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建设探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7171710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8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建设探析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和心理诉求的真实反映,对于了解教师职业开展状况和教育教学状态,鼓励教师职业开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以及其在职业价值观建设中面临的多重影响因素,认识高校教师职业观面临的挑战及其对高校教师职业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借此希望有利于高校教师正确职业观的建设,以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自我成就感、拓宽教师价值实现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的职业开展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职业开展202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承当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角色,更是青年一代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与其对教学目的的认识、教学方法的正确性、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是了解该群体教育教学态度和背后行为动机的根底,因此,要想更好的了解高校教师群体的职业诉求和困惑,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开展,制定教师开展政策,就必须重视对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设1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和高校教师的特殊性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特定职业环境确立的。

      作为知识型工作者,高校教师有其职业的特殊性:〔1〕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高校教师普遍都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接受过高校系统性教育,大都掌握了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普遍具有较强的职业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高校环境较为自由开放,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还要从事科研工作,这使得高校教师具备很强的获取新知识,以及处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他们往往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3〕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除了通过工作岗位获得金钱报酬外,高校教师更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培养人才,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身价值〔4〕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阶段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对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教授内容与社会开展需要相结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也越来越大2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处在高等教育教学一线,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因而,高校教师价值观确实立和建设,对于教师开展、学生成长、高校人才稳定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确实立和实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其次,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也是学生成长和开展的迫切需要价值观的领导即道德的领导,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教师,不仅能在道德品性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那么,而且还能对学生产生示范性的引领作用学校是保持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性的最重要机构,而教师是承当这一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中的一言一行,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往往能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之效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价值观也变得日益多元化,在新的主流價值体系尚未形成之际,担负培养人才、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教师是否具有健康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稳定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教师,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对高校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开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一个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往往就会获得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起长期或终身奉献教育事业的坚决的教师职业信念,在此信念的驱动下为实现人生价值,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坚决的教师职业信念也有助于教师在“金钱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抬头的当下摆脱物质功利的诱惑,使平凡的工作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3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高校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定价值根底上形成的一种观念,反映了当代教师的情感、愿望和需求,折射着高校教师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3.1社会经济文化的急剧变化,促使教师价值观念多元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开展促进了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增强,高校教师价值观也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带来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在物质利益诱惑下各种生活方式和各种思想观念的存在,都会不同程度地对高校教师产生消极影响,而高校教师假设无坚决正确的立场,那么容易产生理想与信念的动摇,淡忘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染上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风气,从而引致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3.2职业地位及社会认可度的改变,引导教师职业观的变化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开展,促使收入差距在不同行业、职业,尤其是不同地域间逐渐拉大,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职业的评价也更多的开始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盈利部门,教师工资的增长远远没有跟上经济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快速飞涨,不仅如此,处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师工资和利益分配相差甚大,使得教师在择业时不得不考虑行业、职业和地域之间的收入差异,出现了优秀教师向沿海兴旺城市流动,向高收入、有实权的行业和职业流动的现象。

      教师职业越来越失去其光环和吸引力,现行的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使得默默奉献的高校教师们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大大降低,对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开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标准不一,教师产生自我价值认同困惑不同于中小学,高校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接受过高校系统性教育,大都掌握了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追求自主和创新的强烈愿望在工作中,高校教师除了要通过工作获得报酬外,更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教书育人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身价值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评价目标设定上重事轻人、评价内容上轻教学重科研、评价主体上严重脱节,没有表达教师主体的意识,导致评价功能上重甄选轻开展,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高校教师自我价值认同产生质疑和困惑4培养高校教师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对策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高校教师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和希望,价值观的培养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自己提高自我意识各级高校党组织要积极正确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所得的时机,纯系效劳的时机,奉献的时机,而无丝毫名利、尊卑之可言〞,因而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使之自觉抵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行,专心钻研本职教学科研工作,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2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发挥教师主体地位的作用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是关乎高校教学正常运行的关键点,也是促进高校教师确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都是具有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对于教师教学成果和科研能力的肯定,能极大地促进教师自我成就感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对于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构建也起着肯定性的作用首先,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价值和意义需被学校管理者正确认识;其次,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于取得准确有效的教师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开展性的教师评价和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双管齐下,高校教師的个人开展和学校管理的赏罚清楚并重,才是保证教师的个人素质综合开展和学校稳定活力运行的长远之计4.3完善高校教师鼓励机制,助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高校教师也是正常的社会人,也有家庭家人需要照顾抚养,面对今天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和生活压力,仅仅精神上的满足和鞭策,缺乏以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无从谈起树立无私奉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一方面不仅需要加大对教师的物质鼓励,教师工资和福利制度应高于当地社会经济开展状况,保证教师家庭正常的生活得以顺利展开,也使得教师投身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应完善高校教师鼓励机制,奖励高校教师科技创新成果和个人突出教学能力,这样就能促使教师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之间各有所长、各有所得,有助于高校教师职业开展观的稳定。

      参考文献【1】韩智.教师的职业态度与教育行为相关性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2】翁光聪.关于高校教师鼓励机制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14〕:119-122.【3】耿劲松.高校师德建设中教师价值观问题及其矫正[J].中国成人教育,2021,〔02〕:39-4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