵进行以下检查• 1.按水泵铭牌检查水泵性能参数,即水泵规格型号、电动机型号、功率、转速等水泵安装前应对水泵进行以下检查•2.设备不应有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整 •3.用手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在对水泵进行检查的同时,在设备底座四边画出中心点,并在基础上也弹画出水泵安装纵横中心线灌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被油粘污的混凝土应凿除最后把预留孔中的杂物除去 •对铸铁底座上已安装好水泵和电动机的小型水泵机组,可不做拆卸而直接投入安装,其安装程序如下(1)吊装就位:将泵连同底座吊起,除去底座底面油污、泥土等脏物,穿入地脚螺栓并把螺母拧满扣,对准预留孔将泵放在基础上,在底座与基础之间放上垫铁吊装时绳索要系在泵及电动机的吊环上,且绳索应垂直于吊环,如图8.68所示• (2)位置调整:调整底座位置,使底座上的中心点与基础上的中心线重合。
• 图10-21 水泵吊装•(3)水平调整:把水平尺放在水泵底座加工面上检查是否水平,不平时用垫铁找平找平同时应使底座标高满足安装要求泵的水平度不得超过0.1mm/m•(1)同心度调整:调整的方法是在电动机吊装环中心和泵壳中心两点间拉线、测量,使测线完全落于泵轴的中心位置,调整的方法是机动水泵或电动机与底座的紧固螺栓,微动调整•水泵和电动机同心度的检测,可用钢角尺检测其径向间隙,也可用塞尺检测其轴向间隙,如图10-23把直角尺放在联轴器上,沿轮缘周围移动,若两个联轴器的表面均与角尺相靠紧,则表示联轴器同心,图中aa¹误差应保持在3/100mm以内,且最大值不应超过0.08mm•图10-24,是用塞尺在联轴器间的上下左右对称四点测量,若四处间隙相等,则表示两轴同心,图中bb的误差值保持在5/100mm以下,且不超过2~4m当两个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均符合要求后,将联轴器的螺栓拧紧•(2)二次浇灌:在水泵就位后的各项调整合格后,将地脚螺栓上的螺母拧好,然后把细石混凝土捣入基础螺栓孔内,浇灌地脚螺栓孔的混凝土应比基础混凝土高一号• •二次浇灌应保证使地脚螺栓与基础结为一体。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对底座的水平度和水泵与电动机的同心度再进行一次复测并拧紧地脚螺栓安装地脚螺栓时应达到以下要求:•①地脚螺栓的铅垂度不应超过10/1000;螺栓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 ②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③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其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④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 ⑤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 ⑥基础抹面:将底座与基础面之间的缝隙填满砂浆,并和基础面一道用抹子抹平压光砂浆的配制比为水泥:细砂=1:2•水泵安装稳固后,应及时填写“水泵安装记录”径向位移径向位移 0.1 0.1 •图10-23 径向间隙的测定 图10-24 轴向间隙的测定• 1-直角尺;2-联轴器 1-塞尺;2-联轴器•三、配管安装附件•水泵管路由吸入管和压出管两部分组成,吸入管上应装闸阀(非自灌式在管端装吸水底阀),压出管上应装止回阀和闸阀,以控制关断水流,调节泵的出水流量和阻止压出管路中的水倒流,这就是俗称的“一泵三阀”水泵配管的安装要求如下。
• 1.自灌式水泵吸水管路的底阀在安装前应认真检查其是否灵活,且应有足够的淹没深度• 2.吸水管的弯曲部位尽可能做得平缓,并尽量减少弯头个数,弯头应避免靠近泵的进口部位• •3.水泵的吸水管与压出管管径一般与吸水口口径相同,而水泵本身的压水口要比其进水口口径小1#,因此,压水管一般以锥形变径管和水泵连接,如图10-26所示• 4.从图10-26还可看出,水泵与进、出水管的连接多为挠性连接,即通过可挠曲接头与管路连接,以防止泵的震动和噪音沿着管路传播• •5.与水泵连接的水平吸水管段,应有0.01~0.02的坡度,使泵体处于吸水管的最高部位,以保证吸水管内不积存空气 6.泵的吸水口与大直径管道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且偏心异径管件的斜部在下,以防止存气四、水泵隔振及其安装•(一)水泵隔振内容•水泵的振动是通过固体传振和气体传振两条途径向外传送的固体传振通过泵基础、泵进出管道和管支架因此水泵隔振应包括3项内容:水泵机组隔振;管道隔振;管支架隔振这3项隔振必须同时配齐,以保证整体隔振效果•(二)水泵隔振措施•1.水泵机组应设隔振元件:水泵基座下安装橡胶隔振垫、橡胶隔振器、弹簧减振器等。
