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pdf
5页美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美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摘 要:美国作为世界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政策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大 力发展基础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贷计划、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业支持与反 危机措施等各项政策保护, 推进了美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从中可以得到 借鉴 关键词:美国;农业政策;农业经济;农业现代化 美国从独立至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却在很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尽管美国农业 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但起重要作用的是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 一、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为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最重要条件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过渡中的首要障碍是基础设施薄弱 所 谓基础设施, 即涉及直接或间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那些经济设施 主要包括运输 系统、发电站、通讯设备、银行、教育与卫生保健设施,以及组织完善的政府和政治机构 其中水路、公路、铁路、码头、仓库、通讯设备以及电力供应等为物质的基础设施,教育、 科研、 卫生保健以及良好的组织与管理等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共同点是, 投资大, 收效慢,个人和集体难以单独承担,一般都需要国家投资经营。
美国在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 的发展过程中, 美国政府首先集中精力主持和帮助私人公司相应的发展了运河、 铁路、 公路、 仓库以及电力供应等设施,不仅满足了当时经济,首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为后 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是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 早在 19 世纪初到 40 年代, 由纽约州政府率先在州内开 凿第一条运河——伊利运河开始,在国内掀起了运河建设高潮与此同时,铁路运输快速发 展20 世纪初汽车问世以后,美国政府大规模地修建公路,特别是在 30 年代大萧条期间, 政府组织了大批失业工人修建了遍布全国的公路网 在交通运输网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除了 直接投资建设一部分运河和几乎全部的公路以外, 还以贷款和赠与土地等方式鼓励私人参与 运河和铁路建设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向铁路公司提供了一部分贷款和数以 10 万平方公 里计的共有土地” 实际上,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实行官方与民间共同担负起建设基础设施 的任务,解决资金不足的办法很值得借鉴 二、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发挥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 指的是在发达的基础设施的条件下, 以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装备来武装农业生产者,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业以最少的劳动力以及其他投入生产出尽可 能多的农产品, 从而以大量的劳动力和农产品来发展农业生产以外的整个国民经济事业的过 程。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农业方面的应用 纵观美国现代化农业发 展史,大体上经历了机械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三大技术革命运动美国实现农业现代 化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900 年总共有 5 台汽油拖拉机,1914 年增至 17000 台” “在南北战争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 美国已开始重视生物学农业科技进步, 且在一 些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表现有种植业在施肥、培育和引进良种等的进展,畜牧业 在饲料、育种、饲养和防治治病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冷藏保鲜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由 于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农场主可以以较少的人力和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从而有可能从农业中转移出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援工业及其他经济部门 从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 在美国出现了由手工工具向畜力机械过渡的农业技术革命的高潮 新的技术革命在犁、耙和收割机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862 年以来, 美国国内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对美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目标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发展农 业科学技术, 通过教育和推广培养能掌握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农业劳动者, 把先进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为此,政府发起组织了 一个完善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把教学,科研和推广三者融为一体一方面, 每年政府以巨额开支支持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 保证美国农业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 位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教育和培训 三、政府通过信贷计划为农场主提供优惠贷款,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美国的农业生产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 政府农业信贷 政策的目的是要组织政府、合作社和私人的借贷资本及时地为农场主提供各种生产用资本, 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政府极为重视农业信贷问题 “美国在 1916 年通过了美国第一个‘联邦 农业信贷法’ 决定在联邦政府提供部分资金的情况下,成立合作社性质的联邦土地银行, 专门为农场主扩大农场提供长期抵押贷款,1923 年国会又一次通过法律,成立‘联邦中间 信贷银行’ 先是为商业银行提供短期农业贷款贴现,后又为生产信贷协会提供资金以供应 农场主中、短期生产信贷从而为 1933 年通过农业信贷法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生产信贷体 系和合作社银行” 1916 年至 1933 年间,形成了三种信贷合作社,政府牵头,联合农民, 相互调剂,解决农业生产所需的部分资金。
