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四川铸造铜元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研究.docx
3页清末四川铸造铜元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研究 ; 清末四川铸造铜元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研究关于铜元版式铸造时期的研究最早的要属邬德华(A.M. Tracey Woodward)了,在他的着作?中国机制十文铜元》( The Minted Ten-Cash Coins of China)中,每个省各个版别的排列都是刻意得按照顺序来的邬德华对中国铜元版式研究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其中对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的研究也成为后人研究的根底之后的2023年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迷中迷先生在邬德华着?中国机制十文铜元》上作的笔记,已经把一些版式的铸造时期精确到年,不过对四川清末铸造铜元却没有标注年代本人主要收藏研究四川铜元,通过最近一些年的收藏心得和对清末四川铸造铜元文字图案演变的研究发现,邬德华的排序并不正确,再结合文字资料,各种主要板式的铸造时期根本可以确定,特写这篇文章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与热爱四川铜圆的朋友们分享清末四川铸造铜元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 第二阶段: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七月 第三阶段: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七月~宣统元年〔1909〕 第四阶段:宣统元年〔1909〕~民国元年〔1912〕四月 下列将分别介绍各个阶段铜元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 第一阶段所铸铜元为“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中心设计为满文“宝川〞。
按面值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三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始铸铜元,清政府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下令“着沿江沿海各督抚筹款仿办〞四川那么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才开始议铸铜元,随后四川总督岑春煊奏准在成都设立“四川铜元局〞,选址在东门拱背桥街“四川机器银元总局〞的空地内几经筹措,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才动工铸造,七月才开始添铸当二十文铜元这类铜元的龙面只有一个版式,因此也就谈不上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问题了,我们主要研究其正面各版式的铸造时期首先从图3看,四川官局当二十铜元采用的是同图1、图2一样的小边花,而图4那么设计为大边花,文字的写法也有不同,“元〞字区别于前三个图,第三笔尤其长,第四笔那么比拟短,文字重心靠右,明显是另外一个文字格调考虑到官局当二十铜元铸造在7月,接近始铸的6月,可以暂时推测小边花是最先设计并铸造的,大边花的铸造时期要靠后一些其次,在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里,小边花的数量比拟稀少,大边花的不但数量多很多,而且采用的模具也非常多,光就珠点数目不同就分86、87、89、90、92、93、94七种从这两类版式的种类和数量上看,与铸造初期产量不大,行销便利以后又大量铸造是相合乎的。
因此可以确定小边花是最先设计并铸造的不过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仅仅铸造过八个月左右,两类版式在大多的时间里都是同时在铸造,因此也不必过于辨别两类的时期! 第二阶段所铸铜元为“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中心设计为芙蓉花按面值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种这个阶段铸造的铜元设计精美,版式繁多,历来都最受收藏爱好者的亲睐光绪三十年〔1904〕四川总督锡良加快了铸行铜元的步伐,增建厂房、添置设备,并设立印花、压铜等各厂,继续扩大生产当年二月效仿湖北省,把“四川官局造〞改版为“四川省造〞在这之后还有两个大事件的发生对确定各主要版式的铸造时期很有帮忙,第一个事件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日产量增大,规模也逐渐扩大,铜圆局与机器局分家,另立帐目,成立成都铜元局此时四川总督锡良还在筹建重庆铜元局,并购买了英制和德制两套设备,这期间随着成都铜元局的扩大生产,总督锡良也极有可能从这两个国家购买了设备以增大成都铜元局的日产量第二个事件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为了节省本钱曾铸造黄铜元,后来经户部审议不和定章,于是停铸黄铜元,仍用红铜铸造,当时的日产量是30万枚 我们先来看图5,这是一枚由“四川官局造〞到“四川省造〞过度时期的一枚铜元,正面是“四川省造〞,而反面采用的是官局五文散英文龙!我们很容易判别图6的正面和图5的正面的格调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断定图6是最早设计铸造的四川省造五文铜元。
