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64078
  • 上传时间:2017-07-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共 50 题,每题 1.5 分,共计 75 分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 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 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 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 对于打击奴隶主贵 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A.“兼爱”、 “非攻 ”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4. 1988 年在巴黎,75 位诺贝尔奖获 得者讨论新世纪的前途,他们认为 21 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 回到 2540 年签的中国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

      他 们认为孔子的“智慧”是(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C.“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D.“以德服人5.下列关于“百家争鸣”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B.孟子主张“性善 论”,荀子主 张“ 性恶论”,分 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 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 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6.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①“仁” ② “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7.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 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B.民贵君轻 C.以法为本 D.贵贱有序8.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 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 灭人欲9.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 治者推崇儒学, 导致这一变 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2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10.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 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 统一服务11.有人问程颢:“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饿做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来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 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12.西汉董仲舒与南宋朱熹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相比,相同之处是( ) ①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②都推崇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点③都为 封建统 治者提供了思想武器④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1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 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 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 期的剧变14.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A.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B.黄宗羲:“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C.顾炎武:“天下 为主,君为客”D.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 “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3C.宋朝 时,新儒学中意境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1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 “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 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 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 墨,丙──法,丁 ──道B.甲──道,乙 ──儒,丙──墨,丁 ──法C.甲──儒,乙 ──法,丙──墨,丁 ──道D.甲──道,乙── 墨,丙──法,丁 ──儒17.《中外历史问题八谈》一书说:“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相关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下列关于这个学派发展路径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形成B.隋唐 时期成为正统思想C.明末清初被批判继承D.理学到元、明、清时期成为官学18.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 办教育 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19.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 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 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 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0. 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 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

      关于稷下学宫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 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 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21.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 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4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2.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 ”这一思想主 张出自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23.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24.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 “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 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5. 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 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 思想主张孔子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 则覆舟”、 “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26. 2010 年 9 月 30 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 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 进教育公平的重大 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 灭人欲 D.经世致用27. 季路问事鬼神, (孔)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 死,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人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 义28.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 “兼爱” 思想 D.庄子的 “齐物”观点29. 美国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 则需被强迫从事生 产劳动他 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 们是指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30. 某思想家曾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 贼无有 ”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 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 “小国寡民” 的思想 D.墨子 “节用”、 “兼爱”的主张31.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 “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32.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33. 汉武帝统 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