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国文学折射西方茶文化探究(共4329字).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不**
  • 文档编号:283152551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国文学折射西方茶文化探究(共4329字)摘要:17世纪中叶,茶叶由凯瑟琳公主带入英国,成为英国贵族的饮品几百年来,茶饮已发展成英国的全民饮料,由此也形成了熠熠生辉的西方茶文化一方面,英国的文学作品推动了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英国文学作品也折射了西方茶文化的各个侧面,包括茶叶的药用价值、茶饮的美好时光以及茶事的历史变迁等关键词:英国文学;西方茶文化1西方茶文化发展历程西方国家第一次接触“茶”这一概念始于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所著的《中国志》其间记述了这样的文字:“如果有人造访某个体面人家,那习惯的作法是向客人献上一种他们称为茶(Cha)的饮料”至今葡萄牙人仍然将这种饮料的发音称为Cha.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接触中国的“茶”文化此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基督远征中国史》也记述了中国的饮茶习俗该书风行于欧洲,较大规模地向欧洲传播了中国的茶文化荷兰人真正地将茶叶实体输送至欧洲各国,促使欧洲产生并发展出绮丽多姿的茶文化17世纪初,荷兰商人凭借航海优势,将茶叶从中国的厦门运至印尼爪哇,并转运至欧洲各国到17世纪中叶,茶叶已经在荷兰、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国家作为贵族饮料流行开来。

      在英国,茶最初作为治疗昏迷、虚弱的药物所使用直到17世纪60年代,英国才开始将茶作为一种饮料看待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同时,她将一小箱茶叶作为陪嫁的一小部分带到了英国很快,英国王室喜欢上了这种新奇的饮料,饮茶成为宫廷中最时髦的社交礼仪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始在其殖民地印度大批种植茶树,加工后运送至英国,茶叶价格不断下降,茶叶走入了英国百姓之家几百年的沉淀使得英国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叶种类的选择上,英国人偏爱红茶这与当地海洋性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英伦三岛常年阴冷潮湿,需要用红茶的暖性进行中和在饮茶时间上,英国人不同于中国人随时冲泡茶叶,他们一般只在上午10点-11点与下午4点-5点饮用上午茶与下午茶这种安排是将饮茶作为休息,以舒缓上午与下午工作的疲劳同时,饮茶时配有糕点,具有正餐前补充能量之用在茶道精神上,中国追求的宁静与和谐,英国追求的是高贵与优雅英国人通过饮茶彰显生活品味与精神格调2英国文学作品与西方茶文化关系文学作品是形而上的艺术,茶文化是热气腾腾的生活现实世界中,总是先有了西方人饮茶的习俗,才有了反映该习俗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童话等多种形式。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以上五种形式均有对于西方茶文化的反映例如:诗歌中有埃德蒙 沃勒的《论茶》、纳尔姆 泰特的《灵丹妙药:茶诗两篇》;散文中有约翰 普里斯特利的《大众化价格》与乔治 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小说中有凯瑟琳 曼斯费创作的《游园茶会》与《一杯茶》;戏剧有弗朗哥 泽菲雷里的《与墨索里尼的女儿喝茶》;童话有朱迪斯 克尔的《老虎来喝下午茶》等以上仅是以茶为主题的英国文学作品,还有更多并非以茶为主题,但多处涉及西方茶文化的文学作品比如英国大文学家狄更斯创作的小说《匹克威客外传》共有86次提及“茶”字,多处以茶烘托气氛、刻画人物;英国文学家萨克雷的小说《潘登尼斯》共有30多处描写饮茶场景,作者用自己细腻的笔法展现着维多利亚时代饮茶的习俗事实上,英国文学作品与西方茶文化的关系并非局限于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就如同女权主义者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女性悲苦的生活境遇,也唤醒了部分女性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开始抗争,不断胜利英国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既反映了西方茶文化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西方茶文化的发展英国文学家乔治 奥威尔于1945年曾创作出著名散文《泡一杯好茶》,总结了11条“茶道”比如:应当喝印度茶或者锡兰茶,中国茶缺少振奋作用;茶叶应直接放入茶壶之中,过滤网、茶包都会阻碍茶叶真味的散发;泡茶时应用茶壶去接热水,而不是将热水倒入茶壶;先倒茶,再加奶,程序不能颠倒;除非是俄式茶,否则茶都不应该加糖。

