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建中国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026303
  • 上传时间:2018-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建中国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对一些人而言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它在我国的设置,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2011 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11 月 23 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总结过去五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为我国林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 一种新型学位类型的诞生 新中国的林科研究生教育始于 1953 年当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学院)最先招收林科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林科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生都是按照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招生培养,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林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1999 年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已改名为农业硕士) ,其中有一领域为“林业领域” 。

      这是我国林学范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点正值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飞速发展在 2000 年到 2009年的 10 年间, “林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以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为主,累计招生达 6968 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 2009 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机不可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讨、论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2010 年 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27 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审议通过设置的 19 种专业学位中,与农林学科相关的只有林业硕士这一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要促进林业的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层的林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林业人才十分缺乏,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合林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储备的需要! 当年 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 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 ,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等16 所高校新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将其列入 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

      自那时起,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与林学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新型学位类型正式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 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据了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其英文缩写为 MF它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过程强调研究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林业硕士的培养重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中,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单位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林业的地位、使命和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要满足现代林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和林业职业认证类别,林业硕士主要服务于森林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生态与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等领域。

      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良种工程、森林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退化植被修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域综合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开发、木本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复合农林业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游憩;设施栽培;信息技术与林业信息化;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城市与社区林业等 5 个春秋转瞬即逝如今,全国已有 18 所高校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所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种森林类型各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林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林业建设 216 人,308 人,377 人,429 人,500 人,林业硕士的招生规模 5 年来一年比一年扩大,呈稳步增长趋势,类型也趋于多样到 2015 年底,学生中已有 850 人获得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过程贯穿创新改革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这与以前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有明显的区别。

      之前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林?I 硕士的设置结合了高层次与应用型两个特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林业硕士紧密结合林业建设一线的需求,重点提高实践技能和林业职业能力 林业硕士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培养上显然不能走以往的老路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育质量和内涵,成了各培养单位的共同追求   各学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强化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 目前,全国 5 所高校建立了 6 门林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案例库,收入案例 100 多个;建成了 200 多个林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其中 5 个入选全国优秀基地 各校积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案例库编写方法、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师资培训及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各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各培养单位设置了一系列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林业硕士课程,尤其在选修课方面,充分结合了地域优势和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为主,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在培养中,各单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林业硕士的途径,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林业行业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工作。

      很多培养单位专门针对林业硕士制定了校内外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还开展了林业硕士导师培训活动 林业教指委作用凸显 在林业硕士培养中,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家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林业教指委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的专业组织,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评估标准等   5 年来,林业教指委在工作研讨与学术交流、评优工作、课题研究、探索性工作、规范性工作和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引导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2013 年,林业教指委重新梳理了林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制定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作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依据 2014 年林业教指委下发了《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要求及评价指标》 ,规范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价;组织了首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2015 年,林业教指委完成了 15 个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报告,对评估内容、工作程序、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教指委还构建了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林业硕士教育质量调研,完成了有关专项评估工作 在 2016 年岁末的这次会议上,委员们评出了第二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 《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种及山洪预警技术研究》等 15 篇论文入选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提取―方法与实例》等 10 篇教学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将被收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硕士案例库 林业教指委通过定期主办全国林业硕士教育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讨论会,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研讨会上,聚焦师资培训、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主题林业教指委还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专业实践、战略发展与评估认证等 4 个工作组,分?e 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特殊性开展工作 林业硕士培养任重道远 我国的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 5 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连续两届全国林业教指委主任张永利说,国家林业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林业硕士,对实现科教兴林、人才兴林,进而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张永利认为,当前需要继续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加强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我国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 张永利说,要从政策上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林业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要增进林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培养单位不断提高林业硕士培养质量林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张永利希望,要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尤其是在与职业资格衔接上只有研究生培养与林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衔接好,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才会有热情和积极性 张永利特别强调,能够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种苗繁育基地、林业企业等,要积极配合高校工作,共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林业行业要将林业硕士毕业生纳入到岗位招聘体系之内,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 据悉,有关培养单位近期的努力包括:进一步优化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继续开展林业硕士核心课程案例库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部分对提升林业硕士教学质量有重要示范作用的课程案例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探索与创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紧制定完善教学大纲、培训师资、教学评估、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 林业飞速发展之时,正是林业硕士培养大有作为之日为此,各培养单位正抓紧谋划,全力以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