1933 年以后,又先后成立了政府的农业信贷机 构或扩大了原有机构的农业信贷业务,以直接贷款支持农业生产,资助农产品储存设施、农 村住房等社区开发项目 四、促进农业资源保护 第一,土壤保护1935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地侵蚀法” ,授权在农业部内成立水土 保持局,专门负责处理水土保护事宜1936 年,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代替 1933 年的农业调整法这个法律的意义在于,从此美国政府把生产限制和土壤保护二者 结合起来,使土壤保护成为农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空气与水资源保护70 年代初,美国连续制定了几个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清洁和保持 法律,禁止生产和使用一批剧毒农药同时,狠抓城市和农村的各种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到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美国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五、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与反危机措施保护农业经济 (一) 农业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该政策是美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部分, 其基本目标是, 对根据政府计划削减生产的农场主提供 最低保证价格,使农场主获得较稳定、可与其他行业投资者相比拟的利润率,以达到既控制 生产,又保证农民获得稳定收入的目的从理论上讲,由于供求规律的作用,在农产品减少 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价格就会回升。
但实际上,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阻止了农业资本在利 润率下降时向外转移,生产迟迟不能减少,因此价格也就不能回升而且,当农产品价格下 跌时,由于农产主要维持原来的收入水平,以保证家庭生活,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不仅 不会缩减,反而会扩大,从而压迫价格进一步下跌20 世纪初期,美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矛 盾已从农业生产与家庭消费需要之间的矛盾转变为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市场成为决 定农业经济兴衰的主要方面农业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主要取决于市场,30 年代的大危机是 这一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美国政府采取措施: 其一,限制农业生产,控制市场供应量政府通过估计当年某一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和年终库 存情况以及下年度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美国该种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和总产 量、 休耕面积的比例和对于农场主因停耕土地而造成的损失给以补贴的比例 通过市场供求 关系的估计确定政府补贴的高低:如果估计下一年度市场需求大,政府补贴就低一些,以鼓 励农民扩大耕地面积;反之,政府补贴就定得高一些,以吸引农场主更多的休耕土地,以达 到减少粮食产量政府通过控制农业生产,使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既保证可以 取得合理利润,又可以防止因农产品价格过高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为此,政府还建立了自己 的农产品储备,用以调剂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 其二,扩大农产品的需求,尽量消耗掉增产的农产品主要措施有: (1)扩大农产品的工业用 途;(2)扩大农产品出口,政府制定“扩大出口计划” ,采取一系列措施,向农产品出口商提 供出口补贴或对外赠与,用以降低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向农 产品进口国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和贷款保证, 或用以货易货等方法帮助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和 有关集团开拓海外市场, 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及协议, 促进贸易伙伴国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疏通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渠道;(3)向国内外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事物援助,改善老人、妇 女和儿童的营养条件 其中主要的是食品券计划、 在校学生的营养计划以及妇幼儿童的保健计划等 (二)农业税收支持政策 历史上,美国主要靠出售土地获得收入,因而农业税很轻为了提高农场主对农业投资的积 极性,美国的农业税收政策中对农场主的农业投资提供优惠政策: ( 1)延期纳税如可以将一 部分尚未出售或虽已出售但未收到现金的产品延至下一年度纳税;(2)减税如对于用购买 机器设备、生产用房及饲养 1 年以上的牲畜等开支可以作为资本开支从当年收入中全部扣 除,而不需要像工业那样在很长时间内分期扣除;(3) 免税。
按法律规定,出售农业固定资 产的所得可以免除 60%收入的赋税,只需按 40%纳税此外,与非农业遗产相比,在农场 遗产的纳税方面也有较大的优惠 ”1986 年的税收改革法中对农业税收作了较大的变动,取 消了一部分优惠,但是由于各种赋税有升有降,对大多数农场主来说,赋税负担无很大的变 化 六、我国农业发展改革措施 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 这种 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 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 同欧美 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 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2) 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 低; ( 3)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4) 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 劳动生产效率低; ( 5)生态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针对这些问题和差距,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并通过 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 匮乏的现状, 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 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 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 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 政府还应定期拨款 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 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 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 以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 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 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 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 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 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 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 业风险非常必要。
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 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