图7和图6所配龙面是同一条龙,但是面的设计是不同的,记值“当五〞的距离也差异明显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时设计了两种类别的正面这两种版式的铜元都极其稀少,可以确定只铸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考虑到模具的寿命,这两类都应该是改版初期所铸造,铸造时间应该在光绪三十年上半年 我们再来看四川省造十文铜元的版式,从图8可以看出,这种面和图6的正面设计格调非常接近中心芙蓉花都是双顶花,左右满文均为低斜满文比照两图的文字书法格调也是一致的,在四川省造铜元里变化最多的“元〞字上看同为平头“元〞,“四〞同为凸“四〞〔上横向上突出,整个笔画的走势是弯曲成弧形的〕,我们可以断定这个面和图6的正面是一类的,同是最早期设计铸造的!我们再从图8所搭配的龙面来研究,同样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来看图9和图10的龙面,这两种龙都是搭配图8这个正面的我们把这两个龙的设计和图6、图7的龙来做比照,可以发现图9龙尾巴后的云饰设计和五文的龙尾巴后的云饰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一个如意的形状图10这个龙的设计从整体看和五文的龙几乎一模一样从这两点上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两种龙是最早期设计铸造的考察实物的搭配关系,图8的面和图9、图10的龙是互相搭配在一起的,正好也合乎前面的推断结论。
我们再来看图11,这个版式和图8的设计其实非常类似,虽然中花为单顶芙蓉花,但是别的局部那么几乎是一样的,从设计的格调看也是一样的,而且这个面也主要搭配图9的龙,也可以肯定是最早期的设计版式之一图12是四川十文的名誉品“四川水龙〞,这种龙只和图8的面搭配,我们很容易可以确定十文水龙也是最早设计并铸造的版式之一,这点在后面分析二十文和三十文的设计关系的文字中可以得到更好的证明总结这局部的研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图8、图11这两种正面和图9、图10、图12这几种版式是成都造币厂改版为“四川省造〞后十文里最早设计并铸造流通的版式,铸造时间大约在光绪三十年〔1904〕的上半年 接下来我们看图13,这个面和图8的面极其类似,惟独不同的地方是“四〞字的写法不同,主要区别在第二笔,虽然只是一笔的差异,可是两个字的写法格调那么大不同图14类似图13的表明,这个面是在图11上演化来的,区别也是“四〞字的写法我们先再来看图15、图16,这两条龙在设计上和图9有很大的类似,尤其是龙头的设计根本相同,上胡须自然得弯着,下胡须穿过下颚在下面飘着在龙头的雕刻上和后面的图23、25、26在格调上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图13、14、15、16都是在最早期的那几个版式上的演变,又大大区别于图20、21和图23、25、26等图,而且从搭配关系上看,这两个版式的面也是主要和这两个版式的龙搭配的!可以断定它们都是紧接着上一段落所描述的那几个版式的而设计铸造的,在出现时间上虽然不是最早,但是也是相比照较早的,推测大略出现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左右,甚至要更靠前一点,因为这类版式里有些小变异比这里采用的图要更接近早期版式。
另外,这两种面版有不少小变异版式,铸造量也相当可观,而且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铸造黄铜元的时候仍有图13的小变异版的出现,可以推测这两大类的面版铸造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图13,应该是一直延续制作并使用这种设计格调的模具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 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四川省造铜元版式的设计雕刻格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再继续往后看图20、21、22,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这两个面版和前面所看到的面版从设计格调,文字格调上都有极大的不同,已经是设计格调上的本质变化了中心的芙蓉花的设计改变很大,图21的那种空心花是后来被大量采用并铸造的从书风上看有三个字的写法区别最明显,第一个是“元〞字,这两个面都是昂头元,雄浑有力,而前面介绍面版上元字是平头“元〞,给人感觉小巧俊秀,这种书风在整个面版设计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个是“宝〞字的写法,区别在左足第三个字是“当〞字的写法特征不同这两个字的区别在二十文里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家可以看下文再更好的做区别,比照图见图46从搭配上看图20在和前面的龙面搭配里只有配图15的龙,而这种搭配是图20的三种搭配里最少见的另外图21、22的面版也有同图20非常类似的搭配关系。
我们可以推测图20、21、22这种三面版是在图15的龙版铸造后期才出现的,出现时间大约是在光绪三十一年上半年的时候同时这个时候也是成都造币厂日产量增大,规模逐渐扩大,铜圆局与机器局分家成立成都铜元局的时候,而此时四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