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0784372
  • 上传时间:2022-09-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9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谭炳炎汇编二八年四月于成都详细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泥石流河沟汇流特点:全面汇流;〈匕;)1、 F全面汇流,从地形图上量取;f部分汇流,即形成洪峰流量的部分面积,调查确定后从地形图上量取;2、 L从地形图上量取;(分水岭至出口计算断面处的主沟长度)(Zn_1+Zn).L n-2Z0 . L}3、 J主河沟平均坡降;(实测或地形图上量取)J = {(Z0+Z])E 1+(z1+z2)^l 2+/ L2当Z0 =0时,上式变为:J = {Z]・L ]+(Z]+r) •L,+(Z ]+Zn)・U n}/L2fa 1 1 12 2 n-1 n3-1、J1/3 计算4、5、3-2、J1/4;计算H24 年均最大24小时雨量(mm);查等值线图或采用当地资料;Cv、Cs: Cv—变差系数(反映各次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相对大小)雨、地形、地貌、植被及汇水面积等因素有关一般地区:Cs= Cv 梅雨期:Cs=3〜4 Cv台风期:Cs=2〜3. Cv8>的地区:Cs= Cv Cv<的地区:Cs=Cv24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查等值线图或采用当地资料;Kp查皮尔逊m型典线的模比系数表;H 设计频率p的最大24小时雨量(mm); H =Kp • H24n值 暴雨强度衰减指数;其分界点为一小时,n取值通常按下列二位小数Cs--■■偏差系数(反映各次值的偏差情况);与当地的地理位置、降6、7、8、取值:、、、、、、、、、、、、、当t<1小时:取n=n1 ;查图或采用当地资料;多数情况都处于24>t>1小时这一状况:取n=n2 ;求法:(1):查图(!)(2):采用当地资料;1)、四川省水文手册计算方法:手册给出了: 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1日、3日、7日、和可 能最大24小时等最大时段的暴雨和Cv等值线图、皮尔逊m型典线的模比系数 Kp表供naan查用。

      使用时首先查出所在地的H、H「H6、H24、Kp后,计算相应的H/6p A、、H^、H6p、H24p、值再按需要求算各时段的设计暴雨量当历时t=1/ 6〜1小时范围内:Htp =Sp・(t) 1—n1/6 = H1p ・(t) 1—n1/6=H1/6p ・(t/6)ni/6-1式中:SP = Hip • 1n—1= Hip =H1/ 6p ・(1/6)以一1ni/6=1+ lg(H1/ 6p/H1p)A、 当历时t=1〜6小时范围内:Htp = Sp ・(t) 1—n1 = H1p ・(t) 1—n1=H 6p・(t/6) 1—n1式中:Sp = H1p * 1n—1= H1p =H 6p * 6n1—1n1=1+ l8(H1p/H6p)B、 当历时t=6〜24小时范围内:Htp = Sp・(t) 1—n24= H24p・(t/24)1-n24式中:Sp = H24p * 24n24—1 =H 6p * 6n24—1n24=1+ lg(H 6p/H24p)D、长历时(1〜7日)暴雨公式:Htp = H24p・Tm・pmp=a+b lg P式中:T一设计暴雨的历时(日);a b参数查附图;p —设计频率(%)9、 Sp设计频率的暴雨雨力(mm / h);可用下式计算Sp = H24p / 241-n也可查表按公式Sp=H24 (1+Cv24・° )计算①一查皮尔逊山型典线的离均系数表(据Cs〜P%查对应的° p);Cs 一最大24小时暴雨偏差系数,采用当地资料或取:Cs=10、 «降雨历时=24小时的径流系数;查表或采用当地资料;降雨历时=24小时的径流系数«值表地区aH24粘土类壤土类沙壤土类山区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丘陵 区100〜200〜〜〜200〜300〜〜〜平原300〜400〜〜〜0. 60400〜500〜〜〜>500>>>11、 hR 计算 hR= a H24p地区综合设计暴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深,一般用24小时降雨的径流深h24;12、 hn计算R13计算SphnR14、P产流参数(或称损失参数、入渗率)(mm/h),随汇水面积减少而增 大。

