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doc
10页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P.1-3页的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1. 学生经历探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开展数学考虑,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 3. 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进步合作交流的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1.练习:各自将得数直接写在口算本上,老师巡视 2.交流:指名报得数,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略。
统计准确率 二、探究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出示情境图:图中有一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是哪些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看到这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板书:一共有多少根?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根,该怎样列算式? 板书: 20×3 = 2.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1〕老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老师简要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20×3 =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2〕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根底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3〕让学生翻开书将算式和答语写完好 〔4〕口算:40×2= 50×3= 各自练习后指名说说想法 3.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学生各自完成“试一试”中的两道口算题 〔2〕教学过程:〔同上〕 〔注: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会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4.总结规律:2×3= 20×3= 200×3= 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小结: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来计算 5.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首先让学生上下行对齐口算,将得数直接写在第二行相应的数的下面 接着让学生将第二行的数分别与第一行的各个数相乘,直接说出得数〔同桌合作〕 交流:请两名学生口算 〔二〕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教学例2 出例如2情景图:张大叔带了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 你是怎么估算的?怎样列式? 指名答复,老师板书:48×4≈200〔元〕 50 老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略 2.完成“试一试”:学生各自完成在书上 小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稳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催促改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各自练习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想法 3.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自己的想法。
4.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5-6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家庭作业: 《补充习题》P.1 六、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48×4≈200〔元〕 2×3= 6 50 20×3=60 40×2= 50×3= 200×3=600 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P.4-6页的例3及“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的: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进步观察、比拟、抽象、 概括和动手操作的才能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3个5是〔 〕 2个4是〔 〕 8里面有〔 〕个2 20里面有〔 〕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 〔1〕☆☆☆ ☆☆☆ 2个3 〔2〕○○ ○○ ○○ 3个2 〔3〕□□□□□□ 1个5或者5个1 二、探究 导语:前面的知识看来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如今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1.出例如3情境图:图中有几种花?分别有几朵? 指名答复后板书: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提问: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可以怎么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圈一圈,再比拟: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拟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拟,假如我们将2朵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分成几份? 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蓝花的朵树是2〕 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 〔指名答复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 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 〔3个2〕 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1〕比拟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 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 ?〔4个2〕为什么?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
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随机板书: 求:8是2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 〔4个2〕 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如今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答复后板书:8÷2=4 〔3〕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这个3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板书:6÷2=3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四、知识应用,稳固进步 1.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五、全课总结 今天怎么学习了〔 〕,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解决〕 六、家庭作业: 《补充习题》P.2 第3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课 教学内容:P.6页的5-9题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和考虑,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络,进一步认识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才能及语言表达才能 3.培养学生擅长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即:“想想做做”第5题〕 20×6= 4×80= 600×9= 5×700= 50×6= 3×800= 二、游戏 1.拍一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得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稳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 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7-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并说说解题思路 〔2〕学生观察“想想做做”第8题图后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 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 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家庭作业: 《补充习题》P.3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