      这篇散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展现了20世纪中叶英国人饮茶的基本方式与态度同时,散文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们对于是否应该遵循乔治.奥威尔的意见各执一词尤其对于是应该先加茶还是先加奶的问题,一直争论到今天乔治 奥威尔的散文为人们饮茶时提供了重要的谈资,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3英国文学中折射西方茶文化英国自从有了茶,便有了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1662年,凯瑟琳公主嫁入英国皇室,带来了茶叶1663年,英国政治家埃德蒙 沃勒便创作了英国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诗歌《论茶》西方茶文化不断发展,英国的文学作品也在不断折射着西方茶文化中凝结的药用价值、美好时光与历史变迁3.1折射茶叶的药用价值17世纪初,英国的水手在中国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几包“树叶”可以治疗病人的昏迷与虚弱英国的水手将茶引进,并作为药物在商店售卖茶在英国最初就以药物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凯瑟琳皇后将饮茶习惯带入了英国,也十分强调其药用价值,认为时常饮茶可以永葆青春因此,英国有许多文学作品展现了茶文化的这一侧面英国剧作家、诗人纳厄姆.泰勒的诗歌《灵丹妙药:茶诗两篇》便是这其中典型的一篇该诗强调了茶作为药物的重要属性诗歌不遗余力的赞颂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称茶为健康之饮,也是灵魂之饮,既能够治疗疾病,也能帮助人们变得更加美丽优雅。

      诗歌想象丰富,瑰丽奇绝,通过具有浪漫主义的神话传说展示了茶的药用价值英国著名作家彼得 莫妥的诗歌《赞茶诗》也十分强调茶叶的药用价值整首诗歌将茶与酒做对比,最后希腊青春女神赫伯建议人们用茶取代酒作为日常饮品彼得 莫妥赞颂茶是甘露与缪斯,是自然的财富与令人愉悦的药物茶是健康的承诺,又如初恋之美好茶与酒不同,酒只能越喝越醉,对人们伤害很大;茶却是越喝越快乐,越喝越健康最后,茶战胜了酒成为了赫伯推荐的饮品英国的文学作品折射了茶作为药物登陆英国的最初属性3.2折射茶饮的美好时光在英国,饮茶的时间基本固定在上午的10点到11点以及下午的4点到5点这一段时间称为“茶歇”,以疏解紧张的工作带来的疲惫大家品着红茶,吃着点心,精神放松,谈天说地,共度美好时光英国的文学作品对于这种闲适温馨的时光也多有描述乔治.吉辛的散文集《四季随笔》中便有这样的片段每天,我最快乐的时候,无疑是喝下午茶的时候,闲适而温馨红茶的香味悠悠然飘进了书房,我放下书本,走向了客厅管家走进来了,她端了茶盘与果盘,肃穆中带有几分微笑,看起来心头暖暖的这些文字回忆了下午茶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展现了“我”对下午茶的认可与喜爱人们喝茶不为解渴,不为治病,心中无丝毫牵挂,忘却一切烦恼,穿着舒适衣服,吃着甜美茶点,享受恬淡的氛围。

      英国的散文家约翰.普利斯特里在他的散文《为乏味的客人辩护》中也有类似的描写黄昏时分,我点燃了炉火,也拿出了茶叶与点心温暖的炉火映照在你我的脸上,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舒适我们可以想象下午茶的美好与惬意,心中充满着温暖与憧憬这种惬意的时光的描述与散文最为搭配作家们往往通过散文的隽永展示饮茶的惬意,二者相得益彰3.3折射茶事历史变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茶叶从17世纪中叶进入英国,已经走过了三个半世纪的历程西方茶文化在300多年中不断发展,不断演变这些发展与演变可以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到直接的证据最早的时候,茶叶仅为英国皇室与贵族饮用茶叶可以作为贵族之间馈赠的礼物,甚至可以作为女性的嫁妆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茶叶尚未在英国平民家中普及那时,茶叶以及与茶叶相关的茶具均被平民视为奢侈品,可以作为女性的陪嫁之物我们看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匹克威客外传》中描写老劳伯斯对于各类茶具的态度每到节庆、典礼等盛大场合,老劳伯斯肯定会拿出银茶壶、奶油罐、糖罐来擦拭干净,放在桌面上,美美地看着有时,他会说,等女儿结婚了,这些美好的茶具就都是女儿的财产了老劳伯斯十分喜爱这些精美的茶具,将其视为珍宝,并作为女儿陪嫁的一部分。

      然而,1826年,英国人在印度发现了大量茶树,并予以种植,使得英国茶叶进口数量大大增加且价格大幅下跌到20世纪初,即使非常贫困的家庭也能够喝得起曾经是贵族专属的茶叶了茶叶作为曾经的稀缺产品,飞入了英国的寻常百姓之家这一过程在约翰.普里斯特利的散文《大众化价格》中有着清晰的描述只要花几个铜板,一千把锃亮的茶壶当中的一把,你便可以享受它一个小时在19世纪,这些人要去昏暗的小咖啡馆,或者是小饭店,这种奢侈与闲适是他们这类人享受不到的可是现在是20世纪,这是一座豪华的建筑物,你可以在里面喝茶,吃糕点,对谁都不羡慕我们看到这些文字,体会20世纪初英国平民的饮茶乐趣4结束语茶既是英国的饮品,也是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渗透于英国人民的方方面面,也展现于英国的文学作品之中透过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几百年来西方茶文化的温馨美好与历史变迁参考文献[1]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2]赵琼.浅析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文学[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0):418-419.[3]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04-107.[4]胡迎春.英国文学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6)326-327.[5]胡晓玲.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9)381-382.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