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弯弯的月亮》两种流行唱法版本的比较讨论.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6366393
  • 上传时间:2021-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弯弯的月亮》两种流行唱法版本的比较讨论《弯弯的月亮》是由李海鹰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原唱为刘欢,后经孙楠、林志炫、陶喆等多人翻唱,出现了多个演唱版本翻唱即歌手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重新诠释一首已经由他人演唱过的作品,歌手通过改编歌词、重新编曲、重新演唱来改变歌曲原来的风格与意境,从而翻唱出新意笔者在此仅对陶喆的翻唱版本与刘欢的原唱进行比较分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笔者认为陶喆翻唱的《弯弯的月亮》与原唱版本的风格截然不同, 翻唱出了新意, 使人眼前一亮,值得研究陶喆首次翻唱《弯弯的月亮》是在2013 年10月25 日《全能星战》的舞台不同演唱者用自己的方式对同一首歌曲进行诠释,由于演唱方法、编曲配器和演唱者对于歌曲本身理解的不同, 每个演唱版本带给听众的也是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至于哪个版本最成功,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原曲的音乐分析 要将《弯弯的月亮》的两个演唱版本进行分析,首先就要进行歌曲的文本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来了解创作者的意图和歌曲的背景与意境, 才能进一步分析各个演唱版本的优点与特色《弯弯的月亮》词曲皆由李海鹰创作,是一首中国现时通俗歌曲的代表作品。

      通过这首作品, 李海鹰成功地将古典、民族元素与流行音乐进行嫁接在创作上作者有意识地进行都市民谣风格的尝试,用倾诉、柔情、追忆等表现手法,把极富诗情画意的画面融入到流畅的旋律之中李海鹰创作这首歌曲花了不过半个小时时间,我们听一遍也不过四五分钟,但仅仅只听一遍,其清新柔美的曲调、沁人心脾的旋律、幽深纯净的意境就会在笔者的耳旁萦绕,久久不会散去 《弯弯的月亮》带给我们的是诗一般的意境:夜空、月亮、小船、流水、小桥,这些意象,让我们一直沉浸在大自然静谧美好的意境之中,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首歌曲为A+B+A 的三段式结构,A 段为陈述段,通过重复和变化重复加深印象此段旋律由宫、商、角、徴、羽五个基本音组成,旋律朗朗上口、沁人心脾,颇具民族特色在A、B 两段中间有一个连接部,李海鹰采用的是两声部的衬腔伴唱,通过人声的伴唱连接两个主要段落,使歌曲完整流畅,一气呵成,这也是歌曲独具匠心之处B 段为歌曲的高潮段落,通过连接部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歌词中出现今天的村庄、过去的歌谣、忧伤、惆怅等意象,与A 段中幽静和谐的意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段似乎是在呐喊,在反思在旋律上也派生出了新的音乐素材,清角和变宫音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乐曲的调性色彩,与呐喊的歌词相互配合,塑造了与A 段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

      B 段结束后,同样以衬词衬腔与A 段连接,使歌曲的进行井然有序,同时使歌曲独具特色最后A 段是主题的再现,歌曲重新回到悠远静谧的意境中歌曲在歌声的减弱中结束,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使人回味无穷 二、两个版本的演唱对比 将两个版本的《弯弯的月亮》进行对比,必定要将歌手的演唱进行对比, 歌手的演唱方法和对作品的理解决定着歌曲的层次和风格,歌手的演唱水平和对歌曲意境的诠释是歌曲能否出彩的关键 刘欢是中国著名的流行音乐家、音乐制作人他演唱的《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整个神州大地,优美丰富的曲调和温柔细腻的相思与依恋,拨动了人们藏在心底的琴弦,感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源刘欢的演唱字正腔圆,颇有民歌之风味刘欢对《弯弯的月亮》的演唱,可以说是对温婉、柔美风格歌曲的尝试在此之前,他演唱的歌曲大多是当时正风靡全国的西北风歌曲,演唱以直声喊唱为主而在这首歌曲上,刘欢一改之前呼喊式的演唱,在陈述段运用说话式的方式进行演唱,随性但不随意,强调咬字,仿佛在述说一个故事似的,将相思之情娓娓道来在连接段,刘欢运用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演唱衬词嘟,延续A 段情绪,同时又使得情绪更加高涨来配合B 段的演唱,至此,A、B 两__段的连接可谓天衣无缝,整首乐曲流畅性极高,更似一气呵成。

