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docx
11页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篇一: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MT MT/T5026-1999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hambers around pit-bottom of coal mine 1999-01-11 发布 1999-08-01 实施 国家煤炭工业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hambers around pit-bottom of coal mine MT/T5026-1999 主编单位:煤炭工业部武汉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国家煤炭工业局 施行日期:1999 年 8 月 1 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 如)30 号文的要求,由煤炭工业部武汉设计研究院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原“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砌室设计技术规定”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近年来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煤炭工业部组织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 8 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主排水系统硐室、主变电所、运输系统硐室、井下爆破材料硐室、安全设施铜室、其他硐室。
本规范由煤炭工业部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煤炭工业部武汉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蔡晓川 章立本 严建川 施鹤筹 目 次 1、总则??????????????????????????? 109 2、基本规定????????????????????????? 110 3、主排水系统硐室???????????????????????111 主排水泵嗣室?????????????????????111 管子道??????????????????????? 112 水仓???????????????????????? 112 4、主变电所????????????????????????? 114 5、运输系统硕室???????????????????????115 井下架线式电机车修理间及变流室??????????? 115 井下蓄电池式电机车修理问及充电室、变流室?????? 115 井下防爆柴油机车修理间及加油(水)站??????????116报车机及翻车机硐室????????????????? 116 自卸矿车卸载站硐室????????????????? 117 井下调度室??????????????????????117 6、井下爆炸材料硐室?????????????????????118 井下爆炸材料库???????????????????118 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120 7、安全设施硐室???????????????????????122 井下消防材料库???????????????????122 防水闸门硐室????????????????????122 井下密闭门硐室???????????????????126 井下防火栅栏两用门硐室???????????????127 8、其它硐室?????????????????????????128 井下急救站??????????????????????128 井下等侯室??????????????????????128 井下工具备品保管室??????????????????128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29 1 总 则 为统一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改建、扩建和水平和延伸矿井井底画场硐室设计可参照执行 井底车场硐室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井底车场硐室布置应满足使用方便,便于设备安装、检修及运输的要求,还应符合防水、防火等安全要求 井底车场硐室位置,应选择在比较稳定坚硬的岩层中,并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含水层、采空区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层位 井底车场硐室断面形状和支护型式应根据使用要求、硐室跨度大小、围岩稳定性、支护材料性能、施工方法和经济、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硐室断面形状通常采用半圆拱在松软岩层中的硐室断面,应适应围岩松动变形要求和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2 机电设备用室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宜采用混凝土或料石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根据结构受力需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 3 机电设备硐室地面宜高出外部巷道底板不小于,并应采用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不小于 4 硐室支护方式和支护厚度可按《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5 硐室围岩强度较低时,其混凝土支护材料中宜加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含水性强的围岩洞室支护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机电设备硐室进出口或通道中必须安装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3 主排水系统硐室3.1 主排水泵硐室 3.1.1 主排水泵碉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排水泵用室与主变电所应联合布置,并宜靠近敷设排水管路的井筒硐室与井简垂直距离不宜小于 20mo 2 主排水泵硐室应有两个出口一个与井底车场巷道或大巷相接,通道内安装密闭门和栅栏门另一个通过管子道与井简相接 3 主排水泵硐室通道断面应满足最大设备通过及行人和通风要求,并应与密闭门、栅栏门的规格相匹配 4 主排水泵硐室地面应高出硐室与井底车场巷道或大巷连接处底板与硐室通道相连接的巷道铺设双轨且为高低道时,应以高道一侧巷道底板计算硐室地面高程 主徘水泵硐室尺寸与管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排水泵硐室尺寸应根据水泵与电动机规格,设备安装、检修要求以及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确定 2 主排水泵硐室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时,电缆沟宜设在轨道中间 主徘水泵硐室及吸水井、配水巷断面和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排水泵硐室断面形状与支护型式应满足本规范第条要求 2 吸水井、配水巷断面宜采用半圆形,吸水井顶部应没起吊装置,吸水井井壁应设便于检修的爬梯,上部井口应铺设盖板。
