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罗源湾区域产业规划与环境适宜性研究.docx
2页环罗源湾区域产业规划与环境适宜性研究作者:石成春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6期[摘要]产业规划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环罗源湾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承 载力为基础,分析环罗源湾规划产业结构组成、排污特征和产业资源环境需求,采用SWOT 方法分析罗源湾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定位的环境合理性,研究探讨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 环境资源承载力适宜性,为指导环罗源湾的产业布局提供环境综合决策参考[关键词]罗源湾产业规划环境承载力适宜性1区域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罗源湾为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42”〜11950’12”,北纬2619’05”〜2628’50”之间,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北邻三都澳,南隔黄岐半岛与闽江口连 接,湾北侧、西北侧为罗源县,西侧、南侧为连江县接壤罗源湾形似倒葫芦状,由鉴江半岛 和黄岐半岛环抱而成(图1),湾口小、腹大,东西长20km,南北宽16km,总面积 151.11km2,海岸线曲折,岬湾众多,呈锯齿状,海岸线长155.66km,仅在东北角有一窄口〜 可门口与东海相通图1环罗源湾区域地理位置图2规划产业结构与特征2.1深水港口与物流业2.1.1港口布局规划罗源湾北岸岸线西起白水围垦东闸口,经狮岐、碧里、牛坑湾、将军帽,东至濂澳,岸线 总长约18km,主要分布5个港口作业区(狮岐、碧里、牛坑湾、将军帽和濂澳作业区)。
罗 源湾南岸为可门作业区西部为港口预留岸线规划产业布局见图2图2环罗源湾区域产业布局示意图2.1.2港口物流产业2.1.2.1可门港煤炭转运基地规划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煤炭转运基地,也是我国沿海北仑港 以南唯一的深水中转港,预计年中转煤能力达2000万吨2.1.2.2原油储备基地在罗源湾北岸选择古鼎屿东岸线(深水岸线1800m、可布局30万 吨级泊位4个),建设大型原油储备基地,发展成为大宗原油货物储备中转港2.1.2.3集装箱泊位以鸡笼屿〜将军帽之间的深水岸线为主,规划建设若干个10万吨级 以上集装箱泊位,牛坑作业区后方约2.5万亩围垦区作为未来港口后方的物流基地2.1.2.4散杂货泊位分布在南北岸港口岸线,运输货物主要有:碎石、煤炭、高岭土、粮 食、水泥、石板材、水产品及临港加工业产品等2.2临港产业布局罗源湾规划临港产业以港口物流、临海工业、能源电力、船舶修造、钢铁建材、海洋渔业 为主体,具体包括:2.2.1北岸临港工业集聚区北岸罗源县的五个工业集聚区包括:泥田工业区、金港工业 区、牛坑湾工业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管柄工业区;依托深水港口,以亿鑫钢铁、德盛镍业、 三金钢铁、华东船厂等项目为龙头,规划发展钢铁、电力能源、船舶修造、建筑材料为主导的 临港产业群。
2.2.2南岸大官坂工业区南岸连江县规划的开发区包括:可门港经济区、福州市台商投 资区,规划以石化、钢铁、电力、修造船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产业2.3产业布局特征分析福州港规划为沿海主枢纽港,重点开发外海深水港区罗源湾港区以可门作业区、将军帽 作业区大型能源、矿石深水泊位为主,积极参与全国大型干散货物流的港口中转储备布局,以 福银和京台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福州港开拓纵深腹地,使罗源湾港区具备 成为辐射江西等内陆和海西经济区的储运中转条件罗源湾北岸已建成狮岐港区3万吨级多用 途码头,南岸可门7万吨级深水码头及万吨级重件码头、10#、11#煤炭储运码头;北岸碧里2 个5万吨级码头,南岸4个5万吨级多用途和干散货泊位正在建设在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方面,以白水、松山和大官板围垦为载体,华电、鲁能、亿鑫、三 金、德盛镍业等一批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以能源、钢铁、机械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其重点 规划布局特征:2.3.1罗源湾能源工业依托可门、将军帽港口作业区,以可门电厂和罗源火电厂项目为 龙头,加快建设以燃煤为主的港口型电力工业,形成我省的重要能源基地2.3.2罗源湾钢铁、机械加工业。
依托碧里、将军帽等深水岸线资源,在罗源经济开发区 布局亿鑫钢铁、德盛镍合金等龙头项目的基础上,发展金港(白水垦区)工业集中区钢铁和金 属加工业,大官坂钢铁和机械工业,延伸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