•2.在水泵进出水管上宜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3.管道支架宜采用弹性吊架、弹性托架•4.管道穿墙或楼板处,应有防振措施,其孔口外径与管道间宜填以玻璃纤维•(三)水泵机组隔振元件的选用•1.目前水泵机组采用的隔振元件一般选用橡胶隔振垫或橡胶隔振器或阻尼弹簧隔振器应根据水泵型号规格、水泵转速和安装位置等因素由设计人员选定•2.卧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垫,安装在楼层时宜采用多层串联迭合的橡胶隔振垫或橡胶隔振器或阻尼弹簧隔振器立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器•3.目前常用的肋型橡胶隔振垫可按全国通用建筑标准图集<水泵隔振及其安装)选用其形状见图10-27•(六)管道支架隔振的基本要求•1.当水泵机组的基础和管道采取隔振措施时,管道支架应采用弹性支架•2.弹性支架应具有固定架设管道与隔振双重功能•3.管道支架隔振元件应根据管道直径、重量、数量、隔振要求和与楼板或地面的距离,可选用弹性支架、弹性托架、弹性吊架目前国内已有系列产品的弹性支架,仅为框架式弹性吊架, 图10-28 弹性吊架安装图1-管卡;2-吊架;3-橡胶隔振垫;4-钢垫片;5-螺母:6-框架;7-螺栓;8-钢筋混凝土板;9-预留洞填水泥砂浆- -1-1-可曲挠橡胶接头;可曲挠橡胶接头;2-2-特制法兰;特制法兰;3-3-螺螺杆;杆;4-4-普通法兰;普通法兰;5-5-管道管道图图10-29 10-29 可曲挠橡胶接头安装示意图可曲挠橡胶接头安装示意图水泵试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序号 故障类型故障类型 产产 生生 的的 原原 因因 排除的方法排除的方法 1 1泵不出水泵不出水 1. 1.泵及吸入管启动泵及吸入管启动前未灌满水前未灌满水2. 2.吸入管漏气吸入管漏气3. 3.泵转速太低泵转速太低4. 4.底阀阻塞底阀阻塞5. 5.吸入高度过大吸入高度过大6. 6.泵转向不符泵转向不符7. 7.扬程超过额定值扬程超过额定值 1. 1.再次充水直至充满再次充水直至充满2. 2.检查吸入管,消除检查吸入管,消除漏气处漏气处3. 3.用转速表检查并加用转速表检查并加以调整以调整4. 4.清理底阀阻塞物清理底阀阻塞物5. 5.降低泵的安装高度降低泵的安装高度6. 6.改变电动机接线,改变电动机接线,使泵正转使泵正转7. 7.降低扬程至额定值降低扬程至额定值范围范围 水泵试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 2流量不足流量不足 1. 1.管路或底阀淤塞管路或底阀淤塞2. 2.填料不紧密或破碎填料不紧密或破碎而漏气而漏气3. 3.皮带太松打滑,转皮带太松打滑,转速低速低4. 4.吸入管不严密吸入管不严密5. 5.出水闸阀未全部开出水闸阀未全部开启启6. 6.抽吸流体温度过高抽吸流体温度过高7. 7.转速降低转速降低 1. 1.清洗管路、底阀清洗管路、底阀及泵体及泵体2. 2.拧紧填料压盖或拧紧填料压盖或更换填料更换填料3. 3.调节皮带松紧度调节皮带松紧度或更换皮带或更换皮带4. 4.检查泄漏处,消检查泄漏处,消除泄嚣除泄嚣5. 5.开启开启6. 6.适当降低抽吸流适当降低抽吸流体的温度体的温度7. 7.检测电压,使供检测电压,使供电正常电正常 水泵试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 3振动和振动和杂声杂声 1. 1.泵和电动机不泵和电动机不同心同心2. 2.轴弯曲、轴和轴弯曲、轴和轴承磨损大轴承磨损大3. 3.流量太大流量太大4. 4.吸入管阻力太吸入管阻力太大大5. 5.吸入高程太大吸入高程太大 1. 1.校正同心度校正同心度2. 2.校正或更换泵校正或更换泵轴及轴承轴及轴承3. 3.关闭压出管闸关闭压出管闸阀,调节出水量阀,调节出水量4. 4.检查吸水管及检查吸水管及底阀,减小阻力底阀,减小阻力5. 5.降低泵的安装降低泵的安装高度高度 水泵试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4消耗功消耗功率过大率过大 1. 1.填料函压得太填料函压得太紧紧2. 2.叶轮转动部分叶轮转动部分和泵体摩擦和泵体摩擦3. 3.泵内部淤塞泵内部淤塞4. 4.止推轴颈磨损,止推轴颈磨损,温度升高温度升高5. 5.转速太高,流转速太高,流量扬程不符量扬程不符 1. 1.放松填料压盖螺放松填料压盖螺母母2. 2.检查泵轴承间隙,检查泵轴承间隙,消除摩擦消除摩擦3. 3.检查清洗泵内部检查清洗泵内部4. 4.更换轴承更换轴承5. 5.调整转速调整转速 水泵试运行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 5轴承发热轴承发热 1. 1.润滑脂过多或过润滑脂过多或过少少2. 2.泵和电机不同心泵和电机不同心3. 3.滚珠轴承和托架滚珠轴承和托架压盖间隙小压盖间隙小4. 4.皮带过紧皮带过紧5. 5.润滑油润滑油( (脂脂) )质量质量不佳不佳 1. 1.过多的减少,过多的减少,不足的补加不足的补加2. 2.校正同心度校正同心度3. 3.拆开压盖加垫拆开压盖加垫片,调整间隙值片,调整间隙值4. 4.调整皮带松紧调整皮带松紧度度5. 5.更换润滑油更换润滑油( (脂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