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察与教育.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9466417
  • 上传时间:2024-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93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察与教育观察与教育一、观察的概念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 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 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本节主要介绍观察的概念、品质以及观察力 的培养一、观察的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感 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心理学家根据人在知觉事物时有无预定目的,将知觉分为有意知 觉和无意知觉无意知觉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任务,也不需要意志 努力的知觉它或者是由外界现象的特点引起的,或者为人的兴趣所 指引例如,当你漫步公园时,无意中可以看见绿树成阴,湖水荡漾, 可以听到鸟儿的喳喳声,汽车的喇叭声……这些都是无意知觉有意 知觉是按预先定好的目的、任务,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觉,如听 报告、参观博物馆、分析设计图纸等观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有选择地去知觉某种事物观察总与积 极的思维活动相联系比如,对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它们的特征 和本质观察是有计划的知觉例如,一个人在校园里闲散溜达,虽然他 也能知觉到鸟语花香、人流车声,但这种知觉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 的;而当教生物的教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对植株进行学习时,这时才 是带着预期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知觉,这就是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敏 锐的观察力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中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 的语句观察是知识学习的条件在系统知识的学习中,无论是语文 课中对字形的辨认、对景色的描写,数学课中对物品的计数、对图形 特征的认识,还是科学课中对自然现象的洞察、对生物习性的了解, 都离不开观察二、观察的品质(一)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观察的目的 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有始有终地完成观察任务观 察目的强的人能主动、独立地提出观察任务,并能克服困难,持久专 注地完成观察任务反之,观察目的弱的人意识模糊,容易受到刺激 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游离于观察的过程二)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精确性强的人能细致全面地观察客体,能发现事物间的细微 差别而观察精确性弱的人则观察粗疏、笼统,容易遗漏对象的特征, 对有细微差别的事物常作泛化的反应三)观察的全面性观察是否全面取决于观察是否有序以及是否动用了多种感官观 察有序的人观察系统,能捕捉到事物的全部信息,表达也有条理而 观察无序的人观察零乱,容易遗漏事物的重要细节,表达也很混乱 只动用视觉器官进行观察的人,只能获得关于事物在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属性,而善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人,就能获得事物的各 种属性,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观察肤浅的人往往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观察深 刻的人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三、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而是在观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 培养起来的观察力的培养应体现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一)观察前要做好观察的准备1.明确目的与任务目的能引起个体身心的紧张度,起着定向的作用例如,四十多 位专家开会,忽然外面闯进来两个人,一阵厮打后被人拉出会场,主 持人要求专家立刻写出刚才的见闻,结果只有 4 篇差错在 20%以下, 有25篇差错在40%以上,很多记述充满了主观臆想尽管这里有许多 有利的因素,例如,事件延续了一段时间,性质足以引起人的注意, 看后马上记录,都是些善作记录的人,为什么还有许多差错?究其原 因在于缺乏观察的目的性所以,观察的目的、任务及观察结果的处 理与运用要求一定要在观察前就明确提出2.丰富相应的知识缺乏文史知识背景的人在参观一些人文景观时常常走马观花;相 反,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参观起来就细致深入得多这说明只有理解了 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是难以引起人的观察兴 趣的,即使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也不知如何着手去观察。

      所以,观 察前要丰富相应的知识二)观察中培养观察的技能观察作为一项操作性极强的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1.有顺序地进行有顺序地进行才能保证信息加工和结果表达的条理性与全面性 观察的顺序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而变化观察一个事物,可以遵循 空间顺序,可以从头到尾,可以从左到右,可以由近及远,可以先整 体再部分后整体等观察是一种过程,可以遵循时间顺序,有时也可 以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观察2.多感官的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知觉的观察自然应该包括看,但观察不仅仅是看, 还应包括其他各种感官的活动例如,观察春天,不仅要看春天,看 柳枝吐芽、看碧波荡漾、看草地新绿,还要听,听微风、听鸟语、听 流水、听春耕,还有嗅,嗅花香、嗅泥土清香各种感官的活动使得 我们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全面地认识对象3.有积极的思维观察不是纯粹的客观信息的输入,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渗透主体的 思维活动,所以,观察又被称做“思维的知觉”其实就感官的灵敏 度而言,人的嗅觉还不如狗,人的视觉还不如鹰,但人的观察之所以 能远远比动物高明,是因为人有思维活动的介入人与人在观察水平 上的差异,究其实质也在于思维参与上的差异因此,观察的过程伴随积极的思维就是一项重要的观察技能。