3 主排水泵硐室地面应向吸水井侧设有不小于 3?的流水坡度,电缆沟亦应有不小于 3 他的流水坡度 p 闲室积水宜引入吸水井内 篇二: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篇三:矿井采区车场管理办法上海大屯能源股份公司矿井采区车场 (甩道)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管理试行办法 采区车场(甩道)是矿井辅助运输的“咽喉”部位,也是事故的多发地点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减少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矿井车场(甩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车场设计 (一)有关规定 1.《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1)在双轨运输巷中 2 列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 1m (《规程》第 23 条) 2)使用绞车提升的倾斜井巷上端,必须有足够的过卷距离过卷距离根据巷道倾角、设计载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实际制动力等参量计算确定,并有倍的备用系数 (《规程》第 371 条) 3)串车提升的各车场必须设有信号硐室及躲避硐;运人斜井各车场设有信号和候车硐室,候车硐室具有足够的空间 (《规程》第 371 条) 4)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规程》第 371 条) (1)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年辆阻止住的 跑车防护装置。
2)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 (3)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挂摘钩地点的阻车器 (4)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人斜巷的阻车器 (5)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 1 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6)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 2.《煤矿矿井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的规定 1)采区车场和硐室的设计,应根据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运输方式和矿车类型、地质构造和围岩性质、煤尘、瓦斯及水文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确定 2)采区车场和硐室应根据围岩情况尽量布置在稳定岩层或煤层内 3)采区车场巷道断面形状应根据围岩情况确定,可为半圆拱形,跨度较大时视围岩情况也可采用三心拱形应优先选择锚喷支护,当锚喷支护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其他支护方式 4)采区上、中、下部车场摘挂钩段人行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道布置时应设两侧人行道; (2)双道布置时应设中间人行道及一侧人行道中部车场的一侧 人行道可设在低道侧,下部车场的一侧人行道可设在高道侧;(3)中间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 (4)一侧或两侧人行道宽度:从道渣面起高度内,综采采区不得小于;非综采采区不得小于; (5)非摘挂钩地点的巷道断面应符合《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5)采区车场信号硐室和躲避硐规定: (1)上部平车场应设信号硐室,信号硐室设在分车道岔人行道侧; (2)上部车场为甩车场和中部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和躲避硐信号硐室可设在分车道岔岔心相对的上(下)山巷道侧;躲避硐可设在轨道上山人行道侧; (3)下部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和躲避硐,信号硐室可设在起坡点处高道一侧;躲避硐可设在起坡点附近人行道一侧; (4)信号硐室和躲避硐的尺寸为:净宽~,净高~ ,净深~ 6)采区车场安设风门的规定: (1)根据通风要求,采区上部车场可在存车线进车侧道岔外安设风门,两道风门的间距按需要确定 (2)中部车场内设有风门时,应设在存车线末端道岔以外的单道上两道风门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单辆矿车运行时,和矿车取 6m,矿车取 9m; ②小型机车牵引时,一列车长加 3m;③其他机械牵引时,一串车长加 3m 7)甩车场排水,可在低道起坡点处水沟最低点向上(下)山侧开凿泄水孔洞或预埋泄水管道 (二)设计依据 1.地质资料 1)采区上(下)山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 2)采区车场围岩及煤层地质资料 3)采区瓦斯、煤尘及水文地质资料 4)采区上部车场附近的煤层露头、风氧化带、防水煤岩柱及相邻煤矿巷道开采边界等资料。
2.设计资料 1)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 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采区上(下)山条数及其相互关系位置和巷道断面图4)轨道上(下)山提升任务,提升设备型号、主要技术特征,提升最大件外形尺寸,提升一钩最多串车数 5)大巷运输方式,矿车类型,轨距,列车组成 6)采区辅助运输方式及牵引设备选型 7)采区上(下)山人员运送方式及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8)井底车场布置图及卸载站调车方式 (三)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 1)采区车场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2)采区车场应满足采区安全生产、通风、运输、排水、行人、供电及管线敷设等各方面的要求 3)采区车场布置应紧凑合理,操作安全,行车顺畅,效率高,工程量省,方便施工 4)采区车场装车设备和调车、摘钩应尽量采用机械和电气操作 5)采区车场(甩道)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地质资料必须可靠,甩道开窝位置必须在探明煤层赋存状况和合理划分区段的前提下重新校正 6)采区车场(甩道)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应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并主持会审,采煤、掘进、机运、安全副总工程师及生产技术科、安(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监站(科) 、调度、地质科、运输科、通风科、机电科等相关部门技术科长或主任工程师(主管技术人员)参加,设计必须按会审意见重新修改完善,经会审人员签字,由总工程师签发后方可实施。
2.具体要求 根据各矿具体情况,采区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坡度和设计主要参数规定如下 (1)车场形式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可采用平车场(顺向、逆向平车场)和甩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