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疫病防治技术.ppt
28页福帅得、科佳 应用技术(一)俞 华 根内部培训辣椒晚疫病•病 原 •辣椒疫病的病原是辣椒疫霉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属于鞭毛菌的真菌病菌孢囊梗 简单,菌丝状,淡色孢子囊顶 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 头状突起,大小为27.6~55.8× 15.5~31.6微米萌发时产生多 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 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 微米(图2)病菌还能产生球 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辣椒疫霉菌的寄主范围较广, 除辣椒外还能寄生番茄、茄子 和一些瓜类作物内部培训辣椒晚疫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壁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 中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菌源;广 东省南部及海南省可常年种植辣椒,病株 上的孢子囊也可以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菌 源当温湿度条件适宜,卵孢子萌发,长 出孢子囊,孢子囊通过气流或风雨溅散传 播,萌发时产生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 萌发后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 大量新的孢子囊,通过传播,在一个生长 季节可进行多次的再侵染 内部培训辣椒晚疫病发病条件• 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条件适宜时,短 时间内就可以流行成灾。
其中:1. 天气条件:多雨、潮湿是关键因素,有利于 孢子囊形成、萌发、侵入和菌丝生长;其次是温 度,平均温度26~28℃最有利于发病2. 栽培管理因素: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 较重;地势低、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通风透光 性差、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菜地发病亦较重3. 不同的品种抗性亦有差异,一般甜椒类抗性 较差,辣椒类较为抗病 辣椒晚疫病的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立即喷药:福帅得2000倍,间隔 10天左右,连续3—4次 • 发病前:2000倍科佳→2000倍福帅得 →2000倍科佳→2000倍福帅得内部培训番茄晚疫病图1 、2茎、苗受害状 图3 果实受害状 内部培训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的病原:是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ray]属鞭毛菌的一种真菌病菌孢 囊梗成束从病组织孔口长出,不规则的分枝,着生孢子囊 处形成特征性的稍膨大的节孢子囊卵圆形,大小为21- 38×12-23微米,顶部有一乳头状突起 • 发生规律:由于番茄晚疫病菌在自然情况下不能腐生,在 我国目前也未见产生卵孢子,其厚壁孢子能否在土壤中越 冬也尚不清楚在我国南方,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或染 病的番茄、马铃薯活体内越冬。
在北方则主要在染病的马 铃薯块茎内或保护地的番茄病株上越冬孢子囊通过风雨 或气流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 子休止后又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叶片或从茎的伤口、皮孔侵 入,条件适宜时3-4天便发病,产生大量新的孢子囊,传 播后可进行频频的再侵染 内部培训番茄晚疫病发病条件• 晚疫病的流行:要求多雨、潮湿、雾重露 多、昼夜温差大,早晚冷凉(约10-13℃ ),白天较温暖(约22-24℃)的天气, 这种条件适于孢子囊的萌发、侵染、菌丝 生长和产生新的孢子囊栽培因素中土质 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度密植、 土壤瘦瘠或偏施氮肥的易诱发此病不同 品种对晚疫病菌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 内部培训番茄晚疫病的化学防治• 出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1)2000倍福帅得,均匀喷雾间隔10天 ,连喷3次2)2000倍福帅得→1500倍科佳(亩用 量50毫升)→2000倍福帅得 • 发病前预防: 1500倍科佳(亩用量50毫升 ) →2000倍福帅得→1500倍科佳(亩用量 50毫升) 内部培训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
★ 症状识别:晚疫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在叶片上,从 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时,病 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 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病斑与键部无明显界限,在暗褐 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更为明显发病 严重时,使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天气干旱 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片背面无 白色霉层,病叶脆易破裂,病害扩展缓慢 茎部受害后 形成长短不等的褐色条斑,在潮湿条件下,茎部条斑上也 能长出白色霉层薯块受害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 斑点,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病薯腐烂 晚疫病还可使马铃薯在存贮期间大批腐烂 内部培训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 发生规律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病害侵 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能力或出土前腐烂, 少数病薯的越冬菌丝随种薯发芽而开始活动、扩展并向幼芽蔓延,形 成病菌,即中心病株出现中心病株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借风 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而危害块茎时 则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晚疫病在多雨年份易流行成灾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平地较垄地发病重。
