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分析总结报告17945.doc
8页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四川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倡导“节约型校园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消费环境。
2、 基本情况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四川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全体在校学生2、问卷的发放:本次问卷共发放450份,有效问卷410份,占所有问卷的91.1%基本上做到了男女生1:1的比例发放3、 问卷的内容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三、 数据统计分析1、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1)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概况统计结果表明: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500以下其中有54.07%的同学月消费集中在500—800元,23.98%集中在500元以下,而伙食费又占总消费的74.80%由此看来,我们身边的大学生的消费还算合理2)恩格尔系数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由表中的数据可看出,伙食方面支出居于400—50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最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3)通讯及网络费用 根据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拥有的同学当中,每月通讯及网络费用为65—150元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在拥有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23%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或每个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4)恋爱支出在调查和小组讨论会后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5)储蓄方面数据表明,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6)生活资金来源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
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7)自我评价结果显示,53.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同时不合理和非常糟糕也占到了28.86%,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综上所述,在消费结构方面,伙食费占去了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有74%之多,其次是休闲娱乐和日常用品的花销,学习费用与人情交际费用排于其后,文娱方面消费逐渐增加,大学生受社会及周围同学的消费影响,攀比及虚荣心有滋长的苗头,这满足大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的生活费状况,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尚未能获得经济独立所以在消费上又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消费结构是合情合理的2、 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理念呈现的特点有:(1)、个性与模仿同在: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现在的青年已开始追求时尚化和风格化,而大学生恰好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会找同学或相关人员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不离,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2) 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3)消费方式多元化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4)消费方式信息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大学生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逐渐在取代现金交易,刷卡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主要的支付手段总的来说,羊马校区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其他地区大学生的理念基本保持一致,力求合理消费、追求时尚名牌、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方式信息化是我们身边大学生共有的特征作为几乎的纯消费群体,我们都希望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进行理性的消费,但在现实中往往又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欲,这是我们的弊病绝大多数的同学不会很受外界广告的影响而大量地购买促销产品,更重视的是商品的质量即是否耐用、价格是否合理,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购买衣物及用品时讲求“稀奇有趣张扬个性”,这于家庭环境和个人的消费理念有很大的联系在问及勤俭节方面时,51.22%的同学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43.50%的同学认同“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欣慰的。
而追求时尚品牌又永远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男女生装扮方面观念相当,有约12%的同学每月将要用去400元以上的费用来包装自己……消费理念影响着大家消费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我们要联系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攀比,不盲从,不冲动,不盲目,针对需要的、必要的进行消费,将钱花在刀刃上做到精打细算才是正确消费理念塑造的关键步骤四 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调查数据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2、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旧货市场或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3、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
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