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doc
8页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考试阐明(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主线任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考试评价对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对的导向作用,根据《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措施》,结合辽宁省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考试阐明一、命题根据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原则()》,参照初中历史统编教材(7-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命题原则(一)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老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渐树立对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基本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对的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本三)人文性 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协助学生客观地结识历史,对的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渐形成对的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四)综合性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措施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结识。
五)时代性 贴近学生和社会,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足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考试内容及规定 (一)考试内容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原则()》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为根据,参照初中历史统编教材(7-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命题 (二)考试规定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原则()》将课程目的划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规定学生可以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措施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爱好,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测世界的视野,结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对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命题以知识为载体,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措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考察结合在一起 四、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构造 (一)考试形式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同场分卷、开卷考试、书面作答的形式,历史满分50分二)考试时间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同场分卷作答,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三)试卷构造1.试题题型及所占分值比例:客观题24分占48%,主观题26分占52% 2.试卷中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例: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3.试题难易限度按低、中、高三个档次,分值比例为7:2:1五、注意事项考生只容许携带初中历史统编教材(7-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共6册六、题型示例(一)客观题 【试题1】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状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对的结论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1841年2月广州虎门关天培水师提督1841年10月浙江定海葛云飞总兵1841年10月浙江镇海裕谦(蒙古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1842年6月上海吴淞陈化成江南提督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御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御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公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感受近代中国人民对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试题变化老式的单一考察知识点呆板形式,通过图表的形式,列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官职”四个方面,反映鸦片战争中清朝爱国将领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外来侵略的状况。
解答此题学生需要对表格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考察学生通过史实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同步也通过对试题的解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立德树人的规定,本题难易限度低档 【试题2】右图为查理一世的判决书1648年,当死刑判决下来后,查理一世怀着对上帝的虔诚和君权神授的观念沉着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国王悲剧的本源是:她过于专注国王的权力,以至于过度地侵犯了贵族和民众的权利,从而丧失了国王的宝座和自己的头颅与上述图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答案】B【解析】试题命制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原则()》,试题选用了第一手资料“查理一世的判决书”和与教材不同样的文字论述,学生通过题干图文简介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的表述”信息,回忆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试题选用的素材是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通过第一手资料的再现,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选择图片入题,也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整体美观广,视野新,学科特色鲜明。