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doc
25页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00000000 专 业 班 级: 运营管理000000班 指 导 教 师: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摘 要本论文主要阐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我国铁路经过近几年的撤销分局,改由路局直管站段,调整和撤并站、段布局,六次大提速和兴建高速铁路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铁路行车安全总的趋势日渐好转但是,我们对当前铁路安全生产形势不容盲目乐观,一些老的安全管理问题,依然威胁着铁路运输安全,而一些不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安全管理新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因此研究和解决铁路安全管理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旅客的流动性很大,每年吞吐量超过10亿人次,其中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最大,因此春运又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迁徙”铁路旅客运输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主要的旅客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铁路旅客运输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过程而存在的只要存在运输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安全问题。
然而,安全又是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正常有序的生产同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矛盾在此,对于营造和谐、文明、法制的安全文化,以及实施积极、有效的安全防御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措施关键字: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行车安全;事故分析- I -目 录摘 要 I引 言 11 中国铁路安全的概述 21.1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21.1.1 我国铁路现行安全管理体制 21.1.2 铁路改革和布局调整下的安全管理现状 21.1.3 现阶段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情况 21.1.4 目前铁路安全工作的法规及规章制度 31.1.5 现今铁路安全技术设备状况 41.1.6 我国现场铁路职工的安全工作情况 51.2 我国铁路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主要差异和差距 51.2.1 采取先进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 51.2.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差异 61.2.3 社会环境的差异 72 铁路安全 92.1 影响铁路安全因素及事故分析 92.2 铁路事故发生的原因 92.2.1 人为因素 92.2.2 设备方面因素 102.2.3 环境因素 102.2.4 社会因素 102.2.5 管理因素 113 对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思考 123.1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善 123.1.1 建立以先进技术装备为基础的运输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123.1.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 123.1.3 建立、健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体系 133.1.4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内部管理体制 133.2 以哲学思想的发展观思考问题 133.3 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意义 143.3.1 经济效益 143.3.2 社会效益 153.3.3 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153.3.4 提高运营效率 153.4 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63.4.1 加强安全管理的意义 163.4.2 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163.4.3 安全管理带来的好处 16总 结 17致 谢 18参考文献 19- III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引 言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其运输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运输效能和经济效率,而且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反响。
铁路运输部门始终把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以安全作为衡量运输生产好坏的第一指标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探索铁路安全生产的规律,试图把握它、攻克它但事故这个恶魔,却一直困扰着铁路运输生产,铁路的管理者时常为之而饮食不安、夜不能寐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相关方面的专业书籍,了解了铁路客运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考虑,选择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就客运安全管理而言,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每天需要同时面对成千上万、来自不同地区和领域的旅客,所牵涉的结合部较多,对内需要把运、机、工、电、辆、公安等单位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外需要协调处理好运量需求和运能安排的关系对铁路客运系统来讲,寻求改进安全管理质量的突破,为铁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十分必要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认为,突破口就在于要把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定位在“一个核心原则、三项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即: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安全管理策略、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防御体系为工作重点,统一认识,着力解决长期困扰一线管理者的惯性安全问题,为铁路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创造最有利的环境下面本论文主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进行论述。
