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中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的四点体会.doc
4页浅谈高中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的四点体会邵长华 山东省济宁实验中学272100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定的教与学的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课 堂教学时间内学到最好的知识、得到最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这几年 反复提及,足见其实用价值下面笔者简单地谈谈体育课堂上的有效教学的四点 体会一、 内容选择的有效性1. 有效选择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全面深入领会《标准》的精神,从地区、 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选择教学内容具体说来应 做到几个方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 生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加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2. 有效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在运动参与领域,要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 而且简单易行、参与面又广的内容如各种体育游戏;在运动技能领域,要选择 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教学内容如田径运动项目、武术套路等;在身体健康领 域,要选择一些能形成正确姿势及发展体能的内容如高年级的速度、耐力等项 目;在心理健康领域,要选择一些能让学生愉悦身心、大胆表现的内容如韵律 活动或分腿腾越山羊等有难度的动作;在社会适应领域,就要选择一些能体现团 队意识活动。
如小组争先游戏、互帮互助游戏以及各类集体比赛等内容二、 组织形式选择的有效性1. 有效的分组方式在《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下分成 各种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在分组形式上已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男女混合编组、选项式分 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以及同质分组(以技术水平或体能水平为依据分组)、 异质分组,甚至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进行分组,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体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标准》下不管采取何种分组方式,都是体现小组中的合作关系⑴思考→分享→练习思考→分享→练习法是基于思考 →结对→分享的方法,这是一种通过思考、分享、协商和练习、激励参与 的策略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挑战性任务或策略方面的问题,学生个人思 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学生被分组后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分享个人的解决方案,然后 学生实施每个小组成员的方案;每个小组在剩下的时间,练习最终综合的动作 它适合于创造性游戏、舞蹈和需要问题解决能力的游戏和战术教学⑵结对→检查→练习。
结对→检查→练习是建立在成对检 查法基础之上实施时学生结成两人一对,每个学生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 一起共同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向学生讲解和示范,然后检查学生对动作的 理解再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结对;每对学生一人练习动作,另一人提供激 励和反馈;当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完成动作后转化成激励者或帮助者, 另一学生变成练习者:两人都能完成动作后他们就加入到小组另一对中,然后 继续练习,直到都满意为止它适用于学习走、跑和跳等基本动作、竞技项目 如体操等3)团队合作游戏法这种方法强调在挑战性、包容性活动中,学生一 起努力获得成功具体实施为: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并检查学生对动作技能的 理解,或者通过问题解决式提问教授动作,然后阐明和示范必需的社会技能,并 强调这些技能是小组取得成功的关键,进一步明确仅仅只有所有小组成员发挥了 作用,学生个人才能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三、方法选择的有效性1. 教师主导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活动、自 我发展、自我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明的教师就在于能够正确引导 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是由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 学”,并随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
在体育教 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进行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每一个动作的结构,去发现完成动作的最佳途径2.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在课改的过程中,不免有些教师 会产生误区有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简单地分组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项目去活动 而不加以指导实际上,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学,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这项活动 的目的以及要在这节课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都不明确甚至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地依 赖老师的指导,一旦突然失去指导后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要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本课的目的和要求,体现自主学习的有 效性四、时间运用的有效性1. 要精心设计课的每个环节要想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首先要 先精心设计好教案对上课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体育教学是在一个多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质,有效利用和掌握体育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时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 领会技术要领,掌握技术动作,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 些常见的事情,如学生之间发生一些摩擦,或者有些同学经常迟到等。
如果这个 时候大发雷霆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甚至停下其他学生的练习让他们一起 受训,其实是浪费了其他学生的大量练习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这个时候就要 学会一些处理技巧,如语言暗示、眼神暗示或动作暗示等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 时间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