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管理实务真题.doc
16页2015 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管理实务真题( 总分: 160.00 ,做题时间: 24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总题数:20,分数: 20.00)1. 根据施工测量缺陷分类,属于严重缺陷的是( )分数: 1.00 )A. 控制点位选择不当B. 计算程序采用错误 VC. 上交资料不完整D. 观测条件掌握不严解析:2. 直接为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的测量控制网是( )分数: 1.00 )A. CP0B. CPIC. CPIID. CPIII V解析:3. 配制厚大体积混凝土时,应优先使用的水泥品种是( )分数: 1.00 )A. 硅酸盐水泥B. 普通硅酸盐水泥C. 快硬硅酸盐水泥D. 矿渣水泥 V解析:4. 关于路堑开挖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 横向台阶开挖仅适用于横坡大于 1 : 10 的一般土石路堑B. 黄土路堑截水沟设置应尽量靠近堑顶且距离不大于 2mC. 较深半路堑横向开挖宜按每层高度不大于 5m分层进行 VD. 软石路堑在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时可自下而上掏底开挖 解析:5. 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分数: 1.00 )A. 混凝土单方用水量B. 水泥品种及外加剂种类 VC. 混凝土含砂率D. 水泥用量与细度解析:6. 关于弃土场选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 设置在泥石流沟上游B. 设置在滑坡体上方C. 设置于岩溶漏斗处D. 设置于远离桥墩处 V解析:1.00 )7.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碾压时,应采用( )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A. 先弱振、后静压、再强振B. 先静压、后强振、再弱振C. 先强振、后静压、再弱振D. 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 V解析:8. 关于挤密砂桩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 1.00 )A. 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验B. 砂土地基处理应从中间向四周施工C. 粘性土地基处理应从中间向四周施工 VD. 靠近既有建筑时应自远而近施作 解析:)分数: 1.00 )9. 对软塑饱和粘性土地基,应优先采用的处理方式是(A. 强夯置换法 VB. 冲击碾压法C. 强夯法D. 振动碾压法解析:)分数:1.00)10. 在石料缺乏地区, 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路堤地段, 宜采用的路基支挡结构是 (A. 重力式挡土墙B. 锚杆式挡土墙C. 扶壁式挡土墙 VD. 土钉式挡土墙解析:11. 桥梁钻孔桩在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管下端( )的深度在任何时候不得小于 1m(分数:1.00 )A. 进入桩孔内B. 埋入混凝土中 VC. 伸入钢筋笼内D. 距离桩孔底面解析:)的基坑。
分数: 1.00)12. 桥梁基础施工中,喷射混凝土护壁适用于(A. 稳定性好、渗水量大B. 稳定性好、渗水量小 VC. 稳定性差、渗水量大D. 稳定性差、渗水量小解析:13. 关于隧道监控量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00)A. 监控量测属于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 VB. 监控量测数据应待事故发生后分析处理C. 监控量测可由爆破施工人员兼职实施D. 监控量测必须由第三方实施解析:14. 斜井坡度小于 10%的山岭铁路双线隧道,出碴设备宜选用( )分数: 1.00)A. 铰车B. 载重汽车 VC. 梭式矿车D. 皮带运输机解析:15. 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V级围岩初期支护仰拱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应大于( )分数:1.00 )A. 25mB. 35m VC. 45mD. 55m解析:16. 轻型轨道应采用的轨枕和扣件类型为( )分数: 1.00 )A.II型混凝土枕和弹条I 型扣件B.III型混凝土枕和弹条I 型扣件C.II型混凝土枕和弹条II 型扣件D.III型混凝土枕和弹条II 型扣件解析:17. 在具有凸形挡台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底座上,应铺设的无砟轨道形式为( )分数:1.00 )A.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 VB.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C.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D.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解析:18. 轨枕螺旋道钉锚固作业时,应采用的锚固材料是()。
分数: 1.00 )A. 水泥砂浆B. CA砂浆C. 硫磺水泥砂浆 VD. 锚固剂解析:19. 铁路电气化改造增设道岔,应采用的铺设方法是()分数: 1.00 )A. 整体吊装入位B. 机械分段铺设C. 侧位预铺插入 VD. 原位组装铺设 解析:20.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滑动层由()构成分数: 1.00)A. 一层无纺布和一层聚乙烯薄膜B. 一层无纺布和两层聚乙烯薄膜C. 两层无纺布和一层聚乙烯薄膜 VD. 两层无纺布和两层聚乙烯薄膜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 选,本题不得分 ; 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总题数: 10,分数: 20.00)21. 路基填筑压实质量的检测指标有()分数: 2.00 )A. 压实系数 VB. 地基系数 VC. 含水率D. 压实厚度E. 动态变形模量 V 解析:22. 山区铁路当地下水埋藏深对路基有危害时,宜采用的排水措施有()分数:2.00 )A. 明沟B. 渗水隧洞 VC. 支撑渗沟D. 渗井 VE. 排水槽 解析:23. 检验桥梁桩基连续性质量的方法有()。
