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件生物期中考试试卷.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3590124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珠海一中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 B.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C.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2.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尿液中发现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将其排出体外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体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体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的作用3.如图甲表示科学家对水稻幼根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单侧光照后的生长情况及处理后的实验数据,图乙是将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其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图甲表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生长素向背光侧极性运输的结果B.图甲表明水稻根具有背光性,背光弯曲的角度α一定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C.图乙所示字母C点表示的是根的近地侧D.图甲、图乙所示实验结果均显示了生长素对根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4.为提高棉花纤维的长度,研究者取开花前2天(未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A)和开花当天(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B)在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分别给予不同的激素实验结果见下表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ABABABAB在培养液中添加的激素培养于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于含赤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于含生长素+赤霉素的培养液中后期再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培养结果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均没有纤维细胞产生上述实验表明( )A.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B.受精与否决定了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C.只要添加两种激素棉花细胞就能分化和伸长D.两种激素共同使用和单独使用的结果不同5.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地区,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右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6.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A.能否产生成熟精子对雄性线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B.该线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7.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地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8.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可采用样方法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当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可先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结合如表的实验数据,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Ⅱ与Ⅳ相比,Ⅳ内酵母菌先到达K值,Ⅱ种群数量先下降B.因为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一定相同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试管Ⅱ的环境阻力小于试管Ⅲ10.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 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C.鲸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称为种群的垂直结构D.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11.黄猿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猿蚁能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猿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黄猿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 B.两种榕小峰、黄猿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C.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12.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 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13.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14.一块弃耕的农田,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6.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它的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它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B.槲寄生和榆、杨也存在竞争关系C.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D.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17.如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后的结果.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戊是分解者).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数值单位:105焦/m2/年)(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甲→戊→乙→丙→丁B.能量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6%C.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约有7.3×107(焦/m2/年)未被消费者同化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GP之和1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还有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这种生物是( )A.乙 B.丙 C.丁 D.戊19.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

      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该题中有2条食物链,即蜈蚣→蜣螂和千足虫→蜣螂20.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③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④生物X可能不具有核膜,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1.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22.以下信息传递过程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顺序是( )①DNA复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②植物的胞间连丝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 ④蜜蜂跳“8”字型摆尾舞⑤植物鲜艳的花冠吸引昆虫前来传粉 ⑥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⑦食物放进口腔引起唾液的分泌 ⑧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A.⑥②⑧④⑤③ B.⑥②⑦④③⑤ C.②⑧①⑤③ D.①②⑦④③⑤23.如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在图a和图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布为10μg/L和30μg/L的培养液中的水蚤数目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可以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B.在有铜污染的情况下,5天后甲、乙种群的抗铜基因频率都増大C.在有铜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铜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D.在铜污染加大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更明显2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不能实现物质循环再生B.生态瓶要适时打开瓶盖,适量补充氧气C.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各种成分应比例适中D.在强烈光照条件下,才能维持生态瓶的稳定性25.雾霾天气常常笼罩京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