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质量与密度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docx
22页第7章质量与密度考点·梳理考点1 宇宙和微观世界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与太阳系的结构类似,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微小的结构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气体也具有流动性3、纳米科技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 nm=10-9 m;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我国科学家对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人们发现,将某些物质的尺度加工到0.1~100 nm,它的性能与较大尺度时相比发生了异常变化,给技术上带来很多新的进展,这类材料称为纳米材料考点2 质量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而改变2、单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t=103 kg,1 kg=103 g,1 g=103 mg。
3、测量:在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主要是天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主要有: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等4、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天平横梁平衡3)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记:记录测量结果,被测物体质量=右盘中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考点3 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不同温度时的密度不同2、公式及应用:ρ=,其中ρ、m、V三者中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1)根据ρ=,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组成的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由ρ=得m=ρV,可求物体的质量对于较大的物体,其质量不能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可设法测出体积,查出该物质的密度再计算3)由ρ=得V=,可求体积对某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的体积不易直接测量,可设法测出它的质量,查出该物质的密度再计算。
3、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g/cm3=1×103 kg/m3考点4 密度的测量1、原理:ρ= m用天平测量,V用刻度尺或量筒、量杯测量2、量筒的使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只需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读出液面所达到的刻度,即为被测液体的体积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根据公式计算体积: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长度,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体积排水法:对于形状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物体,可根据浸没时其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用量筒间接测量考点3 密度的应用1、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2、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体积:V=3、由ρ=求出物质的密度后,可以用来鉴别物质4、物质的密度值可以作为选择材料的标准典例·解读例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变大 B.把某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不变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加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答案:B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其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水结成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其质量不变;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也不变;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
例2、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2.5×107 mg可能是(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答案:B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的大小较为陌生因此,解答时应将它化为熟悉的单位kg2.5×107 mg=25 kg显然,可排除A、C、D三个选项例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如果不小心将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测量情况仍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答案】57 53【解析】根据“左物右码”,m物体=m砝码+m游码,m物体=50g+5g+2g=57g;若放反,则 m物体=m砝码-m游码,即 m物体=50g+5g-2g=53g例4、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密度及其测量”易错点例析易错点一:对密度的概念及公式ρ=的理解在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时,易误认为公式ρ=中,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实际上,ρ=只是密度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密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物体的质量、体积、运动状态无关,但受温度、状态的影响例5、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有关C.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答案:B解析: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易错点二:密度的测量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原理是ρ=,在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时略有不同要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并能正确读数例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有如下操作: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1; 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D.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E.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F.用公式ρ=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那么要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的正确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正解:D、B、C、E、A、F错解:D、C、E、A、B、F错解分析:本题错解的原因是把质量和体积的测量顺序颠倒了,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由于盐水会粘附在容器壁上,若先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再倒回到烧杯中,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就会使所测出的质量小于真实值,从而使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小例7、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解析】选D本题考查根据质量与体积的图像,推算物质的密度当m甲=40 g时,V甲=10 cm3;当m乙=10 g时,V乙=20 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m甲V甲=40 g10 cm3=4 g/cm3;ρ乙=m乙V乙=10 g20 cm3=0.5 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 g/cm3∶0.5 g/cm3=8∶1例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量项坠密度,制订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内,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
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解析】选A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为了防止项坠表面沾有水珠时影响测量项坠的质量,所以应该先测量项坠的质量后测量体积,最后计算项坠的密度,故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①③④②⑤,故应该选A例9、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 g、24 g、36 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解析】选C由已知条件可知,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1∶8∶27,其质量之比为1∶8∶12,由此可见正方体丙的体积相对较大,应为空心,故选C例10、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龙一号”飞机,设计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些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小了104 kg,则制造这些铝制零件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答案】54 kg..【解析】由题知: m钢-m铝=104 kg,即ρ钢V-ρ铝V=104 kg,代入物理量得7.9×103 kg/m3×V-2.7×103 kg/m3×V=104 kg,解得V=2.0×10-2 m3,故制造这些零件所需铝的质量m铝=ρ铝V=2.7×103 kg/m3×2.0×10-2 m3=54 kg.例11、现有一个质量为54 g、体积为50 cm3的空心铝球.若在空心铝球内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8 g,已知ρ铝=2.7×103kg/m3.求:(1)所注入的液体的质量.(2)所注入液体的密度.【答案】24 g; 0.8 g/cm3.【解析】(1)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m总-m铝=78 g-54 g=24 g;(2)ρ铝=2.7×103 kg/m3=2.7 g/cm3,所以空心铝球中铝的体积V铝=m铝/ρ铝=54 g/(2.7 g/cm3)=20 cm3;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体积V液=V总-V铝=50 cm3-20 cm3=30 cm3;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液=24 g/30 cm3=0.8 g/cm3.满分·必练练习一质量与密度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100 g B.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500 gC.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90 kg D. 一支粉笔的质量约为10 g2. (枣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A. 温度 B. 体积 C. 密度 D. 质量3.(宜昌)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4.(河池)下列对质量和密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