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疟疾的中医治疗.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zsz****01
  • 文档编号:284315193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5.1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疟疾的中医治疗中医文献中对疟疾防治的记载祖国传统医学对于疟疾的诊治历史悠久殷商时代,甲骨文就有疟、疥、蛊、龋、蛔、疫等疾病的记载 周礼疾医说“秋时有疟寒疾”,可见当时已经认识到疟疾在秋季流行中国南方湿热的气候更适于蚊虫的滋生,疟疾发病率尤高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记载“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自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中老翁自残也是因为瘴气:“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古代疟疾在我国南方非常盛行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有“疟论”和“刺疟”二个篇章,详细论述了疟疾的发病原因、分类、症状、治疗方法等,当时治疗疟疾的方法以针灸为主宋代的丹溪心法载有“截疟青蒿丸”;明代普济方“诸疟门”达四卷之巨,收载的方剂达数百种之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列出了数百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和方剂,为明代以前治疗疟疾经验之总结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缺医少药,传染病易流行,科学家们也受惠于古老的中药如化学家许植方患了疟疾,因得不到奎宁,依照本草纲目的“截疟丸”方制作了药丸,治好了自己的疟疾20 世纪下半叶,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研究青蒿素抗疟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青蒿素的由来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凉血退蒸、解暑、清胆、截疟有关青蒿的现存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 168 年的五十二病方 青蒿用于治疗疟疾,始见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传统制剂方面,古医书记载了许多含有青蒿的抗疟方剂,如太平圣惠方中的“青蒿散”, 圣济总录中的“青蒿汤”, 丹溪心法中的“截疟青蒿丸”等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当地疟疾肆虐,疟原虫对已有药物产生耐药,使战斗力严重减弱应越南政府要求,中国拟提供有效抗疟药物我国政府决定全国范围研究新型抗疟药,遂于 1967 年 5 月 23日成立了研究协作组,简称“523 任务”,涵盖印多个研究单位,500 多位研究人员1969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加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屠呦呦和组员余亚纲等从中医药古籍中搜集并筛选中草药单、复方数百种,发现青蒿在唐宋元明的医籍、本草和民间都曾提到有治疟作用,呈现高频率出现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阐述青蒿的用法得到了启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悟出可能不宜高温加热的道理1971 年 10 月 4 日,药物研究序号为第 191 号的青蒿提取物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 100%,这是青蒿素发现最关键的一步。

      1972 年 3 月 8 日召开的南京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屠呦呦报告了青蒿及其中性提取物的抗疟作用,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关注,开启了青蒿抗疟的伟大篇章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氨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2001年,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 疗法)被世卫组织推荐为疟疾的首选方案3 年后,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据柳叶刀统计,青蒿素复方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恶性疟疾,治愈率高达 97%从发现到应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以来,据 WHO2015 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 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 2,62 亿例、死亡 83.9 万人,到 2015 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 37%和 60%,挽救了大约 590 万名儿童的生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安德森表示,青蒿素的出现,让全球疟疾死亡率在过去 10 年间下降了 50%,感染率下降了 40%,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疟疾的辨证治疗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疟邪具有的特点是: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盛虚更替;与卫气相集则引起发病,与卫气相离则病休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主要的病机为感受疟邪之后,“疟不离少阳”,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从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入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疟疾的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和病程就暂,分为正虐、寒疟、温疟、瘴疟和劳疟正疟表现为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其治法为祛邪截瘧、和解表里,代表方剂为柴胡截疟饮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但寒不热,或热少寒多,口不渴,胸胁痞满,神疲肢倦,苔白腻,脉弦迟者,称为寒疟其治法为和解表里、温阳达邪,代表方剂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骨节痿痛,口渴引饮,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称为温疟其治法为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代表方剂为白虎加桂枝汤山瘴地区,湿热郁蒸,感染瘴毒,邪郁于内,或蒙闭心窍,发为瘴疟。

      其发病急骤,病情深重,分为热瘴和冷瘴热瘴临床表现为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肢体疼痛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冷饮,大便秘结或不爽,小便热赤;甚则神昏谵语,舌红绛或黑垢,脉洪数或弦数,其治法为辟秽除瘴、清热保津,代表方剂青蒿清瘴汤凡疟疾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疟虽暂间,小劳便发,临床表现为寒热时作,倦息无力,食少,自汗,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胁下结块,舌质淡,脉细无力其治法为扶养正气、调和营卫,代表方剂何人饮素体疟疾久不愈,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而成痞块,称“疟母”临床表现为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其治法为软坚散结、祛瘀化痰代表方剂鳖甲煎丸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疟疾防治中应用祖国传统医学一向注重“治未病” 景岳全书疟疾载:“但使内知调摄而外不受邪,则虽居瘴地,何病之有防止感受疟邪是预防疟疾的根本本病为蚊虫传播,故消灭蚊虫,避免蚊虫叮咬是防疟综合措施中的主要环节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冒暑、贪凉以及过食生冷油腻之品在疟疾流行高峰疫区,采取预防用药,及时治愈疟疾病人,减少传染来源等,都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技术措施从建国初期的 3000 万疟疾病例,至今已连续 4 年无本土病例报告。

      在建党 100 周年前夕,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中国消除疟疾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伟大祖国医学中医药宝库举足轻重,其中青蒿功不可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