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四章 家禽生理.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4546222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8.08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四章 禽类生理第一节 血 液一、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状(一)血液组成家禽的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其血细胞比容值在 28%~35%之间,而血浆中除 水分外,还有血浆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氨基酸、糖、脂类、维生素、 激素、酶、尿素、肌酸、肌酐、有机酸及其他有机成分无机成分有钠、钾、钙、镁、氯 重碳酸盐和无机磷等二)血液性状禽类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与哺乳动物相近在正常情况下,禽类血液 酸碱保持相对稳定血液酸碱度的稳定性取决于血液中多种缓冲物质的缓冲功能和肺、肾 的排泄功能禽类血液的黏滞性较大,为蒸馏水的3〜5倍公鸡全血黏滞性为3.67 kPa, 母鸡为3.08 kPa,鹅4.6 kPa,鸭4.0 kPa,体温升高时血液黏滞性下降由于家禽血浆中白 蛋白的含量较少,其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也较低,如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仅有1.51kPa禽类 血液总渗透压相当于 0.93%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禽类全血的相对密度变动范围在 1.045〜1.060之间,公鸡1.054,母鸡1.043,鹅1.056,鸭1.056三)血量公鸡血量为其体重的9%,母鸡为7%;鸭为10.2%;鸽为9.2%。

      二、血细胞(一)红细胞家禽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卵圆形,体积较大而且有核,大小为10.7x6.1〜15.8x10.2 um (鸡为12.2x7.3 um,鸭为12.8x6.6um),数量较哺乳动物少,红细胞比容也较低红细 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约为130~150 g/L禽类血液若干指标可见表14-1家禽红细胞的存活期较短,鸡为28~35d,鸭为42d,鸽为35〜45d二)凝血细胞家禽血液中含有凝血细胞(thrombocyte),它由骨髓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呈卵 圆形,大小为(3.9〜5.9) umx (8.1 〜10.0) um,其数量鸡为 2.6x1010/L,鸭 3.07x1010/L, 幼年禽高于成年禽细胞中央有一圆形核在胞内两极或一极有一个或几个着色鲜红的酸 性颗粒凝血细胞内含有较多的5-羟色胺(5-HT),其功能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相似当 组织受损时,5-HT就引起损伤部位的血管收缩凝血细胞也可粘聚于破损的血管壁处,形 成栓塞,防止出血三)白细胞家禽的白细胞有异嗜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五种 其中以淋巴细胞最多,异嗜性细胞次之,嗜碱性细胞最少(表 14-1)。

      当鸡患白痢、伤寒 时,白细胞总量增多;患白血病时淋巴细胞增加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异嗜性细胞增加和淋 巴细胞减少组织胺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和嗜碱性细胞减少家禽的淋巴样细胞产自骨髓,它迁移到胸腺后可分化生成T细胞(胸腺诱导淋巴细胞); 迁移到泄殖腔背侧的法氏囊后,可分化产生B细胞T细胞和B细胞再转移到淋巴结,分 为两群易与抗原结合的抗原敏感细胞当抗原侵入淋巴结,与T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时, 能使 T 细胞分裂,产生特异性效应细胞(免疫小淋巴细胞),后者含有免疫活性物质,具 有免疫功能当抗原侵入淋巴结,与B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时,能使B细胞增殖,分化出 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亦具有免疫功能因此,淋巴细胞具有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两种免疫能力三、血液凝固家禽血浆中几乎不含有促凝血酶原激酶(因子IX、即抗血友病因子B)、接触因子(因 子XH)、因子V和因子因而不能形成促凝血酶原激酶和凝血酶,也就不易发生内源性凝 血家禽的凝血主要靠组织释放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促进凝血酶的形成,而发生外源性凝 血此外,凝血时还需有充足的维生素K维生素K能在肝内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故有 促进凝血的作用若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鸡皮下和肌肉出血。

      家禽的凝血时间为2〜lOmin表 14-1 家禽血液的若干指标家禽红细胞量/1012 • L-1白细胞量/109 ・ L-1血红蛋白/g • L-1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异嗜 性粒 细 胞嗜酸 性粒 细 胞嗜碱 性粒 细 胞单核细胞, £3.816.6117.664.025.81.42.46.4鸡 C早3.029.491.176.113.32.52.45.7北京 £2.724.0142.031.052.09.93.13.7鸭 早2.526.0127.047.032.010.23.36.9鹅2.718.2149.036.050.04.02.28.0£4.013.0159.7鸽 C65.523.02.22.66.6早2.2—147.2125.0-140,宀 £2.2火鸡——.1——————————早2.4132.0亠宀亠宀 £19.773.620.82.50.42.7鹌鹑 °Q3.823.1146.071.621.84.30.22.7第二节 血液循环一、心脏生理 禽类的心肌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等,与哺乳动物相近 禽类的心率与个体大小有关,个体愈大,心率愈慢;个体愈小,心率愈快。

