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柘林水电站实习报告.doc
16页柘林水电站实习报告 2柘林水电站实习报告1 20xx年10月23日,我们开始了大学以来的第一次认识实习:参观九江柘林水电站 柘林水电站位于赣西北修河中游末端的永修县柘林镇附近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水库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能 坝趾控制流域面积达934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63.5% 水库正常蓄水位65m,相应库容50.17亿m3;设计洪水位70.13m,相应库容为67.71亿m3;校核洪水位73.01m,相应库容为79.2亿m3 为多年调节水库 电站原设计总装机容量180MW,保证出力55.9MW,多年平均发电量6.3亿kw.h,年利用小时3500h 现正在扩建2×120MW机组 扩建完成后,本电站最终总装机容量为420MW 水库枢纽由主坝、三座副坝、两座溢洪道、泄空洞、引水发电系统、船筏道、竹木过坝机及灌溉引水洞等建筑物组成 主坝区工程枢纽自左至右依次布置有泄空洞、引水发电系统、粘土心墙坝、船筏道、第一溢洪道等建筑物,总宽度约950米。
主坝为粘土及混凝土防渗心墙土石坝,设计坝顶高程73.5m(防浪墙顶高程75.2m),最大坝高63.5m,坝顶长590.75m Ⅰ副坝为均质土坝、设计坝顶高程73.4m(防浪墙顶高程74.6m),最大坝高20.7m,坝顶长455.6m Ⅱ副坝仅为坝高3m的粘土心墙坝 Ⅲ副坝为混凝土防渗心墙均质土坝,设计坝顶高程73.4m(防浪墙顶高程74.4m),最大坝高18.4m,坝顶长225m 第一溢洪道位于主坝右岸,为3孔陡槽式溢洪道,孔口尺寸12m×7m(宽×高),三级底流消能,堰顶高程54m,最大泄量3620m3/s 第二溢洪道位于Ⅰ副坝左端,为7孔开敞式溢洪道,孔口宽11m,面流消能,堰顶高程54m,最大泄量11270m3/s 泄洪洞位于主坝左岸山头内,为压力隧洞式,洞径8m,进口底板高程35m,两极底流消能,最大泄量990m3/s 发电进水闸和接头混凝土重力坝紧靠主坝左端,与主坝共同组成一道挡水建筑 工程于1958年秋季开工兴建,1970年8月复工续建 1972年8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5年6月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迄今已安全运行了35年。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缓解了江西省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而且还获得了明显的防洪和灌溉效益,对促进赣北工农业生产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戴上安全帽,,同学们整装待发,能够亲临现场感性认识各类电气设备,同学们热情高涨 刚步入变电站,映入我们眼帘是“安全第一”的标语,以及井然有序的各类电气设备线路架设在场地 工作人员仔细地为同学们讲解完安全规程后,便带领大家巡视站内的各类电气设备 专业的介绍以及耐心的解疑,让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平时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的用途,同时对各类电气设备也有了感性的认识 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让我们认识了水轮,发电机,变压器,升压器,电网,中控室等水电站设备,水轮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击式水轮机和反击式水轮机两大类 冲击式水轮机的转轮受到水流的冲击而旋转,工作过程中水流的压力不变,主要是动能的转换;反击式水轮机的转轮在水中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力而旋转,工作过程中水流的压力能和动能均有改变,但主要是压力能的转换 冲击式水轮机按水流的流向可分为切击式(又称水斗式)和斜击式两类 斜击式水轮机的结构与水斗式水轮机基本相同,只是射流方向有一个倾角,只用于小型机组。
理论分析证明,当水斗节圆处的圆周速度约为射流速度的一半时,效率最高 这种水轮机在负荷发生变化时,转轮的进水速度方向不变,加之这类水轮机都用于高水头电站,水头变化相对较小,速度变化不大,因而效率受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小,效率曲线比较平缓,最高效率超过91%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
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电网就是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 在世界范围内,水电站所提供的电力占全世界用电的24%,它为超过10亿的人提供能源 根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数据,世界上的水电站合计输出675,000兆瓦的电能,这相当于36亿桶原油的能量 在美国,运行中的水电站超过了2000座,这使得水电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来源 看到河水流过,您可能很难想像它所携带的能量 如果您曾经玩过漂流,那么您已经感受过河水的一小部分威力了 漂流中激流的速度是由携带大量水的河流向下游流动并通过一个狭小的通道时产生 当河水被挤到这个开口处,它的流速会变快 洪水就是大量水所蕴含的巨大能量的另一个例子 水电站驾驭水的能量,并利用简单的机械手段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实际上是基于一种非常简单的概念——水流过大坝,转动水轮机,而水轮机则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电站的基本组成部分: 水坝:大多数水电站依靠水坝拦水,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