      B 段的演唱带有一股力量,似呐喊一般,但与往日直声喊唱的演唱不同的是,刘欢在呐喊的同时加强了对气息的控制,因此我们在B 段的演唱中听到的不只是呼喊,更有一种反思与力量听着刘欢的演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明月印照小桥的江南山水画,充满着诗情画意陶喆是华语乐坛著名的歌手、音乐制作人,被誉为台湾流行乐坛的RB 教父他首次演唱《弯弯的月亮》是在2013 年10 月25 日《全能星战》的舞台,这一期《全能星战》的主题是爵士之夜为了能够将这首纯粹的中国风味的歌曲演绎出爵士的味道, 陶喆在演出前特意拜访了上海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感受中国最原汁原味的爵士曲调陶喆的演唱中带着一丝慵懒与随意, 节奏上运用爵士乐特有的Shuffle节奏(即爵士八分节奏),爵士风味十足陶喆运用两种唱法演唱乐曲A 段, 形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音乐形象,一个温婉动人,另一个粗犷有力,仿佛是阿娇和阿娇思念的心上人在相互倾诉, 这种演唱给歌曲赋予了暧昧的气氛,男女主人公跨越时空,尽情地倾诉着思念之情,月亮、小桥、流水、船舶,阿娇从陶喆的歌声里渐渐清晰起来值得一提的是, 陶喆粗犷有力的演唱是对爵士乐的传奇人物Louis Armstrong 唱腔的模仿,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改编,既使歌曲更具暧昧气息, 仿佛一对热恋的情侣跨越时空地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又提升了歌曲的爵士风格和档次,可谓点睛之笔。

      这种翻唱方式兼具思想和新意,令歌曲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是经典原唱基础上的超越性翻唱演唱A 段时,陶喆多次将原版的中音处理成属音,使歌曲更加大气时尚,具有大调色彩在间奏中,陶喆依然与原唱一样,用人声进行连接,陶喆将此段间奏进行了删减,使歌曲故事的发展更加紧凑B 段的演唱中,陶喆运用更加自由随性的节奏,将原唱中的呐喊很好地表现出来在B 段与A 段的连接段中,陶喆用嘴唇的颤动模仿管乐的音色,使歌曲风格更加突出,让人眼前一亮尽管爵士唱法会让听众难以在歌曲开始便进入曲中情境, 但陶喆具有创造力的改编与演唱就像沙画一般让画面瞬间征服了听众 两人的演唱各具特色,刘欢的演唱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真实、自然,演唱中既有温柔细腻的倾诉,又有铿锵有力的呐喊,这种演绎将李海鹰的创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经典的原唱; 陶喆的演绎也许与李海鹰原创中的音乐形象有一些差异,但就其创作方向而言,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翻唱,与刘欢相比,陶喆的演唱更加自由随性,充满律动,充满新意,带给听众的是一首极具爵士风味的《弯弯的月亮》 三、两个版本的编曲配器对比 编曲配器是歌曲翻唱的又一重头戏同一首歌曲,通过不同的配器伴奏, 可以带给听众两首风格完全不同的音乐作品。

      刘版《弯弯的月亮》与陶版《弯弯的月亮》在配器上采用完全不同的乐器是造成两版歌曲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刘版《弯弯的月亮》主要采用吉他、架子鼓、竹笛和民族打击乐等乐器伴奏,并用弦乐作铺垫此版伴奏朴素自然,鼓点节奏单一稳定, 引子处还加入了小鸟的叫声和泉水的流动声,整个乐曲宛如一幅泼墨画,中国味儿十足B 段结束后出现笛子独奏, 这是整首歌曲唯一突出器乐演奏的部分,竹笛音色清丽秀雅, 正好映衬了A 段塑造的恬静优雅的自然意象,使B 段到A 段的衔接更加自然,民族乐器的加入配合着民族调式的运用,使整首歌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陶版《弯弯的月亮》主要采用钢琴、吉他、小号、低音提琴、爵士鼓、萨克斯、长号等乐器伴奏歌曲引子主要以钢琴为主,这种伴奏一直持续到将A 段重复演唱两遍,钢琴弹奏如流水般清澈连贯,配合着陶喆温柔细腻的演唱,构成了歌曲的女主人公形象A 段第三次重复时加入鼓点节奏和弦乐铺垫, 加厚伴奏织体, 伴随着陶喆第二种演唱方式的运用,歌曲中男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在听众眼前B 段后连接段出现小号、萨克斯,最后回到钢琴伴奏,以人声模仿小号结束全曲陶版《弯弯的月亮》配器几乎全部采用西洋乐器,钢琴、小号、萨克斯等的演奏都具有明显的爵士风格,陶喆的演绎加上伴奏的完美配合, 成功地将这首原本具有中国风味儿的歌曲演绎成了一首具有国际范儿的爵士歌曲。

      刘版《弯弯的月亮》运用中国风味儿的配器搭配刘欢的唱腔,使整首歌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而陶版《弯弯的月亮》运用西洋乐器,加入爵士音乐元素,配合陶喆的唱腔,在保留原作的韵律和意境的前提下增强了歌曲的戏剧性和生命力,使歌曲更加饱满浪漫,颇具爵士风味两个版本的配器都与歌曲的意境和歌手的演唱紧密结合, 形成了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经典 毫无疑问,刘版《弯弯的月亮》是流行乐坛中的一个经典,它将永远留在一代人的心中;而陶版《弯弯的月亮》亦是翻唱音乐中的成功案例, 它既能使听众迅速回到歌曲当年的情境之中,又结合了当代音乐的发展,赋予了歌曲新的时代意义翻唱是流行乐坛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音乐形式,如何在经典之中再造经典,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音乐话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