过分密植或株型高大可使小气候增加湿度,有 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或者土壤瘠薄缺氧或粘重土壤使 植株生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减轻 病害发生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一般叶 片平滑宽大,叶色黄绿,匍匐型的品种容易感病叶片小而茸毛多, 叶肉厚,颜色深绿的直立型品种比较抗病叶片表面气孔数目多的品 种也容易感病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抗病力也不一致,一 般幼苗抗病力强,而开花期前后最容易感病叶片着生部位也影响发 病,顶叶最抗病,中部次之,底叶最容易感病内部培训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 生长期间防治: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 立即清除中心病株,喷洒2000倍福帅得, 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或按照2000 倍福帅得→2000倍科佳→ 2000倍福帅得 • 种植前的种薯处理:用100--200倍福帅得 瞬间浸种(时间在30秒内) • 采收后的储藏处理:用200倍福帅得瞬间浸 种(时间在30秒内),可有效防治腐烂内部培训芒果炭疽病图1 、2受害叶片 图2 受害果实 内部培训芒果炭疽病• 病 原 :芒果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e], 属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单细 胞,无色,内有一油滴它的有性世代是一种子 囊菌,不常见 •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枝条,或以 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受侵染的枯枝、落叶、烂 果等病残组织上越冬次年春天3~4月雨季,越 冬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进 行初侵染生长季节可以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 进行多次的再侵染该病菌有明显的潜伏侵染现 象 内部培训芒果炭疽病发病条件• 高温、多雨、雾重、闷热潮湿的天气最适 宜于炭疽病的发生果园管理不善,植株 长势衰弱,植株组织幼嫩,虫伤,机械伤 多,发病都较重采收、包装、运输操作 粗糙,贮藏条件恶劣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不同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紫 花芒、桂香芒、串芒、粤西一号、红象牙 芒等品种都感病;湛江吕宋芒、云南象牙 芒则较抗病 内部培训芒果炭疽病防治方法• 采前栽培化学防治:在新梢期、花穗期及 小果期要喷药防治 用福帅得2000—2500 倍,间隔10天,连喷3-4次 • 采后进行浸果防腐 处理:用500倍福帅得浸 果半分钟内部培训白菜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是 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icae Woron.),是属于鞭毛菌的一种真菌。
病菌在被寄生的寄主薄壁细胞内形成大量密集、似鱼卵状的休眠孢子囊堆休眠孢子囊单胞,近球形、壁厚直径约2.8-3.9微米 内部培训白菜根肿病• 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根部肿大成瘤状,植株地上部生长 迟缓、矮小、萎蔫下垂,尤以晴天中午明显;最后枯死 肿瘤初期小而光滑,乳白色,后期逐渐长大龟裂,变成褐 色,甚至腐烂发臭肿瘤形状多样,主要有卵形、指形、 风铃形等主根肿瘤大而量少,侧根肿瘤小而多,须根肿 瘤串生成小铃铛状 • 侵染循环:病菌以休眠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萌发 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呈洋梨形或球形,前端具有两根 长短不等的鞭毛,借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白 菜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演变和扩展,从根 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形成肿 瘤,最后病菌又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根瘤 腐烂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在白菜的2—4叶期最 容易侵染内部培训白菜根肿病的化学防治• 移栽大田处理:亩用福帅得250—300毫升对土壤 表面进行喷雾,等土壤风干后进行上下均匀混土 (深度在20厘米左右),然后进行移栽 • 苗床处理:(1)亩用福帅得200—250毫升对土 壤喷雾,等土壤风干后进行上下均匀混土(深度 在15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播种。
2)用1000 倍科佳对土壤进行淋溶 • 直播田处理:亩用福帅得250--300毫升对土壤喷 雾,等土壤风干后进行上下均匀混土(深度在20 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播种内部培训花卉霜霉病• 症状: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 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 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 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 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 病原:此病由鞭毛菌离苣盘梗霉真菌侵染所致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生菜上 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 、浇水、农事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 适宜侵染温度15~17℃,田问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 、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 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内部培训花卉灰霉病(一)• 危害症状 :该病危害叶片、花、花梗、叶柄以及嫩茎, 也危害果实使叶片、花腐烂,嫩茎折断,降低或丧失了 花卉的商品价值灰霉菌侵害叶片,往往在叶缘或叶尖处 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如开水烫伤),并不断向叶内扩展 ,湿度大时造成褐色腐烂,其上长满灰色霉状物。
湿度变 小时,发病部位变成褐色、浅褐色、枯黄色等干枯状(因 花卉种类不同而异),花瓣上出现褐色、浅褐色、白色等 水渍状斑块(因花卉种类不同而异),继而腐烂嫩茎或 含水量高的茎上出现褐色斑块,若温度、湿度合适,病斑 扩展很快,使病部发生褐色腐烂,枝、茎杆折断或倒伏, 病部以上部分萎蔫、枯萎死亡,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无 论花卉的什么部分发病,在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灰色霉 状物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也是该病的重要症状 内部培训花卉灰霉病(二)•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 类,丛梗孢目的灰葡萄孢,病部出现的灰色粉状 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 细长,直立,有分枝,长1.3毫米,端部细胞膨大 如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其上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聚生成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 形,少数球形,无色至淡色病菌以菌丝体或分 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 越冬该菌发育适温10-32℃,最低4℃,相对湿 度应保持90% 内部培训花卉霜霉病、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光照不足、湿度大和棚顶结露等条件有利于该病 害发生 在百合、玫瑰、非洲菊上发病较重在发病初 期,用福帅得2000倍喷雾,间隔期10天,连防2-3次。
福 帅得可兼治红蜘蛛 • 霜霉病:在玫瑰上发病较重1)在发病初期,用福帅 得2000倍喷雾,间隔期10天福帅得可兼治红蜘蛛,连 防2-3次2)在发病前,用科佳1500-2000倍进行预防 ,间隔期10天连续喷几次内部培训香蕉叶斑病 • 目前香蕉叶斑病有黄叶斑病(又叫褐缘灰斑病, 病原为香蕉尾抱菌 )、灰纹病(病原为香蕉暗双 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