      观察中的思维体现在善于比较,从相似对象中寻找到不同,在貌 似无关的对象中发现联系观察中的思维还体现在善于概括规律,例 如从四季的更替中揭示春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观察中的思维更体现 在善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观察后及时总结观察结果为了使观察中获得的知识成为意识的经验、巩固的经验,观察后 有必要对观察的结果及时总结总结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表述或书面 的记录,记录可以是文字的,例如日记、作文、报告,也可以是图画 的当然,观察结果的总结方式应该在观察前就提出,这样有利于提 高观察的目的性四、错觉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错觉是在 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已发现了错觉现象在中国古书《列子》中 就记载有两小儿争论太阳大小的论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里的近如车盖、远似盘盂 的现象就是错觉现象了解错觉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图 案设计、室内装饰中巧妙地利用错觉原理能引起良好的心理效应,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舒畅愉悦另外,飞行员在海上飞行,由于水天一色, 失去了环境中的视觉线索,很容易产生“倒飞”现象;学生在学习立 体几何时,容易轻信图形的表面知觉。

      这些都是要加以克服与避免的三、知觉的种类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 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 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息;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 的位移等信息知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错觉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等空间知觉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不能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空 间特征,就不能正常地生活空间知觉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它是由视觉、触觉、动觉等多 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着主要的作用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 影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刺激,都是 物体形状的信号在用手的摸索感知物体形状时,触摸觉和动觉也起 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连续性的刺激,给大脑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 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和综合,产生了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在同等距离时, 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小,因此 根据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就可以知觉对象的大小在不同距离时,远 处的大物体的成像可能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相等,甚至远处大物体的 成像反而小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但是,人们仍然能比较正确地反映 它们的实际大小,保持知觉大小的恒常性这是因为对象通常是在比 较熟悉的环境中被知觉,所以熟悉的物体就提供了对象距离和实际大 小的线索,这些线索同视觉、触摸觉、动觉所提供的信息在一起,形 成了大小知觉但是要说明的是,在距离过远时,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就会降低,而视网膜成像大小的作用就会增大3.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对人或物体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知觉动物和人都具 有方位知觉的能力例如,信鸽从千里之外能准确飞回自己的老窝, 人能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同物种在方位知觉中凭 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例如,鸽子主要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蝙蝠主 要依靠回声定位,而人则主要是使用视觉和听觉来辨别方位1)视觉定位当人用眼睛环顾周围时,环境中的物体就在视网 膜上形成了不同的投影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以环 境中某些熟悉的物体的位置为参照点,就形成了物体的方位知觉。

      当 然,在主要以视觉定位时,触摸觉、动觉、平衡觉也发挥了补充作用2)听觉定位由于人的耳朵位于头的两侧,这样,一侧声源发 出的声音到达两耳时经过的距离就不同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所 造成的两耳声音刺激强度差别、时间差别、位相差别就成为人对声音 方位知觉的主要线索4.距离知觉距离知觉也就是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的投 影是平面的二维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图像,并对图像的远近 距离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使人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有以下几种1 )生理线索①调节:人眼在观察对象时,为了在视网膜上获 得清晰的视像,水晶体必须作出调节变化看远处的东西,水晶体要 扁平;看近处的东西,水晶体要凸起水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睫状肌 的收缩和放松来控制的,睫状肌的动作冲动就为辨别物体的距离提供 了一个线索但是眼睛的这种调节只在几米(1〜2米)内有效,而且 也不精确这是深度知觉中眼睛的调节作用②辐合:眼睛在看东西 时,两眼的视轴要指向所看的东西,这样双眼的视轴必须进行一定的 辐合运动,看近物时视轴角大,看远物时视轴角小这样控制双眼视 轴辐合的眼肌运动就向大脑报告了关于对象距离的信号,用以判断物 体的距离使用视轴辐合线索的个体差异很大。

      例如,一项对25 名被 试的实验发现,约有 13 的人很少使用辐合来判断距离这是深度知觉 中双眼视轴辐合的作用2) 单眼线索①对象重叠: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 那么,遮挡物体被知觉为近些,被遮挡物体被知觉为远些②线条透 视:线条透视是由于空间对象在平面(视网膜)上的几何投影造成的 近处物体所占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大;远处物体所占视角小, 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小看起来向远方伸展的道路两侧趋于接近线 条透视的这种效果能帮助我们知觉对象的距离③空气透视:物体反 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 线的散射一般来说,远处的物体显得灰蒙蒙、模糊,近处的物体显 得明亮、清晰据此,也可以推知物体的距离④相对高度:在其他 条件相等时,视野中的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个,就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这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 发生有层次的变化例如,眼前的墙砖投影大、密度小,而高处的墙 砖投影小、密度大⑥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做相 对运动时,远处的物体移动慢,近处的物体移动快,这就是运动视差 虽然实际上两个物体在以相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但人们往往觉 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