      在同种禽类,心率因性别、日龄和其他生理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公禽的心率通常较母 禽为慢日龄亦可影响心率,以鸡为例,一日龄至一周龄心率增加极快,以后增加稍慢, 至3〜4周龄时心率达最高峰,其后又逐渐减慢,至17周龄时达成年鸡的心率水平禽类 在活动时的心率较静止时快,处在冷环境中较在温热的环境中为快笼饲的鸡较非笼饲的 鸡心率显著增加采用肢体导联描记出的家禽心电图中有P波、S波、T波和小而不全的R波,但无Q 波其中 P 波代表心房肌去极化, S 波代表心室肌去极化, T 波代表心室肌复极化 P-S 间期表明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S-T间期表明整个心室均处于兴奋状态心电图异常的2~4 周龄雏鸡,死亡率可高达100%缺K+可使心电图发生异常,所以家禽对K+的需求较为迫切禽类心输出量与机体新陈代谢的强度相适应静息状态下,其组织对血液的需要减少 心输出量也就较小,而当机体活动时,组织对血液的需要增加,心输出量也就增加此外, 它还与年龄、性别、生理状态有关(表14-2)表 14-2 家禽的心输出量、血压及心率种别年龄及性别一重2J每分输出量(ml)平均血压(Pa) *心 率(次 /min)每只家禽每千克体重16月龄,公,饥饿2.39340±18143 ±722131.530716月龄,母,饥饿1.79308 ±17173±718931.7378鸡12-14月龄,公,冬季2.59444 ±22173±924131.3303(来航)12-14月龄,公,夏季2.95359±11135±723598.028918月龄,母,冬季1.95345 ±15181±1220398.333618月龄,母,夏季1.96234 ±7121±519598.3347公,成年2.2一19024264.6276母,成年**1.6430269一一鸭公3.3一286.821491.5175母3.0—253.419625.0185对照2.1393.9187.5一186.2潜水2.125.9一一21.1火鸡公**14.514.5161.5161.5111.3200.027197.7149* 1 毫米汞柱=133.322 帕**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得的结果,其余均为染料稀释法测得 二、血管生理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虽因种类、年龄、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变动,但变动范围较小,表现相对稳定,保证机体各器官组织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机能。

      禽类的血压见表14-2 禽类器官血流量与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代谢水平较低时,血流量较少;代谢水平升高 时,血流量增加,例如,当卵在蛋壳腺内沉积钙质时,蛋壳腺的血流量比无卵时增加一倍 以上以鸡为例各器官的血流量见表14-3表 14-3 鸡的器官血流量器 官重量(g)占心输出量的百分比(%)各器官血流量(ml /min)肾15.039.9638.1心5.935.7816.6肝47.507.0528.9十二指肠5.064.8115.9结 肠1.520.401.6胰3.490.703.0脾1.953.3710.3股16.804.0812.4胫19.662.628.2甲状腺0.120.040.25甲状旁腺1.0150.060.23肾上腺0.110.030.08子 宫16.038.5835.4输卵管,峡部*6.051.063.6输卵管,膨大部27.485.7019.7*子宫内有硬壳蛋 14h 内测得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家禽延髓有心抑制中枢(迷走中枢)、心加速中枢(交感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交感 性兴奋和抑制)因此,延髓是禽类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禽类心脏的活动与哺乳动 物相似,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比较特殊的是,在安静状态下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禽心脏 的调节作用较为均衡,不像哺乳动物那样呈现迷走紧张。

      禽类多数内脏血管管壁平滑肌与哺乳动物相似,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 配激素对心血管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儿茶酚胺类激素可使禽类血压升高,加压素 对鸡有舒血管作用,表现为减压效应,与哺乳动物不同禽类血液中 5-HT 与组胺的含量要高于哺乳动物,具有降压效应此外,家禽的心血管功能受环境的影响较大适应高温环境中生活的鸡,其血压水平 低于冷适应性的鸡环境温度骤升时,可引起体温上升,使血管舒张,产生降压反应环 境温度下降时,也产生降压反应,降压程度与低温成比例若改变了低气温条件,随着体 温的恢复,血压也趋于正常第三节 呼 吸一、呼吸运动(一)功能与结构 家禽每侧支气管入肺前,为肺外一级支气管;进肺后的支气管,为肺内一级支气管 后者又发出背内侧和腹内侧二级支气管,向肋面分布,并分出副支气管互相连接,形成原 肺;背外侧附加的副支气管网形成新肺鸡的新肺较发达,通过其表面的小孔与各气囊(颈 气囊除外)相通而颈气囊、锁骨气囊(不成对)和前胸气囊又与腹内侧二级支气管相通 后胸气囊则又与腹外侧二级支气管相通;腹气囊则直接与肺内一级支气管末端相通(图 14-1)总之,它们形成特殊的气体循环通道,使气囊内的气体在呼气时,可再次回肺,进颈气囊气管前胸气囊 肺内第一级气囊图 14-1 禽类肺和气囊的一般排列 行二次气体交换。

      家禽的肺无肺泡,只有发自副支气管的毛细气管每一副支气管可发出多条盲端毛细 气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