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后重点练习题.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6022414
  • 上传时间:2019-10-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前 言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学是以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为研究对象,阐述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剖析公共管理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管理理论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应用和体现,是在对传统公共政府的批判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新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二、课程教学总目标与总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有三:一是通过《公共管理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了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向;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学会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处理公共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培养学生研究、认识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发展的理论动态,系统、全面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能够掌握熟练地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实际管理问题的技巧;使学生了解我国公共部门的管理现状、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学会用公共管理学原理对我国公共管理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

      三、适用对象本大纲是为我院行政管理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公共管理学》课程而编写的,全课程2学分,计划授课总学时为34学时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学位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既强调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又重视公共管理实践五、总课时及各章分配授课总课时数为34学时,具体各章的学时安排如下:章 节 教 学 内 容 授课学时一 公共管理导论 3二 公共部门的角色 3三 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 2四 公共治理与政府改革 3五 政府间关系 2六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3七 公共政策 3八 公共组织管理 3九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3十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3十一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3十二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3合计 54六、教材及参考资料(一) 选用教材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二) 主要参考书目1. 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2. [澳]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3. 黄健荣等 《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4. 杰伊?D?怀特、盖?B?亚当斯 《公共行政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5. Denhardt, R.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2nd ed, CA: Brooks Cole, 1993.6. Lynn, L.E. “Public Management as Art, Science and Profession”,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1996.7. Grover Starling, “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8. Jay M. Shafritz,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第一章 公共管理新视野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发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及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理解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公共管理新范式的发展过程教学重点:公共管理定义、公共管理范式的演变、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框教学难点: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公权力第一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一、 管理与行政二、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一、 传统公共行政二、 新公共行政运动三、 新公共管理运动四、 公共管理表范式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客体一、 公共管理的客体二、 公共管理的主体三、 公共管理的目的四、 公共管理的权力五、 公共管理的特征第四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关系一、 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二、 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联系思考题: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何不同?何谓新公共管理?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何异同?你认为私人部门管理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管理吗?为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的?全球化对公共管理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的特征,理解公共部门角色定位的依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的一般角色定位和我国特殊时期政府角色定位。

      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我国目前政府角色定位教学重点:公共部门的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定位、我国转轨期政府角色定位教学难点: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我国转轨期政府角色第一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一、公共部门的性质二、公共部门的特征三、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第二节 政府的含义与角色一、 政府与国家二、 政府的特征三、 政府职能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角色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角色二、 西方政府经济角色的转变三、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般角色第四节 我国转转轨期政府角色一、 强政府与弱政府二、 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的前提三、 现阶段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第五节 政府失灵一一、 政府失灵的原因二、 政府失灵的治理思考题:何谓公共部门?你是如何认识公共部门存在的正当性的?何谓市场失灵,典型的市场失灵有哪些主要表现?如何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比较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和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不同时期的政府职能变化情况如何看待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何谓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有哪些典型的表现?政府失灵的原因是什么?何谓政府治理工具?有哪些主要类型?第三章 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部门发展情况,理解第非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掌握第三部门的特点。

      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第三部门在我国的作用教学重点:第三部门的特征、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第三部门的局限性教学难点: 第三部门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第三部门的局限性第一节 第三部门概述一、 第三部门含义二、 第三部门特征三、 第三部门分类四、 第三部门发展现状五、 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第二节 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第三部门对政府的作用第三部门与市场的关系第三部门与社会的关系第三节 第三部门的局限性一、目标问题二、待遇问题三、社会影响问题四、自身问题思考题:1. 第三部门有何特点?其兴起的原因有哪些?2. 第三部门与政府和营利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3. 国外第三部门发展对我国有何启示?4. 第三部门有哪些局限性?第四章 公共治理与政府改革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政府改革方向,理解公共治理的思想,掌握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现状教学重点:公共治理理论、当代西方政府治理新模式、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教学难点: 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新模式第一节 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途径公共治理的含义公共治理的实践模式网络治理的困境第二节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一、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现状二、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背景三、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四、 西方政府治理的表模式第三节 我国转轨期政府改革一、 我国历次政府改革二、 历次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三、 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四、 大部制改革与治理思考题:1. 什么是治理?与统治有何区别?2. 网络治理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特点?3. 网络治理存在什么问题?4.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动因和基本作法?5. 我国历次政府改革的经验与不足?6. 大部制的优点与不足。

      第五章 政府间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政府间关系的类型,理解政府间关系的本质,掌握政府间关系演进方向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我国政府间关系现状教学重点:政府间关系理论、政府间关系实践、政府间关系演进方向教学难点: 政府间关系本质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内容一、 政府间关系内涵二、 政府间关系模式三、 政府间关系与治理第二节 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发展一、 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二、 西方政府间关系模式三、 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趋势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演变一、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二、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关系的变化三、 今后我国政府间关系的演变方向思考题:1. 什么是政府间关系?有哪些类型?2. 拉焦尔政府间关系模式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3. 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趋势如何?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关系有哪些变化?5. 我国政府间关系变革的方向如何?第六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点及限制以及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改革方法对学生自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了解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教学重点: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背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和限制教学难点: 战略分析方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限制第一节 战略管理概述一、战略与战略管理二、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三、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一、使命确认一、环境分析二、战略规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