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建设计的环境型城市建设.pdf
12页公司概况及经营方针 环境型城市建设的 设想投入 日建设计的环境型城市建设 卜野和彦 1 .日建设计于2 0 0 5 年迎束了刨业1 0 5 周年,公司成立5 5 周年,只建设计跫一家承担建筑和土本设计监理、城市规划及其 相关调查,企划、咨询业务的综合性设计事务所,以强大的技 术和管理能力承接了众多的项目 2 .公司r 属的对象明确、分T :细致的各专业部门能满足建 筑及城建相关的各类需求,提供解决各类课题的专业服务 3 .针对从建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大小不同的环境,根据减 少和控制环境负荷、恢复环境和创造新环境等多个层次,日建部 自部门和组织在积极地T = 作,特别是由开发规划部门、上木部 门通过城r h 规划或城市开发正在推进“环境型城市建设”计划 4 .此外,为在2 0 0 6 午更积极地推进“创造未来城市和环境” 的话动,特别成立了R 建设计综合设计所( N i k k e nS e k k e iR e -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 ,正开始努力旨在城市经营、环境、能源方面 构建一个可持续性城市地区社会,并创造一个更具魅力和活力 的未来城市留给子孙。
5 .在对外交流、社会活动方面,自1 9 7 8 年作为任意团体起 步时,日建就作为社团法人环境评估协会( 丰办政府机构:环境 省、经济产业省、国士交通省、农林水产省,于1 9 9 7 年7 月正式 成立) 的干部成员单位积极参加协会下各委员会的活动 1 .认识 1 ) 人类为了生存,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而获取消费 资源的过程就会给环境带来负荷,这是无法避免的 2 ) 但是,以发展为由的超量消费和环境负荷的增加,给地球 带来了严荤的影响小范围的从个人到城市,大范围的从国家到 地球,推进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共同面对 的课题 3 j 为此,有必要考虑从技术方面减少各类设施和各种装置 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减少能源消耗,闻时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 会经济体系 生态城市的空橱艺术 3 1 4 ) 特别是对人l1 集中、各种功能齐全,生活和活动能耗大的城 市进行- | 塞新结构调整,建成环境负荷小、有完善体系空间的城市是个蘑 要的课题,也是日建设计在城市规划、城市开发方面的使命 2 .没想和方针 1 ) 原则_ } :与单个的设施和装置一样,在城市中减少负荷和外部不 经济因素,节省并高技利用资源和能源。
2 ) 更为季要的是,恢复因扩展空问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并为创造 新的环境而积极挑战,从而提高城市自身的安全性和魅力 3 ) 基于以上几点没想,在环境方面通过“减少挖制负荷”、 “高效利用”、“恢复原有机能”、“新的创造”,使人类与环境共牛 存成为可能,从而为人类提供“安心安今”、“舒适便利”、“魅 力”的空间和活动领域这是我们创建“环境型城市建设”的方针 4 ) 要把根据环境型城市建设I f | j 形成的城市规划理念,真正认汉为 “小型城市”,同时理解其超越集约型城市构造和城市形态的价值 3 ,策略和投入体系 1 ) 根据环境型城市建设的方针,丰要采取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 的相荚措施如图表所示 装 提供安心安全环境提高舒适方便程度 增加城市魅力 减小 防止城市的无计划扩展T O D ( T r a n s i tO r i e n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优先考虑环境城市设计 控制 引^ 交通蜂■系统M M ( M o b i l i t yM a n a g e m e n t )建设禁止车辆通行的商业j = 街 引入集约型号城市构造 离效配备用络型地区冷暖气设备 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问 