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学生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79856678
  • 上传时间:2023-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课题 课型课时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长亭送别新授311周学习目标:一、认知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意境美和曲词美的特点二、能力目标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评价其爱情观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学习重点: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学习难点: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知识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王实甫以及《西厢记》,识记与元杂剧有关的文学常识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剧情,疏理字词3﹒理清情节以及初步感知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一、了解作者及元杂剧文学常识1、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

      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2、元杂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元曲并举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元杂剧结构:通常是一本戏四折,有的前面还有一个短小的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人物、情节和衔接剧情的作用 (一本四折一楔子)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外、净、丑、杂六种类型末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旦类又可分为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外、净、丑、杂是末旦行当的次要角色,如洁郎(和尚)就是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艺术形式的构成:曲、白、科曲:即曲子,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每一折限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属于它的若干支曲牌,曲牌的联套方式有规定每一折的套曲,一般由一人主唱到底,根据主唱人是正旦还是正末,杂剧又分为“旦本”和“末本”白:为剧中人物的说白,分韵白和散白两大类科:也叫“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效果的舞台指示。

      如“旦做悲科”,就是旦这个角色做悲伤的表情除此之外,元杂剧在剧本的结尾用两句或四句诗概括交待全剧情节,叫“题目正名”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三、了解剧情《长亭送别》简介本文选自于《西厢记》剧本描写唐代礼部尚书之子书生张珙父母亡故后,家庭败落,虽有满腹诗书才学,却还没有做官在去京城应试的路上,于寺庙中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恰逢乱军首领孙飞虎兵围古寺,强索莺莺为妻莺莺之母崔夫人许诺:“无论何人,退得贼兵,情愿倒赔妆嫁,将莺莺许配于他张珙挺身而出,修书招来白马将军杜确,杀退孙飞虎,不料崔夫人变卦,竟让张珙与莺莺兄妹相称二人不甘忍受礼教束缚,在丫鬟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几经挫折,终成眷属。

      崔夫人在生米已成熟饭的情况下,不得已虽然同意婚事,但提出张生只有到京城考取状元后,才能完婚本文的故事就是一家人为张生赴京赶考的送别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四、阅读课文,圈点批划,把握本剧的内容及情节,并理出你的疑问和学习建议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筵席(      )   玉骢 (       )   揾泪 (       )  蹙眉(      )  挣揣(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2、解释下列词语谂知:            蹙愁眉:举案齐眉: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当堂检测1.下列加线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荫(yìn) 玉骢(cōng) 揾(wēn)泪  张珙(gōng) B.迍迍(tún ) 泠泠(líng ) 溶溶(róng )  惶惶(huán ) C.金钏(chuan)蹙(cù)眉  谂(shèn)知  玉醅(péi) D.弃掷(zhì)  长吁(yū)  赓(gēng)续 栖(xī)迟 2.下列对《西厢记》一剧的有关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厢记》是元杂剧,写的是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

      B.《西厢记》以其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成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为明清以来的戏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西厢记》全剧情节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五本二十一折,一气呵成,结构相当完整曲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D.《长亭送别》一折,写的是一个送别的场面虽然这一折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但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莺莺、张珙和老夫人还是各不相同的 3. 下列对课文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写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长亭饯别的场面、临别叮嘱的场面和分手后的场面 B.这一折戏,有头有尾,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莺莺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主要表现在她珍视爱情而轻视虚名利禄,但她在离别时的痛苦和怨恨之情,却主要限于“儿女情长” D.张珙在爱情方面和莺莺是一样的真挚,但在对待功名方面,却也还有些许的留恋,这就使得莺莺对二人的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揣摩戏剧语言,体会人物心理,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一、 合作探究:揣摩戏剧语言,感受人物心理1.哪些段落中的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表达出崔莺莺哪些情感? 2.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品读“朝天子”找出依据。

      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找出四处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4.通过本折曲子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莺莺形象?二、 合作探究:对莺莺的爱情观你是否赞同呢?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2、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一、赏析戏剧情景交融的意境美1. 以景写情,委婉含蓄,情景交融,词谦情美,是《西厢记》魅力的所在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曲子魅力,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2.对找出的曲子进行赏析: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曲子一  :曲子二:曲子三 二、赏析戏剧的曲词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   2.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如:  3.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完成课后练习3归纳: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三、将古代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是鉴赏古诗词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感悟,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从【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选一曲改写成散文  拓展阅读:梁实秋说:“你走时,我不送你;你来时,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去接你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宋晓杰有一种别离无声无息,惟有渐行渐远的切肤之痛从梦的边缘醒来,隐约听到车轮穿过夜雨的声音,穿过清晨的声音,或者也穿过往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场甘霖潸然降临,默默地滋养与浸润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沉郁着,似闲愁无边无际忘记了最初的来路是朝向哪个方向;忘记了是晴着,还是阴着;忘记了惊鸿一瞥怎样找到了绿洲;忘记了第一个牵系命运的手势怎样匆匆挥就我在最后的一片云中,看到了荫泽的离去;在最后的一滴雨中,看到了你犹疑的泪滴 悄悄地别离是怎样的不朽?我始终不懂,是谁在暗处操纵着记忆的列车穿过时光的隧道,轰鸣着远去?当周遭恢复了往日的沉寂,在路旁众多的树木中,会不会有一枚早慧早熟的叶子,忍不住伤心地坠落,其余的树叶仍毫发无损地沉默着?岁月的尘埃纷纭落定,平凡的一生,往往因为一束平常的目光,或者一个跳跃的念头而改变。

      无意,也是有意 悄悄的别离是雨后空寂的林间小径,铺满金黄的落叶;是大写意的国画,荡着悠远的诗意;是午夜曼妙的乐曲,舒缓自如地淡去;是人与人在逐渐走近,心与心却拉开了距离 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 还有什么是我喉中的鱼骨,始终没有吐出?我想象着血色的夕阳如何映红水面,映红你深思的双眸和风霜的面庞想象着如黛的青山如何褪为嶙峋的黑暗,褪为笼罩我一生的夤夜尽管已经讲了许多,对大海、对明月、对你但我还是记起有一句最重要的什么话没有讲过,是圣典般的欢喜夸大了来历不明的亲切,是骨髓里的率真和执拗牵引出一切,改变了一切 缱绻的情怀是熙攘的世间留下的最后一颗火种,把灵魂引燃;是坦诚的最后一粒子弹,把真情击中我怎能不用心地把握?然而,在光阴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悄悄,是土地返青的理由,是河流改道的理由同样,也是泪滴滚落的理由,是血液凉彻的理由总之,是勇敢地活下去的理由 还要急急地追赶吗?我与真正意义上的别离相距太久,而且远明晰的景象却游鱼一样静影沉壁,尘封在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