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9413022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摘要] 目的 评价某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 据方法 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工程分析、 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噪声、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是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的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4 个噪声测定点超标,该4 点均为巡视人员巡检岗位,其接触 噪声8h等效声级为77.7dB (A);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作业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该项目采取了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与个 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良好集成电路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规模迅速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 模仅有10 亿元,2000年便突破了百亿,2006年已增至千亿元,2011年底,中国集成电路 产业收入总额已超过全球8%[1]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大陆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优势,因 此,国际半导体企业纷纷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环节向我国转移,使我国半导体产业逐渐成 为国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其中封装测试环节是关系电子产品质量最至关重要的部分,由于 劳动力优势使得芯片封装测试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向 中国转移比较充分的环节为预防、控制、消除职业有害因素,受某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委托, 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评价范围 包括主生产厂房、动力厂房、化学品库、水处理站以及配套辅助设施,同时 对主生产厂房的建筑卫生学进行评价1.2评价依据 包括:①国家现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以及行政部门审 核批复文件;②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厂区布局图及相关资料;③现场职业危害因 素检测报告等进行评价1.3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等存在和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 因素浓(强)度及其健康影响;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防护效果;③个人使用的职业 病防护用品;④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职业健康监护;⑤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设施;⑥车 间生产辅助用室设置情况1.4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有害因素检测法以及工程分析等方法对项目采取 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现场卫生学调查以及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可 以系统识别项目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危害接触水平,而工程分析有利于评价职业病 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缺陷[5]。

      2 结果2.1 生产工艺流程 芯片封装测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将已完成芯片制作的进口大圆片按产 品要求切割成一定规格的芯片(划片),检视后将芯片粘接到芯片载体上(粘片),显微镜检 查后进行激光刻字,注上永久性产品标志,最后包装得到产品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对生产厂房、动力厂房、化学品库、水处理站以及配套辅助 设施的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合该项目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该项目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和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 声、工频电场;化学有害因素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乙醛、 硫酸、氢氧化钠、乙醇、异丙醇、丙酮、亚硫酸氢钠、磷酸、环氧树脂、氢气、氮气、甲烷、 柴油等2.3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2.3.1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包括:噪声、工频电磁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甲醛、硫酸、氢氧化钠、磷酸、丙酮、异丙醇、二氧化锡2.3.2 检测方法 化学毒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要求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 采样规范》GBZ159-2004[4]的规定执行该项目采集样品的检测依据见表1。

      2.3.3噪声[7]该项目主生产厂房的生产线噪声在68.6—79.9 dB (A)之间,动力厂房的四 个巡视点噪声强度超过85 dB (A),分别是空压机巡检点90.1 dB (A)、热回收水循环泵巡检 点86.5 dB (A)、冷冻水循环泵巡检点86.1 dB (A)、冷冻水循环泵巡检点89.3 dB (A),巡 检人员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为77.7dB (A)作业地点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见表2,动 力厂房设备巡视人员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结果见表32.3.4 化学毒物 根据对项目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情况,对项目存在的化学毒物中接触量 多、有泄漏风险的主要化学毒物进行检测,包括硫酸、磷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醛、异丙醇、丙酮和二氧化锡11 种毒物,从检测结果可知作 业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 有害因素》GBZ 2.1-2007[3]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最高容许浓度MAC、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该项目的化学毒物检测结果见表4、表5 和表 6。

      2.3.5 工频电场[7] 从工频电场检测结果表 7 中可以看出,变压器出线端电场强度最高为 0.167 kV/m,动力厂房设备巡检人员每班在现场巡视和就地操作小于2h,接触的磁场强度最 高为38.13 UT,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2]的规定2.4职业病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2.4.1 防噪声 平面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高噪声车间(动力厂房)与低噪声车间(主生 产厂房)及办公管理用房分开布置,并设置卫生防护绿化带;设备选型先进,要求供货方提 供的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要求,并进行验收;风机布置在楼顶,避免对主生产厂房 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隔振等辅助措施;锅炉间、变压器室、发电间分别独立布置 在动力厂房内,采取隔音与吸声措施;动力厂房采取定时巡检、控制室监控的作业方式,减 少员工接触噪声时间作业场所(巡检地点)的噪声检测结果提示,主生产厂房生产线在 68.6〜79.9 dB (A)之间,动力厂房设备巡检人员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为77.7 dB(A),各岗位作业人员接触噪声强度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防噪声 措施(设施)效果良好。

      2.4.2 防毒 化学品库、水处理站、动力厂房与办公管理用房及主生产厂房分开布置;化学 品库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有水力冲洗、地漏、喷淋装置、洗眼器,设置独立空调;锅炉房、 配电室、变压器、发电机独立布置在动力厂房内,设置有机械排风装置;水处理站半露天布 置,通风良好,设置围堰与水力冲洗、喷淋装置、洗眼器;柴油灌露天布置,柴油通过管道 输送,避免直接与人接触;动力厂房的化学品添加采用计量泵,设置有围堰,在化学品添加 处设置喷淋装置与洗眼器;主生产厂房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自带排风装置,重熔焊岗位设置 可移动式局部排风罩;化学品配送间设置机械通风,化学品配制和容器清洗均在通风柜内进 行;动力厂房、水处理站采取定时巡检的作业方式,减少接触毒物时间;主生产厂房采用先 进的平流垂直流全新风中央空调系统,保证每人每小时新风量大于40m3作业地点接触毒 物的检测结果表明,各岗位接触化学毒物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GBZ 2-2007,防毒措施效果良好2.4.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根据岗位性质,该公司为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配备了 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制订有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制度,符合国家经贸委[2000]《劳 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2.4.4 辅助用室 该项目设置有办公室、监控室、休息室、男女卫生间、男女浴室、医务室 等辅助用室,配置较合理2.4.5 职业卫生管理 公司建立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含作业人员上岗、在岗、离岗健康 检查制度,化学品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个人防护 用品配备与发放制度等内容;制定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 装备;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置了警示标识2.4.6 职业健康体检 公司设置有医务室,配备有医生1 名,护士4 名,配置常规抢救设备 和常用药品公司对在岗作业人员共 208 人进行了体检,发现有接触 X 射线职业禁忌证 1 人,未对接触噪声的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试3 讨论3.1 评价 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工艺布局、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 等方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该项目采取了卫生工程防护 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职业病,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 健康监护,从检测结果来看,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良好3.2 建议3.2.1 加强密闭设备的监控与维护 该项目生产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均采取全密闭式作业方 式,化学品库中存放的各类化学品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生产设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作业人 员与有害物质的接触,降低了职业危害风险;但同时,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或泄漏,将可能造 成严重的职业危害应急事件,因此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监控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企业制 定相关监管制度,设置专职仪器巡检维护岗位,负责设备的监控和维护,防止机械事故和“跑、 冒、滴、漏”等事故的发生;分别在化学品库、试剂输送系统、生产厂房等关键位置安装有 害气体报警器和事故应急处理装置;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监管,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生产操 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因人为操作不当引发意外事故。

      3.2.2该项目最大班女工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应设妇女卫生用室,由等候间与处理间组成, 建议配备简易温水箱及冲洗器,且不得与其他用室合并;考虑该项目员工中青年女工较多, 应在车间附近清洁安静处设置孕妇休息室另外,通过对公司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员工体检项目未按照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确定,没有对接触噪声的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 试因此,建议公司保证按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危因素的种类确定体检项目与体检周期,并 将临时工纳入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范畴3.2.3 加强员工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利用电视、板报、培训班等方式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宣 传教育和培训;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拦,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 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实行职业病告知制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