铺设共用澶淘 办公地居住地相近的土地利用引^ 混在型土地利用 交通结点的开发 太规模复合型城市开发 t 建市区 引入市内公交系统 I T S ( I n t e l l i q e n tT r a n s p o nS y s t e m sJ 恢复再生水环境 铺设下水道 引入“风之道” 开发几代同堂型住宅地 再建步行生活圈 再生绿环境 重现和利用历史资源 创造 构建行人网络 创造木环境 设置避难地点和路线 整理城市内空闲地 创造绿环境 架设大型堤坊形成城市量理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完瞢生活小区 3 2 生态城市的空间艺术 2 ) 这些策略可以具体整理为以下业务范围和对象领域,可在实际 项目中将它组合利用。
( 1 ) 根据城市、地区的基本设计要求来设计城市的框架 一一防止城市的无计划扩展、T O D ( Tra ns “ 0 1 - i e n tc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环境优先的城市设计、引入集约璋! 城市模式、下 水道整台、引入“风之道”、再建步行生活圈 投入项目事例介绍 ( 2 ) 诱导利用土地和开发城市,集聚各种功能并提高安 全性 一一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间、铺设共用槽沟、重新整理市 区、完善网络犁地区冷暖气、办公地居住地相近的土地利用、 交通节点处理开发、引入混台型土地利用、人规模复台墅城市 开发,几代同常型住宅地开发、避难地点和路线的设置,架 设大型堤坝 ( 3 ) 建立交通体系和措施,使各种活动能圆满高效地完成 一一引人交通蜂巢系统、MM ( M obilitY M a n a g e m e n t ) 、建设禁止车辆通行的商业大街,引入市内 公交体系、I T S ( I n t e l l i g e n tT r a n s p o r tS y s t e m s ) 、构建 行人网络、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 4 ) 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景观,提高城市舒适性的魅力 ——水环境再生、绿色环境再生、重现和利用历史资源、 整理城市内公共用地、创造水环境,创造绿环境、形成都市 景观、完善生活小区。
1 .长野市城市规划设计基本设计 1 ) 基本情况 ( 1 ) 长野市位于日本国土的中心位置,在长野县的北部,是 县厅所在地 ( 2 ) 离东京约2 2 0 k i n ,乘坐新干线约l 小时3 0 分钟的车程 ( 3 ) 人口约为38 万人( 2005 年1 月时的数据) ( 4 ) 位于千曲川和犀川形成的长野盆地的中心位置,是一座 被青山环抱的有着丰富自然底蕴的城市 ( 5 ) 历史上在善光寺( 国象级文物,建千6 42 年) 的门 前町和北国街道的宿场町上繁荣发展起来 f 6 ) 】8 9 7 年实行市制以来,经历了4 次城市合并,城市范围 得到了扩大 ( 7 ) l98 1 年4 月l9 日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相似的河 北省石家庄市结为友好城市 ( 8 ) l998 年第l8 届召开长野冬季奥运会 2 ) 城巾I 建设的课题( 设想20 年后的长野) ( 1 ) 解决低出生率及老龄化社会问题 ( 2 ) 解决人口减少的社会问题 ( 3 ) 如何保持充满活力的城市 ( 4 ) 如何推进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建设一个具有长野 本土特色的城市 创造一个环境负荷少的城市t 创造一个能体现自然环境和历史景观的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的空闻艺术 3 3 3 4 生态城市的空间艺术 ( 5 ) 与市民共同合作,解决城市建设问题 3 ) 城市建设的日标 ( 1 ) 建成“步行足以生{ 舌的城市” ( 2 ) 充分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 ( 3 ) 利用自然和历史资产,创造一个具有多样化生活方式的 城市 ( 4 ) 创造和培育以地区为主体的城市 4 ) 城市构造 ( 1 ) 