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谈基层电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问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9230299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谈基层电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周淑凤[摘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 源的作用,这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宗旨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人 力资源,完善人力资源结构,避免人力资源短缺和人力资源浪费并存 的局面,均衡工作量,实现“人、岗、事”之间的合理安排,让合适 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学 校高效有序地运转,这是基层电大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人力资源、定员、定量、人事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普遍意义上讲,就是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成本换 取收益的最大化实现具体地讲,就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把符 合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及时、合理地安排在所需要的岗位上,使之与 其他资源相结合,使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 配置效益,它是决定单位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意在探讨基层电大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问题一、基层电大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1、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短缺是基层电大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下表某地区市县电大为例说明:校学校A学校B学校C学校D学校E学校F学校G学校H教职工数3751165423040266060学牛数1800057002-30055001750175020172286师生比1: 481: 491: 371: 241: 441: 671: 341: 38以上表中的学生数还只是在校学历教育的学生数,不包括非学历 培训。

      据统计,基层电大每年非学历培训少则儿千人次,多则儿万人 次再则,因为电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学员所属的层次类别多,不 同于一般中学和普通高校那样整齐划一,无形中也增加了工作负担 上表中学历教育学生数和教职工数的最高比例为1: 24,最低比例为 1: 67o以普通高校1: 16、电人系统1: 25为标准对照比较可知, 基层电大师生比失衡、人力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2、工作量分配不平衡基层电大主要走多元办学之路,工作头绪较多目前学校工作大 致可分为三块:教学、班主任、行政事物每一块别内又千头万绪 如下所示:教学: 一门课、两门课、三门课 工作块别 班主任: 一个班、两个班、三个班 行政事物: 文秘、宣传、人事、学历教育、培训、教研、后勤 所以,如果工作牵涉到的块别多并且块别内的头绪也多的话,工作任 务就繁重了基层电大里一人多头的情况不在个別,但同时工作量不 足、空闲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就出现了人力资源短缺与人 力资源浪费并存的局面3、人员配置不尽合理一方面,由于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使得工作职 责、任务及岗位对教职工的要求不清楚,同时,对教职工不能从其知 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另i方面,由于 不能准确估量每块工作的工作量,这就使得在人力资源配置时很难达 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

      人员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组织机构 内人员数量配置不合理;二是各组织机构内个人与岗位不匹配,或大 材小用,或小才大用等等4、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一线和后勤服务 人员比例不当,主耍是教学人员太少而后勤服务人员偏多;二是专业 结构不合理,有的专业人员过剩没课上,有的专业人手太紧张课上不 过来二、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 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是人力 资源管理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对人力资源进 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人力资源配置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合理定量原则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较,有明显的时效 性因此,对已被开发和使用的人力资源要给予充分的投入和运用 但同时,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功效发挥受制于其他因素最严重的一 种,其数量与效益之间不一定成正比所以,人力资源定量应适度, 既要避免短缺,又要避免浪费2•人岗相宜原则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整体 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这里主要兼顾两个方面: 一是能级对应即岗位人员的配置,应使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水平 与所处的层级位置要求相对应;二是优势定位。

      即管理者应将人安置 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以实现人尽其才3、科学结构原则组织具有整体性,任何组织都是由许多要素、 部分、成员,按照一定的联结形式排列组合而成的设计组织结构的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和更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即把一个个组 织成员为组织贡献的力量有效地形成组织的合力,让他们有可能为实 现组织的目标而协同努力搞好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调节现有各个 局部的人力资源,通过新鲜血液的输出,促进人才结构的改善三. 基层电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点想法(-)配备必要的人员即明确保持岗位止常运转需要的人数因为电大工作的特殊性,学校进人宜留有余地,“宁缺毋滥”,采用 静动结合的柔性政策:一方面,根据岗位工作需求,针对学校中那些 紧缺的、相对持久稳定的岗位,学校可通过调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等途径选取人员以充实和优化本校教职工队伍,改善教职工队伍特别 是专职教师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对学校中那些非紧要的、变数较大 的不稳定岗位,我们可转换思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宗 旨,采用借用,短期聘用,临时雇佣等方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两厢结合可降低办学成本,并且学校用人可进退自如,赢得主动,始终保持整个教职工队伍稳定有序且生动活泼的良好状态。