分数: 2.00 )A. 抽芯法 VB. 回弹法C. 声波检测法 VD. 动测法 VE. 拔出法 解析:24. 可用于深水桩基承台施工的围堰有()分数: 2.00 )A. 土袋围堰B. 土围堰C. 钢板桩围堰 VD. 钢套箱围堰 VE. 钢吊箱围堰 V解析:25. 客运专线整孔箱梁预制场选址的重要条件有( )分数: 2.00 )A. 靠近桥群重心或两端 VB. 运梁距离短 VC. 征地拆迁少 VD. 靠近城镇E. 利用既有车站解析:26. 关于连续梁悬臂浇筑法施工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 VB. 挂篮的弹性变形量在梁段浇筑前可一次性调整到位C. 标准段混凝土按底板、腹板、顶板顺序浇筑 VD. 浇筑梁段混凝土前,应将前段接茬处的混凝土充分洒水湿润 VE. 悬臂浇筑梁段混凝土时,墩顶梁段与桥墩可不予固结 解析:27. 下列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中,属于物探法的有( )分数: 2.00 )A. 地质素描B. 超前水平钻探C. 地质雷达 VD. 红外线探测法 VE. 地震波法 V解析:28. 关于隧道光面爆破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 钻设炮眼时应尽量利用残孔B. 周边眼间距应小于辅助眼间距 VC. 爆破时应使掏槽眼首先起爆 VD. 掏槽眼应布置于隧道轮廓线上E. 应采用微差爆破提高光爆效果 V解析:29. 关于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 外股钢轨与内股钢轨锁定轨道允许差值为 5CB. 固定区钢轨出现严重不均匀位移时应重新放散 VC. 利用拉轨器和撞轨器配合作用的应力放散方法为滚筒放散法D.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又称零应力轨温E. 整道作业的起道着力点应离开钢轨焊缝 解析:VV30. 下列轨道板存放和吊装做法中,正确的有(<■)分数: 2.00 )A. 铺设前可将轨道板运往工点临时存放B. 有绝缘轨道板与无绝缘轨道板分区存放VVC. 配备专用装置吊装轨道板 VD. 每层轨道板间设置预制混凝土块进行层间分隔E. 轨道板存放码堆层数为 10 层解析:三、案例分析题共 5 题,(一)、(二)、(三)题各 20 分,(四)、(五)题各 30分 总题数: 5,分数: 120.00)(一)背景资料某段普通铁路增建二线工程, 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堑、 路堤和桥梁 其中路堑段增建的二线铁路紧邻既有线, 断面设计是对既有线靠山侧山体进行扩挖,最大开挖高度为 10m,开挖体地质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主要支挡工程为抗滑桩 ; 路堤大部分地段位于一水库上游, 设计为单绕新建路堤,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采 用砂砾石,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路堑开挖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主要要点是:先将该路堑段设计相邻的 10根抗滑桩同时开挖, 开挖完成后集中灌筑混凝土 ; 待抗滑桩全部完成后, 再进行石方开挖,开挖方式采用浅 孔爆破事件二:正式填筑路堤前,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堤填筑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 ) 工艺性试验,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势平坦的路堤中间地段,长度选择为 80m工艺性试验形成的成果包括:机械设备组合方式、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方式和碾压遍数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试验段选择不符合规范要求,报送的工艺性试验成 果内容不全事件三: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时, 施工单位先填筑台后过渡段路堤, 再填筑桥台锥体 ;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 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内,填料铺筑厚度按 30cm控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压实问题:(分数: 20)(1). 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分数: 5)正确答案: (不正确理由:(1) 遗漏了营业线安全防护方案 ;(2) 群桩不应同时开挖, 应由两侧向中间间隔开挖, 开挖完成后及时灌筑混凝土, 成桩 1 天后才可开挖邻桩(3) 紧邻既有铁路的软石路堑宜采用机械开挖或控制爆破。
解析:(2). 针对事件二中试验段选择存在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分数: 5)正确答案: (正确做法:(1) 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断面及结构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及部位(2) 试验段长度选择应不少于 100m)解析:(3) . 针对事件二,补充工艺性试验成果内容分数: 5)正确答案: ((1) 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 ;(2) 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 ;(3) 施工工艺流程 ;(4) 压实检测情况分析)解析:(4) .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存在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分数: 5)正确答案: (正确做法:(1) 台背过渡段应与桥台锥体同步填筑 ;(2)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 2.0m 范围,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3) 填料铺筑厚度不宜大于 20cm)解析:(二) 背景资料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