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docx
5页《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画线段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是否是线段 教学难点: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线”有一定的认识,平时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也能用笔画出直的线或者曲线在他们的认识中,只知道直的线是直线,但实际上能够画出长度的是线段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线段》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为今天的学生积累了一些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是量线段的长度, 为后面学生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知道线段的特征,为后面学习直线和射线埋下伏笔 媒体应用:PPT 课件教学过程: 一、抓住细节,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米量,大家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段绳子),这根绳子和 1 米比,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说比 1 米短,那这根绳子有多长,谁愿意上来量一量? 一个学生上来,一头对齐 0 刻度线,然后把绳子拉直,这时候老师抓住这个细节,让同学们看看她的这个动作,老师说:她在量之前,把绳子拉直了,你为什么要拉直?生说:只有拉直了才能量出长度啊。
师:说的太对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线段》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 那怎样才能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原本只是要复习量长度,没想到这个学生的一个小动作,让我灵光一显,这不就是线段的一个特点吗?我马上抓住这个动作,导入新课学生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二、抓住质疑,认识线段 (一)认识线段 老师让两个学生把这条绳子拉直,请你们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线段是直的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 2:我发现前后都有一个点生 3:我知道这个点叫端点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补习班的老师教的师:你真会学习 师:这几个同学说的就是线段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线段的特点,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把绳子拉直,感受线段的特点,而且用两个同学各拉绳子的一头,非常形象地让学生感受线段有 2 个端点 (二)、判断线段 师:认识了线段,你会判断哪是线段了吗?请你用手势告诉我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线,其中第二条是竖直的线段,有一半的学生判断是线段,一半的判断不是老师点一个判断不是线段的学生, 请你说明判断的理由 生:这条线的端点没有在左右两边 马上有同学举手,老师点他,他迫不及待地说:可是它是直的, 也有 2 个端点啊,它是线段。
师:你说的太好了,以后判断线段,不管是横着,还是竖着,或者斜着,只要抓住关键就行了 【设计意图:认识线段特征后,,教师专门出示各种线让学生判断,特别是判断斜着的线段,让学生明确判断是否线段,只需要抓住线段的特征即可 三、循序渐进,画线段 (一)、给定一个端点,画线段 大家对线段已经有了认识,你会画线段吗?(会,)现在我给你一个端点,在草稿本上画一条线段学生动手画 师:看来大家都会画线段了,可是老师还不会,谁来教一教老师?(点生) 生: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用直尺画师质疑:不用直尺,就用手画行吗?(不行,画不直) (二)、任意画一条线段 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请学生交流画法 生 1:我是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把直尺的 0 刻度线和端点对齐, 沿着直尺画了一条直线,最后点上端点 生 2:我是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点上 2 个端点 (三)、画一条 3 厘米的线段学生动手画,进行交流 生: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直尺的 0 刻度线和端点对齐,用直尺画到3 就可以了,然后点上端点师质疑:不和0 刻度线对齐行吗?(生:不行,不然就找不到要画到几是 3 里米了 生 2:也可以不对齐 0 刻度线,我从 1 厘米开始画,画到 4 厘米也可以。
师:大家真会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画线段谁能说一说画线段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循序渐进的质疑中,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动手,完成了指定长度的线段的画法,学生记得牢,课堂效果比老师教给他方法要强的多 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抓住学生临时生成,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我设计的内容是,先让学生用一条线与 1 米的长度比较,再复习以前学习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每个图形的各条边都是直的, 然后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直接把这条线拉直后变成一条线段,而且能够清晰的知道,只有拉直变成线段后才能量出长度 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识线段的特征 让两个学生把绳子拉直,让学生说出线段的特征学生能够一眼看出是直的,但是有两个端点,学生是很难看出来的没想到,有的学生已经在其他地方对这个内容有所接触,学生能够准确给出“线段有 2 个端点”,老师顺势让学生观察两个学生一人拉绳子的一头,就相当于线段的端点当有个学生说出在补习班学过时,老师对他进行表扬,让他很有成就感,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老师通过设计三个步骤,画给定一个端点画线段——任意画线段——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四、老师不断质疑示弱,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每一个环节,老师变身成一个不断提问的“学生”,让学生变成老师的身份,学生不断给老师解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培养,而且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不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