      )合理分配工作量应重在对工作量不均的情况对症下约 在基层电大教学、班主任、行政事物三大块别工作中,相对來说,教 学工作不可替代性强,其他工作几乎不存在非谁莫可的问题所以为 工作量过重的教职工减负、均衡工作量不是不可能,具体来说,可采 取以下措施:1、 实行岗位工作量限制制度主要是对每个人担负的岗位工作 量块数和每个块别内牵涉的头绪进行限制分配工作量要采取“上封 顶,下保底”的原则,即对每人的最大工作量和最小工作量进行限定 一方面要保证人人满工作量,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超工 作量情况要进行科学的限定,避免由于无限超量导致顾此失彼,保证 每位教职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工作质量2、 尝试专职教师制度所谓专职教师即一线教师专职教学,原 则上不兼任其他工作,为他们专心教学、提高业务水平创设良好的环 境和条件1)实行•线教师双向选课制度一方面,学校提供选课“菜单”,教师根据“菜单”自主选课;另一方面,学校根据教师选 课情况进行综合调节、平衡力求让每位教师各取所长、减少头绪、 减轻负担;(2)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领导要善当“伯乐”,在 学校内部建立起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和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 防止人才外流,另一方面通过外派业务进修、定向委培等办法从内部 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竟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给有志者和有才者提供 机会与挑战,鼓励教师学有所专,一专多能,增强整体素质这也不 失为一条改善专职教师队伍结构的办法3、尝试班主任工作改革要转变把班主任工作福利化的不良倾 向,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①尝试专职班主任工作制度班 主任工作的关键不在人手多少,而主耍在于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方法 基层电大教学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业余班学员,学校要充分认识班主任 工作的重要性,将班主任工作分门别类,设立专职班主任岗位,将工 作责任心强和善于做班主任工作的人,尤其是非教学、非行政管理人 员岗位上的人员选派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來,量才适用,挖掘其潜能, 避免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尝试改变分班管理的传统习惯,实行分类管 理,形成管理规模效益;②实现班主任工作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人 (班主任)一一人(学员)”班主任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网络等多 媒体资源用于班主任管理工作,实现“人(班主任)一一媒体(计算 机、网络等)——人(学员)”的模式管理,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 工作效益;③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在充分利用本校人力资源的前提 下,聘用有志于和擅长于班主任工作的社会人员管理,尝试将班主任 工作社会化。

      双方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责、权、利,明确工作目标 和指导思想,实现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确 保各项班主任工作落到实处④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通过 激励机制,使大家愿意当班主任,并且努力当好班主任;同时,提高 班主任工作的待遇,改善班主任工作的条件,解决班主任工作、生活 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班主任适当补贴三)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用人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因人设岗、人 岗不配由此导致工作量不均、分配不公、人力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 严重影响整个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所以,深化和完善用人制度改革 十分必要1、 因事设岗,先岗后人首先必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召开 分析、研讨会,对每块工作进行认真、科学、准确地量化评估,然后 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力求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分配均衡,并力求每 个岗位的工作专职化,实行专人专职,以减少头绪,减轻每位教职工 的工作负担岗位设定以后,再行全员竞岗,双向选择2、 岗人相宜,人尽其才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制定竞岗方案,建立组织,规范操作程序,努力实现对人力资源 有效合理的配置,把符合需要的各类人才及时、合理地安排在所需要 的岗位上,同时,使每个人自主地找到最适宜于自己的岗位,最终达 到个人 岗位匹配的目的,使得人尽其才,提升学校的整体效能,提高人力资源生产率,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创造效益。

      [参考资料]1、 《这样用人最好》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孙三宝2、 《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中国网作者:李强3、 《人力资源配置需文化的整合》东方经理人网作者:胡亚莉4、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3期5、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诺伊译者:雷丽联系:0571——64202226 (灵)64266301 (办) 联系地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桐庐分校311501(浙江省桐庐县桐君街道门云源路508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