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pdf
15页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授课教案课题第五章一 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学具教师: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学生:凸透镜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Mp3播放一段冰与火的故事听故事激趣课题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透镜的分类和比较(一)透镜的种类 活动 1 下面大家垫面巾纸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 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 凸透镜 ;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 凹透镜 。
指导学生把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在教材上画出来结合凸透镜、 凹透镜实物, 指出哪是透镜的中间, 哪是透镜的边缘, 强调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是比较透镜的中间和边缘的薄厚指导学生练习区分凸透镜、 凹透镜:见导学案学 生 垫 面 巾 纸 摸透镜学 生边 实 验 边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 说出 两 个 透 镜中 间和 边 缘 的 薄厚上的不同,一块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一块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学 生在 教 材 圈 画凸 透镜 凹 透 镜 的定义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在薄厚上的不同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教材上有的定义直接在教材上画出,发挥了教材的作用的同时节约了记笔记的时间巩固和提高学生刚 才 活 动 的 结果二、主光轴和(二)主光轴和光心 活动 2 阅读教材,理解主光轴、光心什么是光心?光心在哪?强调光心在透镜上两个表面对称的阅读教材、圈画重点请一位学生回答:让 学 生 阅 读 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学光心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正中心透镜的光心有什么重要的性质?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
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教师巡视指导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咱班有戴眼镜的同学, 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那么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找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回答那我们如何判断谁说得对呢?找戴眼镜的同学摸自己的眼镜并说出是哪种透镜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它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光 心是 透 镜 的 中心,光心在透镜上学 生集 体 说 出 光心的重要性质:通过 透镜 光 心 的 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请 一名 学 生 在 黑板上板图,其他学生 在导 学 案 的 相应 位置 上 画 出 通过 凸透 镜 光 心 的光路学 生 集 体 回 答 :“不变 ”请 一名 学 生 在 黑板上板图,其他学生 在导 学 案 的 相应 位置 上 画 出 通过 凹透 镜 光 心 的光路?戴 眼镜 的 同 学 回答:近视眼有 的同 学 说 近 视眼镜是凸透镜,有的 同学 说 是 凹 透镜?找 两位 学 生 回 答生很容易找到光心,但光心的位置与后边学习的焦点学生很容易混淆,通过追问光心在哪,强调了 光 心 在 透 镜上,防止与焦点混淆。
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提高他们的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助于理解光心的性质把已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物理学生对近视眼镜并不陌生,但属于哪种透镜并不清楚,引导学生关 注 身 边 的 物理让学生思考的同判断依据有学生回答:可以用手摸戴 眼镜 的 学 生 用手摸后说出: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时,暗示学生透镜对光的作用并不是新知识,就是之前学习的折射让学生学习的前后知识形成联系,并不是一节一节的零散学习知识,而是让学习的知识形成网格,提一点而带一面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透镜是能透光的,光经透镜发生折射,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我们先来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观察导学案图中的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猜想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传播,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用实验验证学 生思 考 并 尝 试回答学生观察,并请一位学生回答: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学生猜想,学生说出:上边的光线向下偏折,下边的光线向上偏折,类似于三棱镜。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 中 的 猜 想 能力,猜想并不是瞎猜,要有根据的猜想让学生不盲从,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演示实验 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 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凸透镜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板书: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在导学案中画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会聚: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 向中间偏折, 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 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学生认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学生代表发言:折射光线向中间偏折在导学案相应位置上完成光路图在 教师 引 导 下 理解会聚;记笔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知道观察什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焦点上在教材上没有给出会聚的定义,在笔记上补充什么是会聚,突出对会聚的理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补充会聚,为接下来学习凸透镜对不平行光是否会聚有了 一 个 判 断 标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片面的理解会聚,就靠死记硬背的学习物理,把这个图背下 来 去 应 付 考试。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活动 3 结合上述实验,阅学 生认 真 阅 读 教材,结合导学案从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看教材读教材:在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焦点的基础上,提问凸透镜的焦点在哪?老师边指着演示实验中的焦点,边强调透镜的焦点在主光轴上,在透镜外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焦点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演示实验 2: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 PPT 演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看谁能最快说出谁到谁的距离是焦距, 用什么表示?强调焦距是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请在导学案对应的图上标出焦距小结: (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教 材 中 找 到 并 圈出焦点和焦距请一位学生回答:凸 透镜 能 使 平 行于 主光 轴 的 光 线会 聚在 主 光 轴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用 F来表示请一位学生板图:画出焦点,其他学生 在导 学 案 相 应位置上完成学生猜想、交流、讨论学生集体回答,大部 分学 生 说 不 会聚学生说出:把实焦点 到光 心 的 距 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强调 焦 点 在 透 镜外,演示实验现象很清晰,学生很信服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文字,更容易接受的是图形,此处设计是让学生把文 字 转 化 成 图形,加深理解通过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启发学生分析现象说明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通过 观 察 演 示 实验,学生很信服,效果好的光线另侧通过焦点讨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演示实验 3:利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教师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会聚的标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否靠近主光轴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展示图片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利与弊学 生在 导 学 案 上标出焦距在 老师 引 导 下 小结观察到的现象学 生观 察 折 射 光线 与入 射 光 线 的位置关系,是靠近主 光轴 还 是 远 离主光轴小 组交 流 后 请 一位学生回答:折射光 线与 入 射 光 线比 较, 靠 近 主 光轴,因此凸透镜对不 平行 光 线 也 起会聚作用。
让学生把教材上的文字转化成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焦距通过两次对比实验,加强对会聚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实验4 :利用激光笔在磁类比凸透镜对光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 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凹透镜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 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板书: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根 据凸 透 镜 对 光线起会聚作用,学生 很容 易 猜 想 回答 凹透 镜 对 光 线起发散作用认 真观 察 折 射 光线 与入 射 光 线 的位置关系学 生在 学 案 相 应位 置上 画 出 折 射光线,观察比较折射 光线 与 入 射 光线 与主 光 轴 的 位置关系回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4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活动 4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2 页焦点和焦距提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学 生认 真 阅 读 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并 圈画 焦 点 和 焦距。
学生观察并说出:折射光线不相交,通过演示实验和PPT 让学生直观的看见,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在另一侧并交不相交长,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讨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演示实验 5:利用激光笔和凹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 是靠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提问:如何解决活动4 的问题,哪条是折射光线?折 射光 线 的 反 向延长线相交学生说出:折射光线 的反 向 延 长 线相交在主光轴在 教师 引 导 下 完成小结学 生小 组 讨 论 交流学 生观 察 比 较 折射 光线 与 入 射 光线 与主 光 轴 的 位置关系:请一位学生回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交 流后 请 一 位 学生回答: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 点的 是 折 射 光线引导学生在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基础上,解释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两次对比实验,学生很直观的看见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再次突出重点。
四、四、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 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1、我们可以把太阳光看做平行光 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小组讨论后说明你的测量方法2、视频:粗测凸透镜的焦距3、提出问题:能 否利 用 凸 透镜 获 得 平行 光呢?说出你的具体做法小 组 讨 论 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