这样的水库经常被用作休闲游乐场所,进水口——打开水坝上的闸门,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被称为隧洞的水道,它将水流引向水轮机 水流在流过水道时压力上升 水轮机:水流冲击并转动水轮机的巨大叶片,而水轮机则通过传动轴与位于其上方的发电机相连 水电站中最常见的水轮机是混流式水轮机,它看起来像安上了弯曲叶片的大盘子 根据水资源及能源教育基金(FWEE)提供的数据,水轮机可以重达172吨,它能以每分钟90转的速度转动 发电机:水轮机叶片旋转时,发电机中的一系列磁铁也跟着一起旋转 巨大的磁铁旋转着通过铜线圈,移动电子从而产生交流电(AC) (稍后您会了解更多有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内容) 变压器:变电所中的变压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电压更高的电流 输电线:每座电站都有四条输出电线:包括同时产生的三相电,再加上一条它们三个共用的零线或地线 (阅读电网工作原理,了解更多电力传输的内容) 尾水:利用过的水通过叫做尾水渠的水道重新流入下游的河水中 连接水轮机和发电机的传动轴 水库中的水被看作是存储起来的能量。
当闸门打开时,水通过隧洞流出转化为动能,因为它是运动的 所能产生的电能的多少取决于几个因素,其中的两个是水流和水头的大小 水头是指水面到涡轮叶片的距离,水头和水流越大,产生的电能越多 水头通常取决于水库的蓄水量 水电站的核心部分是发电机,大多数水电站安装有几台这样的发电机 水电站发电机的内部 每个发电机都是由下列特定的基本部件构成: 传动轴 励磁机 转子 定子 水轮机旋转时,励磁机将电流输送到转子 转子是一组大型的电磁铁,它在被称为定子的紧密缠绕的铜线圈中旋转 线圈和磁铁之间的磁场产生电流 水电站利用了一种自然产生的、持续的过程——一种产生降雨并令河水上涨的过程 每天,我们的地球都会因为紫外线分解水分子而失去少量的水 但与此同时,新的水通过火山运动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 新生成的水量和失去的水量大致相当 在任何时刻,世界上所有的水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 它可以是液态的,例如海水、河水和雨水;或者是固态的,如冰川;又或者是气态的,如空气中不可见的水蒸汽。
水在随风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变换着形态 风是由太阳的加热产生的 气流的循环是由于太阳对地球赤道部分的照射强度比其他部分高而产生的 气流循环驱动地球上的水形成它自己的循环,即水循环 太阳照射液态水,水被蒸发成为空气中的蒸汽 太阳加热空气,使热空气在大气层中上升 高度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所以水蒸气在上升时温度逐渐降低,凝聚成小液滴 当一个区域的小液滴积累到足够多时,小液滴将达到足够的重量而落回地面形成降水 水循环对水电站非常重要,因为水电站依赖水流发电 如果水电站附近缺少降雨,水就不会在上游汇集起来 上游如果没有水汇集起来,流过水电站的水就会减少,发电量也会降低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运动液体的能量来推动水轮机的叶片 通常需要在河流中建造一座大坝来实现这个功能 这次几天的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让我深刻的了解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电厂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熟悉了该电厂的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做到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今后走向基层、服务基层奠定思想基础 初步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生产的全过程 深刻了解发电厂、变电站主要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电抗器、母线的型式、构造特点、主要参数及作用,对其他辅助设备也应有所了解 着重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形式、运行特点及检修、倒换操作顺序 了解厂(站)用电的接线方式、备用方式及怎样提高厂(站)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净距的意义 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况 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措施 了解发电厂动力部分主要设备及形式、特点、参数,对电厂生产有完整的概念 深刻了解变电站电气部分 这次认识实习既紧张又新鲜 而这次的参观,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亲身感受了以后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