      受流域土壤、植被、暴雨特性(大小、历时、有无前期降雨等)有关,代 表产流历时内的平均损失率反映地表渗水能力而且与降雨当tc<24小时可Sp由下式求出:或根据hR、n查图或按下式计算:Sp 1P=(1—n) nM (hR )给当产流历时 tc> 24 小时:P =(1— a ) H24 /24 (mm/h)根据实测资料的对应分析,H值随集水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在四川其平均变化关系为:> =K・F— K值变化归纳如下:地区流域地形地貌平均K值CvCs=kCv青衣江〜鹿头 山暴雨区相对高差在200m以上,地势较 陡,切割较深,植被较好,有部 分荒山或坡地P =6. F一Cs=盆地丘陵区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地势较 平缓,植被较差,开垦度大,多 为水平梯田P =• F一Cs=盆缘山区、川 西南山地同上土层较薄,石灰岩分布较 普遍P =• F—Cs=15、流域特征系数0计算:水科院式:0 =L / J1/3四川计算式:0 =L / (J1/3 • F1/4)★注意:二式区别,相差△ 0 = 1 / F1/4F越小△ 0越大,F越大^ 0越小,F102050100150F1/4△ 016、汇流参数® (或用符号m):反映洪水的汇集特性,与河网(支沟)及沟 槽水力特性等有关有资料时用公式计算。

      ® =0.278L / QP4 . • J1/3无资料时则查汇流参数®值表流域河道特征0 = 1〜300 = 30 〜1000 = 100〜400周期性水流,陡涨陡落,宽浅河道,河 床为粗砾石,植被覆盖差,黄土沟壑区,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周期性或经常性水流,河床为卵石,有 滩地并长有杂草,多灌木或田地〜〜〜雨量丰沛湿润地区,河床为山区型卵石、砾石河槽,植被较好、多水田〜〜〜经验统计:流域面积(km2)<1〜2020 〜100100〜500&汇流参数四川省汇流参数⑴与流域特征系数0关系地区洪水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汇流参数式0=1〜 300=30 〜300盆地丘陵 区造峰暴雨历时一般较短,层强度集中,植被较差, 开垦度大,调蓄能力小,洪峰涨退快,基流较低⑴=0⑴=0盆缘 区造峰暴雨历时一般较长,时空分布较均匀,植被较 好,水系河网发育,调洪作用大,洪峰涨快退慢,基流较高⑴=0®0川西南山区局地性强,造峰暴雨历时短,岩体破碎,土质疏 松,透水性强,洪峰上尖下肥,基流较高⑴=0®0对于天然滞洪作用(塘、田、岩溶发育地区、森林茂密)较大的流域,汇 流系数尚需考虑修正系数四川的资料为:0 =30以下是坡面汇流为主,0 =30 以下是河道汇流为主的大约分界点(相当于F=100km2; L=20km)0123456789101520253017、 ①• J1/3 / L 计算18、 Sp • F 计算19、 T 径流系数甲=1时的洪峰流量汇流时间。

      一般可根据口 • J1/3/L和0Sp • F及n值查相关图,或按下式计算:T =【/4 /( &J1/3 / L)・(Sp • F)1 / 4】4 / 4-n=【/ ® / ( 0 • Sp1/4)】4/4-n20、21、22、计算T n0计算At nSp 0计算;平 洪峰流量系数当径流系数甲=1时,根据Sp 0及n值查图求出;(8)、(21)、(22 )三者的关系:P TnSp 0n> w时:部分汇流T >*c汇流时间大于产流历时匕:* n (tc / T ) 1-nn=甲n=甲H T nSp 0H T nSp 0nV *时:全面汇流^ 且(叩一n)V的范围内,w值的计算可用下式:W ==1—B、全面汇流:t 式:上Tn(Sp 0 )计算。

      tc汇流时间大于产流历时tc: W =n (tc/ T ) 1-nQp= • W • f • Sp / tcn25、 计算t n 计算26、 计算Qp按公式Qp =(甲•Sp / t n) F计算27:产流历时Tc (小时)Tc =【(1—n) Sp / H】1/n全面汇流:Tc =【(1—n)(9)/(14)】 1/nWt式中t —降雨历时(小时)28、大流域面积修正系数(D):参见附表雨强与流域面积的关系:大于10km2的流域需进行修正见下表)对于大流域因为降雨的不均匀性需要进行修正;根据我国峨眉、子洲、天 水、绥德、丹东、涝山、祁仪等站的实测记录统计其不均匀性平均修正系数:n=i /(1+・)或查下表(10km2以下修正系数小于10%故可不考虑修正)少雨区F(km2)123571015203040计算矿上限n2中值n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