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娄底市小洋乡小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7页湖南省娄底市小洋乡小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参考答案:A2. 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参考答案:D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参考答案:D4. 荷兰绘画小品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欧洲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
其艺术特点是形式小巧、富而不贵、反映市民生活情趣、价格便宜、多挂在市民的住宅里与此艺术特色相似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是:A.《清明上河图》B.《墨梅图》C.《游春图》D.《鹳鱼石斧图》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属于写实的描绘市井生活作品,反映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场景,包括郊外的村野风光、虹桥赶集场面和城内的繁华街市与材料“其艺术特点是形式小巧、富而不贵、反映市民生活情趣、价格便宜、多挂在市民的住宅里相似,故答案为A项;《墨梅图》属于文人画,注重写意,排除B项;《游春图》是文人画,注重写意,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5.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 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参考答案:考点: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分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法国自从大革命后,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通过贵族保皇派与资产阶级经过斗争妥协,颁布1875年宪法,才使共和国真正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解答:根据所学,几次革命才能确立共和制,而且最终确立还体现了贵族参与权且之计,只有法国第三共和国符合,法国第三共和国在保皇派势力比较强大的背景下,由于保皇派内部的矛盾,导致了1875年“一票共和”的宪法通过.从而以法律形式最终确立法国共和制,并且成为时间最长的一次共和国.故D项符合;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国,故A排除;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制,没有出现几次共和制的斗争,故B排除;德国1871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制,故C排除.故选D.6.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名师点睛】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3)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7.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C.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参考答案:C8. 图中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被肢解瓜分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成为木偶参考答案: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分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考查画中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结果.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辛丑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注意题文中的“1900年”、“八位强人”、“弱者”等字眼,其中“八位强人”指的是八国联军,“弱者”指的是清政府.这幅漫画的结果是“弱者”成为“木偶”,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个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也就是成为列强的“木偶”,故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应排除.故选D.9. 《辛丑条约》中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作为赔偿抵押的是( )①关税 ②盐税 ③土地税 ④粮食税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参考答案:A10.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C.法律内容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参考答案:D11. 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参考答案:D12. 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参考答案:A略13.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参考答案:D考查井田制的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战乱频繁等原因是井田制逐渐瓦解ABC三项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D说法错误,因为这时土地私有开始出现,所以土地转让开始增多而非停滞故应选D14.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参考答案:D15. 民间有许多关于农时的谚语,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小满前后、安瓜点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这表明中国古代A.农业成为经济支柱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耕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参考答案:B【详解】通过材料关于农时的谚语,我们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故B正确材料并未将农业与其他生产部门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农业成为经济支柱的结论,排除A;材料中的生产经验是人们从事农业活动中自觉总结出的,并不能反映政府的作用,排除C;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主体一直是铁犁牛耕,并未获得重大突破,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理解农谚实际上是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16. 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 ④西方文化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外在的,如①④;也有内在的,如②③;有主观的,如③;也有客观的,如②故答案选A项17. 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C.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D.部分奴隶主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参考答案:B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空间限制,城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点评:商品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①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②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一带发展③影响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从曹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规划,城市的中轴线出现,城市的主体——宫城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城市设计理想19. 表格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 )妻妾儿子一般称谓妻(正室)①三子(20岁) ②四子(13岁)妾一(侧室)③长子(27岁)妾二(侧室)④二子(24岁)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各级王位.三子(20岁)是正妻所生,在嫡子中最大.故A正确.长子、二子、四子均没有资格成为继承人.故BCD错误.故选A.20.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C.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积极参加正面战场抗战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并且材料中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故C选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