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地理精品资料: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pdf
31页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 16 讲区域及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 1 区域和区域差异考点一区域和区域差异强化专练1.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普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下面两题占全国的百分比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水资源80% 14.7% 耕地35.2% 59.2%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A. 南方地多水少B. 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 长江三峡工程B. 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引黄济青工程答案(1)B (2)C 考点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强化专练2.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 中、 西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1) (2)题1)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A.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B. 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C.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D.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2)下列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A. 地理区位B. 气候条件C.产业结构D.开放政策答案(1)D (2)D 命题视角一区域的主要特征2007 年 8 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建设国家能源保障基地,建设俄罗斯边境至中国东北的原油管道。
规划覆盖了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 规划中明确要将东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 - - - - - - - - -(1)丙区域水系图中的三个城市中以汽车工业著称的是(写出城市名称) ,通过城市的铁路线有、2)简要分析图中甲乙两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否相同?(3)分析图中丙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长春京哈线(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三条铁路线顺序可以互换)(2)不相同甲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由于牲畜过多,过度放牧现象严重,草场破坏,导致草地荒漠化;乙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3)河流(松花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夏汛;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变式演练1. 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只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B. 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各种各样的联系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C.区域内部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且与人类活动有关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答案 C 命题视角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08天津文综) 结合甲、乙两区域图。
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2)a 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 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 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多断层活动(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4)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5)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 - - - - - - - - -(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变式演练2.下图为?我国两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B 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并比较其成因上的主要差异2)根据甲图中年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实际日照时数 /理论日照时数100%)等值线的分布状况,说明图示区域内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3)区域的发展必须依靠优势产业带动,、两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凸显的新优势是什么?简述理由答案(1)A 是青藏高原, B 是黄土高原 A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上升隆起而成;而B 为风力搬运堆积形成2)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降水逐渐减少,晴天渐多;地势逐渐升高,空气较稀薄,故太阳辐射渐强3)拉萨:发展第三产业(或旅游业),因为该地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青藏铁路的修建及开通使交通条件改善天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因为地理区位优越;科技水平高,人才集中;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等2009山东烟台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 题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答案1.D 2.A 读?某区域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回答 34 题。
3.若按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划分,该区域属于半湿润区的是()A.B.C.D.4.下列关于该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大致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水量逐渐递减C.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地形的影响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 - - - - - - - - -D.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答案3.C 4.A (原创题) 下面是两个区域图,读图完成56 题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甲地位于南温带乙地地形为山地、丘陵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处A.B.C.D.6.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海拔高于四周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干湿季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A.B.C.D.答案5.C 6.D 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涵盖的地区中,可分属我国哪些经济地带?(按经济地带省、区、市列出)(2)下列四种作物中,本区所示内有分布的是()A. 冬小麦B. 春小麦C.茶D.甜菜(3)在图中画出大秦、神黄两条以运煤为主的铁路线4)图中圆内工业区的名称是工业区,属经济地带。
自然区属区中的地区5)圆内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答案(1)东部经济地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中部经济地带: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经济地带:陕西2)ABD (3)略(4)京津唐东部东部季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5)靠近棉花产区,原料充足;能源(石油、煤)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位于老纺织工业基地课时 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化专练1. (原创题)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 1)( 2)题1)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A. 黄土高原B. 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2)六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 - - - - - - - - -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A.江南水资源被开发殆尽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答案(1)D (2)D 考点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化专练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沿海国家拥有200 海里的领海权B. 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延至200 海里范围之内的海区C.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D.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2 答案 C 命题视角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铁路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
当地人民在河流中游两岸开展传统粮棉生产,下游有许多未充分开发的风景区A城市解放前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经济支柱,1995 年铁路延长铺设到B城后, A 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城市却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据此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概括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要描述A 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3)A 城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请你为其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献计献策答案(1)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粮棉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海洋、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2)由原来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到钢铁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3)调整产业结构,从以资源型为主向以科技、市场型为主转变,并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城市环境变式演练1.读?我国东部某地区交通图 ?和?农产品分布图” ,回答( 1)( 3)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农业优势区位为:地势低平,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 - - - - - - - - -B.该地区今后要退耕还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C.该地区今后农业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该修建水利设施,调节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2)该地区一直以来被喻为我国主要“粮仓”,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A.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大量土地荒芜B.劳动力素质下降C.人口增多,粮食商品率下降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减少,粮食单产下降(3)因地制宜解决图示区域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A.建设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发展沼气及核电D.砍伐小树林答案(1)D (2)C (3)A 命题视角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产业传统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B、F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处(填写图中字母)的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2)一些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形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图中的、(填写图中字母) 3)有的地方依托附近矿产发展重工业,如图中的处(填写图中字母) 而图中字母C 处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主要原因是另外, C处国家是重要的渔业国,附近有渔场是原因之一4)有的地方成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图中的、处(填写图中字母) ,其共同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