形成城市活动和以社区为中心的点和轴 城市的点:广域点、地区点,生活点、交流点; 城市的轴:基干城市轴、历史交流轴、地区交流轴 ( 2 ) 形成保护自然城市前提下的自然观光点 ( 3 ) 0 I 导保护完善自然、地区,引导利用土地:保护完善的公 共绿地、与自然共生存的区域、农地和田园集中区域、市区、市 区住宅区域 ( 4 ) 绿色网络的形成:河川轴、绿色舒适网络 5 ) 上地的利用 《1 ) 根据地区特性和考虑配备完善设施前提下的土地利用 城市中心区域:中心商业- 业务复台型用地, 中心周边地区:复合型市区、一般住宅用地; 市区边缘地区:专用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平地集中地区:田园居住区; 山里集中地区:山里培住区t 高原住宅、观光点等:高原住宅、休闶疗养娱乐用地; 森林、自然公园等:森林、自然公园。
( 2 ) 根据地区特性和考虑配备完善课题前提下的土地利用 ( 3 ) 满足多样化居住需求的土地利用 ( 4 ) 形成小型生活圈和引入有序的复合型土地利用 6 ) 道路- 交通 ( 1 ) 为杜绝交通堵塞、缩短时间、过境车辆改道和交通 畅通化形成道路网络系统例如:广域干线道路,干线道路、生 活道路 ( 2 ) 以铁路为轴线,根据乘客的需求采用多种公交运营,完 善公变体系包括:线路公交、D e m a n dB u s 、C o m m u n i t y Bus 、拼坐出租车 ( 3 ) 为促进利用公交和控制车辆使用,建立交通需求管理 体制包括:T D M ( T ransP0r ta t i0nDe ma nd M a n a g e m e n t ) 、P a r k &R i d e 、H O V ( H i g hO c c u p a n c yV e — h i c l eL a n e ) 、R o a dP r i c i n g 、P T P S ( P u b l i c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P r i o r i t yS y s t e m s ) ( 4 ) 在中心市区建设一体化的交通,构建T r a f f i cC e l l S y s t e m s 、T r a n s i tM a l l 。
7 ) 保持完善自然环境和调整完善城市环境 ( 1 ) 形成框架型水的和绿t ( 2 ) 创造出市区内的水和绿色空间, 《3 ) 考虑环境因寨,创建环境负荷少的城市 8 ) 刨建防灾害城市 ( I ) 形成功能分敬型的城市结构,建设紧急疏敖线路、 避难场地、避难设施、直升机机场 ( 2 ) 充实通俗易懂、成体系的防灾害设施和系统,规划 燃烧隔离带、防灾害绿荫带,成立自主防灾害组织 ( 3 ) 推进综合治山治水对策 ( 4 ) 通过在市区调整和完善个别设施,创建一个安全、安 心的市区 9 ) 调整完善城市景观 ( I ) 保护、完善和利用形成长野市框架型的自然景观; ( 2 ) 将历史和文化的特性融于这座城市; ( 3 ) 引入美丽的城市远景, ( 4 ) 形成商业办公区域景现- ( 5 ) 创造一个静设的住宅地区景规; ( 6 ) 保护完善和培育农村山林景现 2 .饭田町的再改造地区 1 ) 作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开发的事例介绍 基本情况: ( 1 ) 位于东京都心外围约5 公顷的区域,厨边教育设施 集中 ( 2 ) 有J R 和地铁的3 个车站、5 条线路经过,是一个能 快捷进入东京的主要商务区域。
( 3 ) 周边有小石川后乐园庭园、北之丸公园等绿荫和 神田J i I 、日本桥川等 ( 4 ) 在江户时代是住宅区,在明治时代是饭田町车站,在 昭和时代改为专用货物车站 ( 5 ) 城市规划为商业区,但也留有工厂,仓库等,是个准 工业区 ( 6 ) 日建设计的总部所在日建设计东京大楼位于这一地 区的南部市区 2 ) 项目的经过 ( 1 ) 1 9 8 7 年国铁民营化,饭田町车站由日本货物铁道株 式会社( J R 货物) 接管, ( 2 ) 1 9 9 1 年由当地行政机关千代田区开发调查; 生态城市的空闻芭术3 5 3 6 生杰城市的空阃艺术 ( 3 ) 1 9 93 年~l9 9 5 年由东京都千代田区的土地所有人 ( J R 货物等) 开展开发、规划调查t ( 4 ) 19 9 4 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