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核心知识点.docx
6页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核心知识点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核心知识巩固】一、6世纪前的日本——奴隶社会1.国家建立: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2.基本统一:5世纪初, 基本实现了统一3.大和政权的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 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 ,领地的居民以“ ”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 ,地位近似于奴隶二、大化改新1.背景(1)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2)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2.时间、改革者:646年开始、 (年号大化)效仿 的典章制度3.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 为中心的 ,地方设 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上①废除一切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③统一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
三、幕府统治(近700年)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大庄园享有 的特权,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2.统治阶层: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 ,成员称为“武士”3.建立标志:12世纪,源氏首领 获得“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的建立) 的建立,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4.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 的摆设, 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重难点梳理】1.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2.大化改新的背景及意义3.为什么说“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答案以及解析【核心知识巩固】一、6世纪前的日本——奴隶社会2.大和政权3.贵族;私有领地;部;私有民二、大化改新2.孝德天皇;唐朝3.天皇;中央集权制度;国、郡、里;私地、私民;赋税4.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三、幕府统治(近700年)1.不输不入2.武士阶层;军事集团3.源赖朝;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4.礼仪性;幕府将军5.武士道【重难点梳理】1.答案:从6世纪开始,大和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一方面,随着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然而,贵族私有部民制度却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贵族不断兼并土地:将平民变成自己的私有部民加以奴役,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另一方面,皇室与贵族之间为争夺土地和部民而产生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趋于激化皇室和一些曾经在中国留学的贵族,主张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此与旧贵族展开激烈斗争2.答案:(1)背景:日本国内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日本积极吸收中国隋唐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2)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3.答案: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上,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因此,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第12课 阿拉伯帝国【核心知识巩固】一、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相互仇杀,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时间、创立人、地点: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麦加3.传播:①最初在 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②建国: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信徒迁居 ,建立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③统一: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4.穆罕默德的贡献:创立 ;建立 附:世界三大宗教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时间前6世纪1世纪7世纪初地点古印度巴勒斯坦一带麦加人物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教义忍耐顺从、众生平等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独尊安拉经典《圣经》《古兰经》相同点教义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有利于维护统治,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二、阿拉伯帝国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 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2.影响:伴随着 ,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三、阿拉伯文化1.发展原因:哈里发(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吸收、消化 。
2.成就:数学—— 数字,创造代数学;医学--编著了《医学集成》和 ;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文学: 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 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 、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重难点梳理】1. 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作用2. 理解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答案以及解析【核心知识巩固】一、伊斯兰教的创立2.穆罕默德3.麦加3.麦地那 ;穆斯林公社;630 4.伊斯兰教;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二、阿拉伯帝国1.亚、欧、非2.帝国扩张三、阿拉伯文化1.外来文化2.阿拉伯;《医典》;《天方夜谭》3.东西方文化;棉花【重难点梳理】1.答案:阿拉伯半岛被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的发祥地所环绕,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又吸收了波斯、印度等地的文化成果,结合本民族的特点,逐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在保存、传播西方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答案:伊斯兰教的兴起顺应了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的要求;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又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3.答案:(1)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