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江苏大学.docx
3页I.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即临界晶核形成功2•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 团,它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胚芽”或称晶胚3•临界晶核:半径为临界晶核半径r*=-2Y仏Gv4•动态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5. 粗糙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面两相界面高低不平,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地界面6. 光滑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两相界面光滑,固液两相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 子密排面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非共晶成分(过亚共晶)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8•不平衡共晶:成分小于饱和溶解度的合金,由于结晶时冷速快,结晶过程中,固溶体呈枝 晶偏析,其浓度偏离了相图中固相所指浓度,因此合金冷却到固相线时的结晶并未结束,并 剩余液相当合金冷却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此时形成的共晶组织是不平衡共晶9•离异共晶:共晶体中a相依附于初生a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B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 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之间的组织特点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叫做离异共晶10. 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过程II. 均匀化退火:将产生偏析的铸件加热在低于固相或100C〜200C温度范围内长时间保温是 源自充分扩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铸件《扩散退火》12. 反应扩散:伴随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相变扩散》13. 柯肯达尔效应:由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原子对接面移动的现象14. 互扩散: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15•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仅有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16. 成分过冷: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将界面 前沿液体中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17. 平衡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两相平衡是固液两相成分之比。
即Ko=Cs/CI18•区域熔炼: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办法19. 有效分配系数: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此时剩余固体的平均浓度20. 直线法则:二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一条直 线上21. 重心法则:处于三相平衡的合金,其成分必位于共轭三角形重心位置22. 连接线:三元系中,两相平衡时自由度为2,温度给定后仅剩一个自由度,即只有一个平 衡相的成分独立可变,另一瓶横向成分随之变化,两瓶横向的成分存在着对应关系,连接对 应成分点的直线叫连接线23. 单变量线:三元系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24. 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25•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最小分切应力26•复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27. 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 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的过程28. 双交滑移:交滑移后的位错在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的现象29. 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30. 加工硬化:金属经塑性变形,其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即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 的强度,硬度增加。
而塑性、韧性下降31. 形变织构:多晶体形变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取向择优的现象32. 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过程33. 位错点阵阻力: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每一定一个原子间距必然越过一个能垒,因此为错 本身受到一种阻力,称为点阵阻力34•回复: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加热是,在光学显微组织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 化的过程35. 再结晶:通常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以无畸变的新形核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36. 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和再结晶同时进行的现象37. 二次再结晶:当变形程度很大时或在较高温度下某些晶粒异常长大38. 多边化:由于冷变形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引起点阵轻微弯曲在退火过程 中,通过刃型位错的攀移和滑移,使同号刃型位错沿着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小角度亚 晶界的过程39. 储存能:金属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除了转化为热量的另一小部分被留在金属内部 的能量40•:退火孪晶:某些FCC结构的金属或合金,经再结晶退火后,其组织中常常出现孪晶, 这种在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孪晶称为退火孪晶41. 流线: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夹杂物、偏析、第二相和晶界相界等随着应变量的增大逐渐沿 变形方向延伸,在经过侵蚀的宏观磨面上会出现流线42. 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43.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44.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45•固定位错:不能在滑移面进行滑移运动,但能通过点缺陷的运动沿层错面进行攀移使层 错面扩大或缩小46•面角位错:将形成于两个(111)面之间的面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所构成的 位错组态47. 扩展位错:两个不全位错和中间的层错带所组成的位错组态48. 柯氏气团: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溶质原子将偏聚在位错线附近以降低体系的畸 变能形成溶质原子气团49. 铃木气团:溶质原子在扩展位错的层错区聚集以降低层错能50. 应变时效:如在卸载后停留较长时间(或短时加热)使扩散能过发生,则溶质原子又将 重新聚集在位错线周围,形成柯氏气团,此时加在屈服现象又会出现51.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包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52. 层错:正常的堆垛顺序被扰乱出现的堆垛层错1•渗碳处理常常在钢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这是因为奥氏体中碳浓度远大于铁素体中的碳浓度 2•加工硬化是一种有用的强化手段,缺点是高温下不适用3•—般情况下高纯度金属比工业纯度金属较容易发生再结晶4•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将晶体缺陷分为三类,其中扩展位错属于线缺陷5•—般以为应变时效是一种有害现象,其原因是导致塑性韧性下降,冷淬化倾向增大6•根据合金相图可推断合金的性能,像图上的成分间隔越大,偏析越严重,结晶间隔越大, 逐渐凝固完了越易发生分散缩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