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灾害11练习.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74987395
  • 上传时间:2024-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0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光二中高三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 . 3mm,位 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 )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 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 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材料二 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 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14)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的地形特征3分)(1)(2)分析说明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原因12分)(3)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4分答案:(1)地势东北高西南低.(1分)相对高差大1分)沟谷强烈侵蚀下切,为典型的 高山峡谷地貌1分)(2)自然原因:①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2分)② 岩体破碎,风化慢蚀强烈,地表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2分)③强降雨天气诱发泥石流、 滑坡和崩塌的爆发,(2分)滑坡和崩塌进一步集聚了岩土物质。

      1分)人为原因:①人口的增长使得泥石流危险区被不断地开发利用,(2分)防灾减灾意识薄 弱增强了灾害的损失;(2分)②多道人工拦挡坝依次被暴雨冲毁,加剧了泥石流灾害1分)(3)措施:恢复植被;加强对山区开发的管理4分)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材料二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材料三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年也切口:(1) 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2) 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3) 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 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⑵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直到跑到相对安全的高度3)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

      3.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 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 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等答案:(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 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①加强植树造 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 程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印尼当地时间2009年7月17日下午,爪哇岛南部海域发生里氏7.2级强震,地震 震中位于庞岸达兰岸外的印度洋海底33公里处5分钟后引发海啸,袭击爪哇南部沿海 一带受袭地区包括雅加达西南270公里的海边渡假胜地一一庞岸达兰市(Pangandaran), 在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中遇难的人数目前已经升至668人,此外,还有287人失踪, 7.41万人被转移1)请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爪哇岛多地震的原因5分)(2)根据当地的天气特点,分析抗震救灾中应加强防范 哪些次生灾害?对于地震带沿岸国家应如何防震减 灾? (10分)答案:(1)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会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 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相互碰撞,地壳活跃。

      5分)(2)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土质岩石结构疏松,一旦遇有降雨天气,容易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需在抗震救灾同时加强防范这些地质灾害4分)措施: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发展科技,加强对地震预报预测,建立预警系 统;制定应急预案及防震措施;健全灾害法规;加强国际合作6分)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6分) (2)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方面,简要说明干旱给我国图示地 区带来的影响9分)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3分);②非洲北部、印度半岛和中国西南部地 区(3分)(2)农业生产:导致当地农作物(甘蔗、油菜、大麦、水稻、烟草、花卉等)播种与生长 发育严重缺乏水分(草场植被退化与牲畜饮水困难),其产量与品质会降低3分) 生态环境: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3分)自然灾害:引发森林火灾等3分) 6. (2010•福建普通高中质检)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答案:(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2)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 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 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3)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7. 读“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历史上长江治域发生洪涝灾害次数(1)图中甲是长江水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 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 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答案:(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士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②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②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 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8.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分析形成该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2)阐释图b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答:(1)洪涝 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2)小流量、高水位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加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3题材料1: 2010年11月以来,内蒙古连续发生沙尘暴、寒潮、暴雪等恶劣天气11月底至12 月上旬,扎鲁特旗北部、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等地两次出现大雪和强降雪天气, 造成霍林郭勒市1600多人受灾,死亡大牲畜145头,大面积农作物受灾,客运站晚间班车 全部停运,民航机场多个航班延误扎鲁特旗鲁北镇局部地区积雪达1米多深,造成当地 30年来最为严重的“白灾”材料2: 2010年12月8日夜间起,又有一股冷空气进入中国新疆北部,并将快速东移影响 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北方地区将再受大风降温天气侵袭,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 区降温幅度可达14至16°C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 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材料3: 2010年11月20-21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1. 据材料3,说明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 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3. 为了减轻寒潮、暴风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牧民,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1. 冬春季节;①自然原因:冬春季节干早,多大风,植被少,地面干燥,多沙尘物质;②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工程建设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工地废 沙、弃土多 2 .北方冬季农闲,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处于生长期,故 造成的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 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 3 .①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固 圈舍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②保证饲草料和燃料的供给;③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农牧民防灾意识日本遭遇强震【热点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 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首都东京震感强烈强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危机考点链接】时间计算、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等【典型试题】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 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强震引发了海啸和核危机。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 关于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太平洋海域的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A. 释放的能量约为8级地震的2倍B-日本神户底层居民比高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C. 震源较深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D. 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2. 地震发生过后一月内( )A.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渐高 B.南京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渐增长C.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3. 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B. 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C.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4. 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什么?5. 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地震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破坏程度是减轻地震 灾害的重要前提,这也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震减灾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根据材料,回答6〜7题6. 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 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③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 下列有关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 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和滑坡 B.地震和海啸 C.泥石流和海啸 D.滑坡和泥石流【参考答案】1. D 2. A 3. D 4.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 益严重 5.做好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6. D 7. C 8. 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