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4月月考文科语文含答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9245222
  • 上传时间:2017-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0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文科语文 4 月月考试题2014.04第 I 卷(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畏葸(sī) 戏谑(xuè) 嚼舌头(jiáo) 栉风沐雨(zhì)B.纰漏(pī)   证券(quàn)  撂挑子(liào) 间不容发(jiàn)C.遒劲(qiú ) 星宿(xiù) 露马脚(lù) 不落窠臼(kē)D.召唤(zhào)  发酵(jiào) 捋虎须(luō)  悄然无声(q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一些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河流,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逸 致,突然关闭了博览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B.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凶C.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愤发有为D.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是我的坐右铭,它一直激励着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B.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只要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C.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D.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B.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央部门在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推进,比如晒“三公”经费C.推进房产税改革中,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是征管机制必须面临的严峻课题D.根据编制规则,当成份股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收购、合并、分拆、退市等) ,有关部门可以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C.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D.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马与龙的文化缘庞 进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 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 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 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 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 ——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 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 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反映在古籍中,如: 《周礼·夏官 ·司马 》:“马八尺以上 为龙 ”《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 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龙”被意外发现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 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 型原龙” 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 《尔雅翼·释兽》:“…… 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 ”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 解释为“骏马” 说“龙马精神”,就是像 骏马一样的精神 “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 “龙马精神” ,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 、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 和“福生”,就很适合马 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中国文化报》2014 年 02 月 07 日,有删改)6.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B. 《论衡·龙虚》 《尔雅翼·释龙》 《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C.《周礼》 《吴承恩诗文集》 《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7.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B. 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 ,或“马型原龙” C. “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D. 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B. 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 “龙马”就是龙和马, “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D. “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李 通 ,字 次 元 ,南 阳 宛 人 也 世 以 贷 殖 著 姓 父 守 ,身 长 九 尺 ,容 貌 绝 异 ,为 人 严 毅 ,居 家如 官 廷 初 事 刘 歆 ,好 星 历 谶 记 ,为 王 莽 宗 卿 师 通 亦 为 五 威 将 军 从 事 ,出 补 巫 丞 ,有 能 名 莽末 ,百 姓 愁 怨 ,通 素 闻 守 说 谶 云 “刘 氏 复 兴 ,李 氏 为 辅 ”,私 常 怀 之 且 居 家 富 逸 ,为 闾 里 雄 ,以此 不 乐 为 吏 ,乃 自 免 归 及 下 江 、新 市 兵 起 ,南 阳 骚 动 ,通 从 弟 轶 ,亦 素 好 事 ,乃 共 计 曰 :“今 四 方 扰 乱 ,新 室 且 亡 ,汉 当 更 兴 南 阳 宗 室 ,独 刘 伯 升 兄 弟 泛 爱 容 众 ,可 与 谋 大 事 会 光 武 避 吏 在 宛 ,通 闻 之 ,即 遣 轶往 迎 光 武 光 武 初 以 通 士 君 子 相 慕 也 ,故 往 答 之 及 相 见 ,共 语 移 日 ,握 手 极 欢 通 因 具 言 谶 文事 ,光 武 初 殊 不 意 ,未 敢 当 之 。

      时 守 在 长 安 ,光 武 乃 微 观 通 曰 :“即 如 此 ,当 如 宗 卿 师 何 ? ”通 曰 :“已 自 有 度 矣 因 复 备 言 其 计 光 武 既 深 知 通 意 ,乃 遂 相 约 结 ,定 谋 议 ,期 以 材 官 都 试 骑 士 日 ,欲 劫 前 队 大 夫 及 属 正 ,因 以 号 令 大 众 乃 使 光 武 与 轶 归 舂 陵 ,举 兵 以 相 应 更 始 立 ,以 通 为 柱 国 大 将 军 、辅 汉 侯 从 至 长 安 ,更 拜 为 大 将 军 ,封 西 平 王 更 始 使 通 持节 还 镇 荆 州 ,通 因 娶 光 武 女 弟 伯 姬 ,是 为 宁 平 公 主 光 武 即 位 ,征 通 为 卫 尉 建 武 二 年 ,封 固 始侯 ,拜 大 司 农 帝 每 征 讨 四 方 ,常 令 通 居 守 京 师 ,镇 百 姓 ,修 宫 室 ,起 学 宫 五 年 春 ,代 王 梁 为前 将 军 六 年 夏 ,领 破 奸 将 军 侯 进 、捕 虏 将 军 王 霸 等 十 营 击 汉 中 贼 通 布 衣 唱 义 ,助 成 大 业 ,重 以 宁 平 公 主 故 ,特 见 亲 重 。

      然 性 谦 恭 ,常 欲 避 权 势 时 ,天 下略 定 ,以 病 上 书 乞 身 诏 下 公 卿 群 臣 议 大 司 徒 侯 霸 等 曰 :“王 莽 篡 汉 ,倾 乱 天 下 通 怀 伊 吕 之谋 ,建 造 大 策 ,扶 助 神 灵 ,辅 成 圣 德 ,破 家 为 国 ,忘 身 奉 主 ,有 扶 危 存 亡 之 义 功 德 最 高 ,海 内所 闻 通 以 天 下 平 定 ,谦 让 辞 位 夫 安 不 忘 危 ,宜 令 通 居 职 疗 疾 欲 就 诸 侯 ,不 可 听 于 是 诏 通勉 致 医 药 ,以 时 视 事 其 夏 ,引 拜 为 大 司 空 通 素 有 消 疾 ①,谢 病 不 视 事 ,连 年 乞 骸 骨 ,帝 每 优宠 之 十 八 年 卒 ,谥 曰 恭 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 ,有删节)①消疾:消渴病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C. 征通为卫尉 征:征召 D.重 以 宁 平 公 主 故 重:加上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私常怀之 ②句读之不知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避 C. ①通 因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D.①以时视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①通 亦 为 五 威 将 军 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