进入21世纪,面对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遇到了前所谓有的困难和挑战揭示了我国铁路必须刻不容缓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认真分析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现状,总结行车安全工作的经验,深刻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开拓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对促进铁路安全运输长治久安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中国铁路安全的概述1.1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目前我国铁路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变革期中,处在铁路管理体制还须继续深化改革的年代,铁路安全管理既有过去属性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以往不曾有的新状况和新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1 我国铁路现行安全管理体制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至今仍然是唯一政企合一的部门铁道部是国务院的铁路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又具有铁路运输企业性质的经营决策管理权而各铁路局(公司)虽然是国家的运输企业,却对本辖区的铁路事务,拥有行政执法权这就形成了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在这种“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管理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做到铁路运输的方便高效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在本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难以正确把握定位,安全管理迁就于生产运输的弊病,在处理自属铁路企业和其他铁路企业之间发生的运输安全问题的裁决上,多少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再则,现有铁路的安全监督部门由于其带有企业性质,特别是属于运输企业的铁路局(公司)下设的安全监督机构,其行政执法合理性和公正性常常引起社会舆论方面的争议也因此影响了铁路安全监督部门权威性阻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1.1.2 铁路改革和布局调整下的安全管理现状本世纪我国铁路经历了“剥离辅业”,“客货分开”(后又复合),“撤销分局和改由路局直管站段”,“合并站、段”及“车间和班组生产力布局调整”等多次较为频繁的改革和变化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铁路的运输效能;但另一方面由于新组合站、段管理点线的拉长扩大,加上安全管理机构的撤并和管理人员的相对减少,势必会削弱一些现场安全监管能力特别是一些铁路管理部门未曾考虑周全的反反复复改革————“撤了又设,设了又并,并了又分,分了又合,合了又迁”的调整变换使职工人心浮动安全管理工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建制调整,条文修订、部门交接和整章建制中折腾这即增加了改革成本,又不一而足地带来了运输安全不稳定因素无疑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1.1.3 现阶段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情况我国铁路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安全运输为主旋律较多单位在具体安全管理形式上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这种安全管理方式,把铁路上的所有干部都融入到安全管理人员中去做到了安全运输的全方位管理这样虽然也能在安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短期效果,但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另一种弊端:就是其中不少管理人员未从事过铁路运输方面的工作,缺乏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他们投入安全管理工作是比较牵强,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外行管理内行,有时甚至出现了安全管理上的笑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使他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大受影响,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而在另一方面我国铁路虽然在认知上是以“安全为第一”,但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上是以运用管理为优先,安全管理为辅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大多是选调的,而通过规范考试进入的较少有相当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理论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并且还有一部分人员是年事已高由一线管理岗位退下来,因无合适的去处,而放入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知识老化,管理理念落后,只是想在安全管理岗位上混个退休他们在安全管理中,消极应付,总免不了好人主义并且一些铁路运输单位领导平时对安全部门的管理人员抱着摆设态度,不予重视1.1.4 目前铁路安全工作的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制定了《铁路法》,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畅通,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国务院颁布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列》。
为了切实保护铁路设施的完整,确保铁路安全畅通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保护铁路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为了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铁道部制定了统一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铁道部还制定了《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为加强铁路装备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铁道部发布了各类设备的许可证实施的制度和细则.铁道部各职能部门针对各业务系统特点制定并颁布了《铁路调度规则》、《铁路事故救援规则》《铁路危险货物管理规则》,《机车运用规则》、《机车操纵规程》《信号规则》等等各铁路局结合各局的具体情况都制定了《行车组织规则》,《道口管理规则》、《车机联控标准用语》和一些设备运用、质量检修等有关的大、中维修规则,并且为保证行车安全,部、局相关部门还下发了有关行车安全的文件、电报和通知而各运输站、段除了制定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和《机务段运用管理细则》外还制定了各行车工种的标准化作业制度和考核办法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和细致入微为铁路运输安全的有序可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本世纪铁路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后,随着铁路部门的多次改革调整和大量新建、改建的铁路设施陆续投入运营;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
尽管近几年一些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几经修改,也还是跟不上铁路的变化形势甚至有些规章制度印刷好还没有完全发到每个职工的手上,就又要修改里面的条文造成职工作业无所是从再则,一些规章过繁过细,各有各词,缺乏必要的归纳和梳理,职工不易记忆理解和操作(当然有些原因是作业者文化素质偏低),致使职工作业有时违章还不到违章在哪个方面还有各铁路局制定的行车组织方式和行车规章不尽相同,给目前铁道部推行的超长跨局交路的机车乘务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行车调度指挥增加了难度,容易造成工作疏忽而引发事故,2008年济南局发生的“4.28”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仔细研读现有的一些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是路局以下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不难发现一些条文和内容的不尽之处,有的规章存在相互矛盾还有的规章制度政出多门,有的是着眼摆脱责任而制定的,在实际的工作常引起扯皮推诿,不利于各工作环节的协调配合,违背了“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的原则更有甚者,在一些站、段 及车间 有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考核而制定,是安全管理的中为更方便的完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